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头、液冷板及电池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326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堵头、液冷板及电池箱体,堵头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后端设有用于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堵头上设有与配液腔相通的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堵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配液槽,堵头内设有连通配液槽与接口的通道,配液槽具有朝下的下开口、与配液腔相连通的后槽口、左右分布的两侧槽壁,堵头还包括用于密封封盖配液槽的下开口的盖板;配液槽具有处于后槽口前方的缩口段,缩口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缩小。缩口段能够对冷却液进行缓冲,减小冷却液对通道与配液腔的冲力,延长堵头的使用寿命。

Plug, liquid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堵头、液冷板及电池箱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箱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头、液冷板及电池箱体。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用在大部分商用车上的磷酸铁锂电池也需要不断提高其能量密度,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当前常用的做法是把电芯单体做大,然而由于电芯单体的尺寸增加,导致单位散热面积减小,电芯内部中心的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出去,造成电芯的散热性能变差,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为大电芯的磷酸铁锂电池配备液冷板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液冷板通常包括流道板,流道板内设有用于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流道沿与流道板的板面相平行的方向延伸、贯通流道板的两端的端面并在端面上形成开口,为保证流道的密封性以及便于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需要在流道板的两端设置用于封堵流道开口的堵头,并在堵头上设置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以及用于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例如,授权公告日为2017.02.15、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166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压型水冷板”,包括水冷本体、配水板,该水冷板就相当于液冷板,该水冷本体就相当于流道板,该配水板直接构成了用于封堵流道板的一端的堵头,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的两头设置有配水腔也即配液腔,配液腔朝向流道板两端的组合流道开口设置,堵头的上表面上于配液腔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进出水孔也即接口,接口与配水腔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者的沿与液冷板的板面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通道,通道的孔径与接口的孔径一致,两接口上通过氩弧焊固定设置有进出水接头,进出水接头的延伸方向与液冷板的上板面相垂直。上述堵头存在的问题是,配液腔为设置在堵头内的方形腔体,为便于流道板内的冷却液进入或流出配液腔,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通常设置的较大,而接口的孔径与进出水接头的直径相适配,通常设置的较小,因此,通道的孔径也设置的较小,冷却液由配液腔进入通道时,冷却液的流动空间骤然减小,容易对通道产生较大的冲力,相反的冷却液由通道进入配液腔时,冷却液的流动空间骤然增大,容易对配液腔产生较大的冲力,因此上述堵头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堵头若因冲击力而损坏,将导致冷却液的泄漏,而可能损坏装有液冷板的电池箱中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堵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堵头内部冷却液流通时对堵头的冲击力较大所导致的堵头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堵头的液冷板,以降低因堵头损坏而导致液冷板泄漏的情况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液冷板的电池箱体,以降低电池箱体因液冷板泄漏而损坏电池的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堵头的技术方案为:堵头,堵头的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后端设有用于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堵头上还设有与配液腔相通的用于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所述堵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配液槽,所述堵头内还设有连通所述配液槽与所述接口的通道,所述配液槽具有朝下的下开口、与所述配液腔相连通的后槽口、左右分布的两侧槽壁,所述堵头还包括用于密封封盖所述配液槽的下开口的盖板;所述配液槽具有处于后槽口前方的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缩小。有益效果:配液槽的后槽口用于与配液腔相连通,通道用于连通配液槽与接口,所以,配液槽所具有的缩口段能够对冷却液进行缓冲,减小冷却液对配液腔、通道的冲力以及冷却液对配液槽的槽壁的冲力,延长堵头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配液槽的缩口段由后槽口逐渐向前延伸,所述配液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缩口段之前的等宽段,等宽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保持不变。有益效果:缩口段用于对冷却液进行缓冲,等宽段用于使冷却液流速稳定,从而使由缩口段缓冲后的冷却液稳定下来,再流入通道内,或者使由通道流出的冷却液稳定经等宽段稳定下来之后,再流入配液腔内,进一步降减小冷却液对堵头内部的冲力。进一步地,所述后槽口的两侧槽壁的间距与所述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用于与流道板上的一列同向流道组的宽度相适配。有益效果:使冷却液流经流道板与堵头的连接处时,以及冷却液流经后槽口时,冷却液的流动空间的宽度尺寸保持不变,减小冷却液对堵头与流道板的连接处的冲力以及减小冷却液对后槽口的冲力。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设于堵头的位于配液腔前方的表面,连通配液槽的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口相连并且通道自所述接口位置向后和/或向下延伸,另一端与配液槽的槽壁上所设的位于所述后槽口前方的连通口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板的技术方案为:液冷板,包括流道板与堵头,堵头的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后端设有用于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堵头上还设有与配液腔相通的用于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所述堵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配液槽,所述堵头内还设有连通所述配液槽与所述接口的通道,所述配液槽具有朝下的下开口、与所述配液腔相连通的后槽口、左右分布的两侧槽壁,所述堵头还包括用于密封封盖所述配液槽的下开口的盖板;所述配液槽具有处于后槽口前方的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缩小。有益效果:配液槽的后槽口用于与配液腔相连通,通道用于连通配液槽与接口,所以,配液槽所具有的缩口段能够对冷却液进行缓冲,减小冷却液对配液腔、通道的冲力以及冷却液对配液槽的槽壁的冲力,延长堵头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配液槽的缩口段由后槽口逐渐向前延伸,所述配液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缩口段之前的等宽段,等宽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保持不变。有益效果:缩口段用于对冷却液进行缓冲,等宽段用于使冷却液流速稳定,从而使由缩口段缓冲后的冷却液稳定下来,再流入通道内,或者使由通道流出的冷却液稳定经等宽段稳定下来之后,再流入配液腔内,进一步降减小冷却液对堵头内部的冲力。进一步地,所述流道板内设有多列同向流道组,每列同向流道组中包括多根位置相邻、冷却液流向相同的流道,所述后槽口的两侧槽壁的间距与所述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与流道板上的一列同向流道组的宽度相适配。有益效果:使冷却液流经流道板与堵头的连接处时,以及冷却液流经后槽口时,冷却液的流动空间的宽度尺寸保持不变,减小冷却液对堵头与流道板的连接处的冲力以及减小冷却液对后槽口的冲力。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设于堵头的位于配液腔前方的表面,连通配液槽的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口相连并且通道自所述接口位置向后和/或向下延伸,另一端与配液槽的槽壁上所设的位于所述后槽口前方的连通口相连。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体的技术方案为:电池箱体,包括液冷板,液冷板包括流道板与堵头,堵头的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后端设有用于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堵头上还设有与配液腔相通的用于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堵头,堵头的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后端设有用于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堵头上还设有与配液腔相通的用于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配液槽,所述堵头内还设有连通所述配液槽与所述接口的通道,所述配液槽具有朝下的下开口、与所述配液腔相连通的后槽口、左右分布的两侧槽壁,所述堵头还包括用于密封封盖所述配液槽的下开口的盖板;所述配液槽具有处于后槽口前方的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缩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堵头,堵头的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堵头后端设有用于与流道板内的流道相通的配液腔,堵头上还设有与配液腔相通的用于供冷却液进入或流出液冷板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配液槽,所述堵头内还设有连通所述配液槽与所述接口的通道,所述配液槽具有朝下的下开口、与所述配液腔相连通的后槽口、左右分布的两侧槽壁,所述堵头还包括用于密封封盖所述配液槽的下开口的盖板;所述配液槽具有处于后槽口前方的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槽的缩口段由后槽口逐渐向前延伸,所述配液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缩口段之前的等宽段,等宽段的两侧槽壁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由后向前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槽口的两侧槽壁的间距与所述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配液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用于与流道板上的一列同向流道组的宽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设于堵头的位于配液腔前方的表面,连通配液槽的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口相连并且通道自所述接口位置向后和/或向下延伸,另一端与配液槽的槽壁上所设的位于所述后槽口前方的连通口相连。


5.液冷板,包括流道板与堵头,堵头的后端用于封堵于流道板一端,堵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流道板的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臣智陈育伟李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