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盖及加工方法和振打电机,环盖包括沿轴线方向形成有贯通槽的环体,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上沿所述环体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有多个沿所述环体的周向向内凹陷的卡槽,且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端面与所述环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所述环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且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凸起的加强筋。振打电机包括振打部和具有所述环盖的护壳。加工方法包括一次冲压、二次冲压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环盖的进一步改进,在其有效分散震荡且保证接口处稳固连接的前提下,提高了振打电机整体对石膏振打过程中的耐受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A ring cover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and rapp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盖及加工方法和振打电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振打电机结构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盖及加工方法和振打电机。
技术介绍
对于纸面石膏板的生产,一般是采用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添加剂与纤维做板芯,以特制的板纸为护面,经加工制成。然而,在加工过程中,脱硫石膏经过受料斗篦子进入受料斗内,由于其附着水>12%,极易附着在受料斗篦子上,下料不及时会造成炒料断料,因而,为了保证顺畅下料,往往会在篦子上安装振打电机。然而,普通的振打电机在震动时往往也会对壳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连接处的影响更大,这就使得在使用时会因震动出现震碎或是出现缝隙等问题,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振打电机内部便会进入脱硫石膏,造成振打电机故障。而单纯在整个振打电机外部加设护套或是在内部进一步加设护套的方式会影响整体的振打,给震碎石膏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一旦大颗粒的石膏进入后续的炒料设备中,便会出现炒料设备故障,缩短设备寿命,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盖及加工方法和振打电机,通过对环盖的进一步改进,在其有效分散震荡且保证接口处稳固连接的前提下,提高了振打电机整体对石膏振打过程中的耐受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盖,包括沿轴线方向形成有贯通槽的环体,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上沿所述环体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有多个沿所述环体的周向向内凹陷的卡槽,且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端面与所述环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所述环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且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凸起的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体包括沿轴线方向顺次设置且形成为一体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自远离至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顺次设置的第一卡环、第一卡槽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卡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第三卡环之间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的端面与所述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卡槽的端面与所述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中靠近所述轴线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环形固接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为沿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的蜂窝状凸起结构,且所述蜂窝状凸起结构的外表面形成为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振打电机,包括振打部,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振打部外侧的护壳,所述振打部至少包括设置于两端的振打锤;且,所述护壳至少包括部分围合所述振打部两个端部的端盖,以及部分围合所述振打部中部的壳体,所述端盖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根据上述所述的环盖密闭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上形成有与其中一个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环,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另一个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环;且与所述端盖相配合的卡槽与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卡槽与轴线之间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打部至少包括定子,贯穿所述定子且两个端部各自延伸至所述定子的端面外侧的可转动地设置的转轴,所述振打锤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所述振打锤至少包括两片以所述转轴的轴线为轴同轴设置的扇形片,且两片所述扇形片以所述转轴为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环盖的加工方法,包括:S100、一次冲压:在对雏形冲压模头进行加热的条件下,对待冲压件冲压形成对称的第一壳体雏形和第二壳体雏形;S200、二次冲压:将所述第一壳体雏形和第二壳体雏形置于成型模头下进行冲压,形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S300、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接缝处采用焊接连接,形成为环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雏形冲压模头上形成有与加强筋相适配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表面形成为平面,所述凹槽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加强筋的截面积;所述成型模头上形成有与加强筋形状相同的定型槽,且所述定型槽表面形成为弧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100中,加热温度为700-90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将环盖设置成多个卡槽,使得每个卡槽能够对应卡合相邻的盖体,并将多个盖体之间稳固连接,从而有效提高最终形成的外壳的稳定性,且即便在震动条件下,由于环盖的卡合,也不会出现滑动或是松动等现象;2、在环体内部形成加强筋,使得环体能够更为有效地承受振打过程的振动力,有效避免振打过程中出现破碎开裂问题;且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分散了振打力,使得整体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力度过大造成破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打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盖沿图3中A方向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盖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环盖和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贯通槽;2-环体;3-加强筋;4-振打锤;5-端盖;6-壳体;7-环盖;8-定子;9-转轴;10-第一螺栓;11-第二螺栓;12-轴承;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11-第一卡环;212-第一卡槽;213-第二卡环;214-环形固接筒;221-第三卡环;222-第二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盖,包括沿轴线方向形成有贯通槽1的环体2,所述环体2的外表面上沿所述环体2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有多个沿所述环体2的周向向内凹陷的卡槽,且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端面与所述环体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所述环体2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且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凸起的加强筋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体2包括沿轴线方向顺次设置且形成为一体结构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1包括自远离至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线方向形成有贯通槽(1)的环体(2),所述环体(2)的外表面上沿所述环体(2)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有多个沿所述环体(2)的周向向内凹陷的卡槽,且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端面与所述环体(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n所述环体(2)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且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凸起的加强筋(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线方向形成有贯通槽(1)的环体(2),所述环体(2)的外表面上沿所述环体(2)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有多个沿所述环体(2)的周向向内凹陷的卡槽,且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端面与所述环体(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
所述环体(2)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且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凸起的加强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2)包括沿轴线方向顺次设置且形成为一体结构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1)包括自远离至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2)顺次设置的第一卡环(211)、第一卡槽(212)和第二卡环(213),所述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三卡环(2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环(213)和所述第三卡环(221)之间的第二卡槽(222),且所述第一卡槽(212)的端面与所述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卡槽(222)的端面与所述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中靠近所述轴线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环形固接筒(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为沿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的蜂窝状凸起结构,且所述蜂窝状凸起结构的外表面形成为弧面。
4.一种振打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打部,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振打部外侧的护壳,所述振打部至少包括设置于两端的振打锤(4);且,
所述护壳至少包括部分围合所述振打部两个端部的端盖(5),以及部分围合所述振打部中部的壳体(6),所述端盖(5)和所述壳体(6)之间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盖(7)密闭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建材昆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