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技术以及可穿戴显示技术逐步显现出其在应用领域的优越性,而可发光纤维作为可穿戴柔性显示材料的中间形态,其柔性化和易纺织性直接决定了可穿戴显示产品的品质及生产成本。目前,发光纤维大多为平面结构,且由于采用的是常规LED元件,导致发光纤维尺寸比较大,平面结构也导致发光纤维在纺织过程中需要定向,使得发光纤维的纺织工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八面柱体状的纤维基体和圆柱状的加强芯,所述纤维基体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纤维基体的八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元件容置槽,所述元件容置槽沿纤维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元件容置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组安装部,每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n其特征在于(1),先将表面上附着好石墨烯导电层3的加强芯2插入纤维基体1的中心通孔11内,随后向纤维基体1上的各个银浆容置槽131以及各个径向通孔132内灌装高温导电银浆4并刮平、干燥后,将纤维基体1埋入放置有微型发光二极管5的外界元件盘内,然后使石墨烯导电层3通电产生磁场,此时在磁场作用下,微型发光二极管5被吸附入元件容置槽12内排列,然后对纤维基体1进行加热,使得银浆容置槽131和径向通孔132内的导电银浆4经过液化、固化过程后,此时两个引脚对应安装部13的两个银浆容置槽131对应的微型发光二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特征在于(1),先将表面上附着好石墨烯导电层3的加强芯2插入纤维基体1的中心通孔11内,随后向纤维基体1上的各个银浆容置槽131以及各个径向通孔132内灌装高温导电银浆4并刮平、干燥后,将纤维基体1埋入放置有微型发光二极管5的外界元件盘内,然后使石墨烯导电层3通电产生磁场,此时在磁场作用下,微型发光二极管5被吸附入元件容置槽12内排列,然后对纤维基体1进行加热,使得银浆容置槽131和径向通孔132内的导电银浆4经过液化、固化过程后,此时两个引脚对应安装部13的两个银浆容置槽131对应的微型发光二极管5将被粘贴固定,完成后石墨烯导电层3断电,此时两个引脚没有与安装部13的两个银浆容置槽131对应的微型发光二极管5将脱落,不会被吸附,如此便完成微型发光二极管5与纤维基体1的定点结合固定,从而制作出易纺织发光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电功能纤维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包括:包括八面柱体状的纤维基体(1)和圆柱状的加强芯(2),所述纤维基体(1)设有中心通孔(11),所述纤维基体(1)的八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元件容置槽(12),所述元件容置槽(12)沿纤维基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元件容置槽(1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组安装部(13),每组所述安装部(13)均包括两个并排的银浆容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斯佩新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