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式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354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展开式绕线机,其包括绕线部分,所述绕线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绕线嘴、固定部和滑移部,固定部内贯穿设置有主轴,绕线嘴设置在主轴前端,主轴后端与滑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内设置第一隔套,第一隔套上设置通线孔,所述第一隔套套设在主轴外并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滑移部内设置第二隔套,第二隔套上设置有通线孔,第二隔套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漆包线设置在主轴外部,能够适用于粗线径和细线径的漆包线,扩大了绕线机的适用范围;使用两台电机分别驱动绕线机的固定部和滑移部,避免使用键连接造成的噪音、晃动和机构损伤等问题,减小电机的负载,大幅提高绕线机主轴的转速,提高绕线机的生产效率。

Unfolding w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展开式绕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绕线设备
,尤其是展开式绕线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展开式绕线机将绕线嘴设置在主轴前端,将漆包线从主轴内部穿出,这样的结构只适合细线径的漆包线,使用范围窄。为扩大绕线机的适用范围,将漆包线设置于主轴外并分别贯穿绕线部分的固定部和滑移部。但目前展开式绕线机的绕线部分只采用一台电机驱动,在固定部与滑移部之间采用花键连接的方式。花键配合难以保证绕线机的装配精度,只能进行低速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机构相对晃动幅度大,对机器造成损伤,还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通过一台电机带动两部分进行转动,使得电机负载较大,不能驱动绕线机构进行高速运转,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展开式绕线机,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展开式绕线机,包括绕线部分,所述绕线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绕线嘴、固定部和滑移部,固定部内贯穿设置有主轴,绕线嘴设置在主轴前端,主轴后端与滑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内设置第一隔套,第一隔套上设置通线孔,所述第一隔套套设在主轴外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滑移部内设置第二隔套,第二隔套上设置有通线孔,第二隔套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架、固定套以及滑移轴套,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滑台上,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固定套、第一隔套以及主轴,固定套与第一隔套之间、第一隔套与滑移轴套之间分别设置有角接触轴承,滑移轴套内贯穿设置主轴,且滑移轴套能相对主轴沿轴线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隔套转动;所述滑移部还包括滑动架、固定座以及滑动架驱动电机,滑动架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二隔套和固定座,所述滑动架与第二隔套之间、第二隔套与固定座之间分别设置角接触轴承,固定座前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主轴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隔套转动;滑台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滑动架架设在第一滑轨上,滑动架驱动电机通过丝杠导轨机构与滑动架连接,驱动滑动架在滑台上沿主轴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主轴前端固定连接有内护头,内护头外罩设有飞叉,所述飞叉与第一隔套固定连接,绕线嘴沿主轴轴线方向设置在飞叉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活动部分,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滑台、滑台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滑台架设在第二滑轨上,滑台驱动电机通过丝杠滑轨机构与滑台连接,驱动滑台在安装平台上沿主轴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动部分还包括机架、导杆、固定板、升降驱动电机、升降同步带轮以及气缸;所述机架设置在安装平台与固定板之间,导杆贯穿于机架,导杆顶端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底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导杆外套设有滑套,滑套与机架固定连接;机架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及丝杠滑轨机构,所述丝杠滑轨机构由升降同步带轮驱动,升降同步带轮设置在固定板上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升降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且气缸的伸出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轴与滑移轴套之间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导向键,滑移轴套两端与主轴配合处设置有钢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隔套与第二隔套上的通线孔前端分别设置有过线眼。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过线眼内设有圆形通孔,通孔与前端面间设置圆角。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滑移部的皮带传动机构内设置第一张紧轮,所述升降同步带轮间设置第二张紧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缸与机架的连接处设置有浮动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漆包线设置在主轴外部,能够适用于粗线径和细线径的漆包线,扩大了绕线机的适用范围;使用两台电机分别驱动绕线机的固定部和滑移部,避免使用键连接造成的噪音、晃动和机构损伤等问题,减小电机的负载,大幅提高绕线机主轴的转速,提高绕线机的生产效率;绕线机绕线部分能够相对定子工装进行前后移动,能够在定子工装角度固定的前提下完成绕线,可以与可翻转或不可翻转的定子工装配合使用,适用范围广;使用丝杠滑轨机构准确调整绕线机高度,并使用气缸对绕线机构进行支撑,同时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去掉机架后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绕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图;图5:本专利技术去掉机架后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至图5所示,展开式绕线机,包括绕线部分100,所述绕线部分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绕线嘴111、固定部和滑移部,固定部内贯穿设置有主轴114,绕线嘴111设置在主轴114前端,主轴114后端与滑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内设置第一隔套124,第一隔套124上设置通线孔,所述第一隔套124套设在主轴114外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129连接,滑移部内设置第二隔套132,第二隔套132上设置有通线孔,第二隔套132与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135连接。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架121、固定套122以及滑移轴套128,所述固定架121固定安装在滑台211上,固定架121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固定套122、第一隔套124以及主轴114,固定套122与第一隔套124之间、第一隔套124与滑移轴套128之间分别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有角接触轴承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展开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部分(100),所述绕线部分(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绕线嘴(111)、固定部和滑移部,固定部内贯穿设置有主轴(114),绕线嘴(111)设置在主轴(114)前端,主轴(114)后端与滑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内设置第一隔套(124),第一隔套(124)上设置通线孔,所述第一隔套(124)套设在主轴(114)外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129)连接,滑移部内设置第二隔套(132),第二隔套(132)上设置有通线孔,第二隔套(132)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13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展开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部分(100),所述绕线部分(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绕线嘴(111)、固定部和滑移部,固定部内贯穿设置有主轴(114),绕线嘴(111)设置在主轴(114)前端,主轴(114)后端与滑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内设置第一隔套(124),第一隔套(124)上设置通线孔,所述第一隔套(124)套设在主轴(114)外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129)连接,滑移部内设置第二隔套(132),第二隔套(132)上设置有通线孔,第二隔套(132)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13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开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架(121)、固定套(122)以及滑移轴套(128),所述固定架(121)固定安装在滑台(211)上,固定架(121)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固定套(122)、第一隔套(124)以及主轴(114),固定套(122)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21)上,固定套(122)与第一隔套(124)之间、第一隔套(124)与滑移轴套(128)之间分别设置有角接触轴承(123),滑移轴套(128)内贯穿设置主轴(114),且滑移轴套(128)能相对主轴(114)沿轴线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9)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隔套(124)转动;
所述滑移部还包括滑动架(131)、固定座(133)以及滑动架驱动电机(137),滑动架(131)上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二隔套(132)和固定座(133),所述滑动架(131)与第二隔套(132)之间、第二隔套(132)与固定座(133)之间分别设置角接触轴承(123),固定座(133)前端设置有连接块(134),连接块(134)与主轴(114)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5)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隔套(132)转动;滑台(21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38),滑动架(131)架设在第一滑轨(138)上,滑动架驱动电机(137)通过丝杠导轨机构与滑动架(131)连接,驱动滑动架(131)在滑台(211)上沿主轴(114)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主轴(114)前端固定连接有内护头(113),内护头(113)外罩设有飞叉(112),所述飞叉(112)与第一隔套(124)固定连接,绕线嘴(111)沿主轴(114)轴线方向设置在飞叉(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强任培玉孙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特科技工业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