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356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母排,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复合母排包括四层母排同向叠放组成的复合母排、复合母排的外侧设置有接线端子、复合母排的两侧设置有电容安装板和电阻安装板、电容安装板和电阻安装板通过连接件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容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电容安装板和电阻安装板,能够实现电阻和电容的便捷拆装和更换,同时能够根据RC吸收回路的实际效果,快速调整吸收电容和吸收电阻串并联方式,以达到最优的优化匹配。

A compound bus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母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母排。
技术介绍
大功率变频电源的功率器件在开关过程中,由于从直流储能电容至IGBT器件之间直流母线上的寄生电感和IGBT模块自身电感的影响,会产生很高的尖峰电压,这种尖峰电压,会使器件过热,甚至有时使IGBT失控并超过器件的额定安全工作区而损坏。因而,必须将开关过程中产生的尖峰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方法之一就是减小直流回路功率母线的分布电感。为确保功率器件IGBT、MOSFET及二极管的安全运行,通常使用复合母排来进行电气连接以减小系统杂散电感,同时在功率器件IGBT或二极管两端并联RC阻容吸收回路,用于吸收尖峰电压,保护功率器件可靠工作。而在实际应用中,吸收电容取值受电源品质、杂散电感、变压器漏感、以及与吸收电阻的匹配等多种条件影响,计算只能确定大致取值范围,通常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工况进行测试以达到最优取值,这就对吸收电容的装配简易度、及其串并联方式调整的便捷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在复合母排的基础上采用了电容安装板和电阻安装板,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母排同向叠放组成的复合母排(1)、复合母排(1)的接线端子(2)、设置在复合母排(1)两侧的电容安装板(3)和电阻安装板(4)、以及用于改变电容(6)和电阻(7)串并联关系的连接件(5),其中:/n所述电容安装板(3)包括第一电极端(301)、第二电极端(305)和N个电容固定端,所述N为奇数:所述第一电极端(301)和电容固定端位于电容安装板(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端(305)位于电容安装板(3)的另一侧,第一电极端(301)连通第二电极端(305),第二电极端(305)用于连接复合母排(1)的正极板,所述电容固定端为机械引出端且用于安装电容(6)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母排同向叠放组成的复合母排(1)、复合母排(1)的接线端子(2)、设置在复合母排(1)两侧的电容安装板(3)和电阻安装板(4)、以及用于改变电容(6)和电阻(7)串并联关系的连接件(5),其中:
所述电容安装板(3)包括第一电极端(301)、第二电极端(305)和N个电容固定端,所述N为奇数:所述第一电极端(301)和电容固定端位于电容安装板(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端(305)位于电容安装板(3)的另一侧,第一电极端(301)连通第二电极端(305),第二电极端(305)用于连接复合母排(1)的正极板,所述电容固定端为机械引出端且用于安装电容(6)的电极;
所述电阻安装板(4)包括第三电极端(401)、第四电极端(405)和M个电阻固定端,所述M为奇数:所述第三电极端(401)和电阻固定端位于电阻安装板(4)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极端(405)位于电阻安装板(4)的另一侧,第三电极端(401)连通第四电极端(405),第四电极端(405)用于连接复合母排(1)的负极板,所述电阻固定端为机械引出端且用于安装电阻(7)的电极;
所述连接件(5)包括直连片(501)和跨连片(502),所述直连片(501)为两端带孔的金属片用于连接相邻的电容固定端或电阻固定端,所述跨连片(502)为两端带孔且中部上拱的金属片用于连接不相邻的电容固定端或电阻固定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N和M均为3时:
所述电容安装板(3)的电容固定端包括第一固定端(302)、第二固定端(303)和第三固定端(304),所述电容安装板(3)可以安装两块电容(6),所述电容(6)分为第一电容(601)和第二电容(602),使用直连片(501)和跨连片(502)可以改变第一电容(601)和第二电容(602)接入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所述电阻安装板(4)的电阻固定端包括第四固定端(402)、第五固定端(403)和第六固定端(404),所述电阻安装板(4)可以安装两块电阻(7),所述电阻(7)分为第一电阻(701)和第二电阻(702),使用直连片(501)和跨连片(502)可以改变第一电阻(701)和第二电阻(702)接入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当第一电容(601)和第二电容(602)串联时,第一电容(601)安装在第一电极端(301)和第一固定端(302)之间,第二电容(602)安装在第二固定端(303)和第三固定端(304)之间,第一固定端(302)和第二固定端(303)之间使用直连片(501)连通,使用导线(503)连通第三固定端(304)和第六固定端(404);
当第一电容(601)和第二电容(602)并联时,第一电容(601)安装在第一电极端(301)和第一固定端(302)之间,第二电容(602)安装在第二固定端(303)和第三固定端(304)之间,第一固定端(302)和第二固定端(303)之间使用直连片(501)连通,第一电极端(301)和第三固定端(304)之间使用跨连片(502)连通,使用导线(503)连通第三固定端(304)和第五固定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研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