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高效节能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采暖炉,其普遍采用的热交换方式均是把被加热的热空气穿过多回路管束或火焰幅射水管束来实现热交换的。为了提高整个锅炉的热交换率,设计者就尽可能多得设置烟管、水管及其回路,用机械方式强制热空气做涡流运动、受热面振动及流体振动,以求尽可能多得提高热交换效率。由于这种设计只是把燃烧能源获得的热气流送往一定的通道,并通过上置式排烟管排入大气,因而其炉体结构复杂,热能损失较大。以多回路管束锅炉为例,被加热的热空气受浮力定理的支配,首先上浮至烟室顶部,并很快流过烟管,又迅速上升至烟室顶部,进入烟管,通过排烟管排入大气。因为受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这个自然规律的约束,在烟室上部的热空气会不断流失,又不断得到补充,从而造成烟室下四分之一外形成一个热气流不易流动的区域,严重破坏了烟管的通道作用,并使得烟道的设计目的起不到较理想的作用。为此,有些锅炉采用加装引风机来改善烟道的工作状态,但由于引风会使整个烟管产生负压,同时也加大了热量的流失,从而导致了现有锅炉钢材耗量多、体积大、结构复杂、燃料消耗大、热能利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炉,包括热交换器(1)、燃烧器(2)及排烟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2)设置在热交换器(1)内,其与热交换器的内壁间形成有一定空间的热衰竭腔(4);热交换器(1)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出水口(6)及进水口(7);排烟管(3)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下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