【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多种通信数据链的智能切换方法,尤其是能够在其中一种或多种数据链断联的情况下的处置与恢复机制。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数据链主要有数传电台、移动通信与北斗短报文等方式,其中数传电台实时性好,但传输距离短;移动通信指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GSM、3G、4G以及即将商业化运行的5G,信号覆盖范围广,但存在信号盲区,同时高度受限;北斗短报文基于卫星通信,可实现全空域通信,但通信容量低,达不到实时性要求,只能用作应急通信。单一数据链通信存在风险,往往采取多数据链通信,其中往往以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作为主通信链路,北斗短报文作为监视与应急通信链路。当前的无人机多数据链通信方法,往往聚焦于各通信链路的传输质量,并据此机械式地进行相关链路的切换,没有充分利用无人机位置、高度、状态结合可索引的地形地貌、移动信号分布等信息进行综合智能判断与决策。专利《用于无人机的通信方法》(申请号:CN201410841718.3)周期性检测移动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来选择使用移动通信或北斗短报文通信;专利《无线通信方法、装置、无人机以及无人机控制系统》(申请号:CN201910672651.8)在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即移动通信链路断开的情况下切换到第二通信链路,即北斗短报文通信链路;专利《基于北斗卫星的无人机监控方法及系统》(授权号:CN103499975B)对北斗短报文在无人机上的应用做了专门阐述,包括基于北斗短报文无人机下传定位与姿态信息,地面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n无人机端选择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作为主通信链路,通过主通信链路维护模块进行链路监测与切换;/n无人机端在主通信链路全断联的情况下,构建失联信息报文,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至地面站端;/n地面站端构建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的信号分布三维图;地面站端接收失联信息报文,恢复无人机失联前的飞行动态,结合信号分布三维图,分析无人机失联原因,构建禁飞区域,生成飞行计划;地面站端根据飞行计划生成无人机操作指令,并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至无人机端;无人机端执行所述的无人机操作指令,并每间隔一个北斗短报文发送周期重复进行构建失联信息报文和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至地面站端的操作,直至主通信链路恢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人机端选择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作为主通信链路,通过主通信链路维护模块进行链路监测与切换;
无人机端在主通信链路全断联的情况下,构建失联信息报文,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至地面站端;
地面站端构建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的信号分布三维图;地面站端接收失联信息报文,恢复无人机失联前的飞行动态,结合信号分布三维图,分析无人机失联原因,构建禁飞区域,生成飞行计划;地面站端根据飞行计划生成无人机操作指令,并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至无人机端;无人机端执行所述的无人机操作指令,并每间隔一个北斗短报文发送周期重复进行构建失联信息报文和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至地面站端的操作,直至主通信链路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失联信息报文包括失联前飞行航迹信息、飞行状态信息、飞行动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燃油量信息、飞行模式信息、飞行姿态信息、飞行速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失联信息报文在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至地面站端之前,还包括对失联信息报文的压缩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站端构建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的信号分布三维图具体为:地面站端基于GIS,结合移动通信基站分布数据、山区地形高程数据、城镇分布数据,构建基于基站分布的信号三维图和基于居民区分布区分布的信号三维图,叠加组合得到数传电台与移动通信信号分布三维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多数据链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建基于基站分布的信号三维图,包括如下步骤:
S61:通过经度lon、纬度lat以及高程数据获得基站海拔高度alt,在[lon,lat,alt]生成半径为R的圆;
S62:增加置信度p表示该区域信号覆盖的可能性大小;若当前基站数据存在覆盖范围高度Hc,则在[lon,lat,alt]生成高度为H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乙付,罗喜伶,张昌明,李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