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超庆专利>正文

悬挂式作物生长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悬挂式作物生长室主要由钢骨架、墙体和行车滑轨构成,钢骨架为框架结构,由立柱(4)和横梁(6)组成,立柱的底部与地基连接,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组成,立柱(4)和横梁(6)均设置在墙体内;行车滑轨(9)对称设置在墙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行车滑轨可排列悬挂多辆行车,而每一辆行车又可密集吊挂多个生物生长袋,这样就实现了悬挂式密集生物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长室的空间利用率。食用菌生长完成后其生长袋可随行车整体移出生产车间,有利于清洁室内卫生。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构成,使生长室的保湿隔热性能良好,湿度和温度比较稳定,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设置的通风调温装置与雾化装置相匹配使用,通风换气、降温排湿效果好,四季恒温,使食用菌的生长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作物生长室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悬挂式作物生长室。适用于食用菌、蔬菜、花木等生物生长。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产业化生产食用菌、蔬菜、花木等作物所使用的生长室,普遍是在其内排列放置大量货架式生长架供作物生长使用,这种货架式生长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货架式生长架在生长室内排列,每相邻生长架除留有生物生长空间外,还要加上人行道间距。这样以来,就大大增加了生长架间的距离,使得室内供生物生长的空间相对减小。而生长室内安装多排生长架,这样每排都要留人行道。故整个生长室内就留有大量的人行道,这种生产方式空间利用率较低,故很不经济。(2)由于货架式生长架体积及重量都较大,食用菌生产完成后不易移出生产车间,不利于整体清洁生产车间卫生,使得生长室内环境质量下降。(3)作物生长袋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悬挂式作物生长室。该生长室不仅具有保温、保湿功能,而且提高了生长室的利用空间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了作物生长袋的整体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钢骨架、墙体和行车滑轨构成,钢骨架为框架结构,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立柱的底部与地基连接,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组成,立柱和横梁均设置在墙体内;行车滑轨对称设置在墙体的两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组装方便、牢固。其设置的行车滑轨可排列悬挂多辆行车,而每一辆行车又可密集吊挂多个生物生长袋,这样就实现了吊挂式生物生长。由于行车可以在行车滑规上轻便移动,那麽在整个生长室内平行于行车方向上仅留一条人行空间即可,由此可使行车排列更为密集,实现了悬挂式密集生物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长室的空间利用率。食用菌生长完成后其生长袋可随行车整体移出生产车间,有利于清洁室内卫生,使得生长室内环境质量大大提高。其顶部的“井”字型结构的横梁可使整个车间的布局均匀,顶部受力均匀。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构成,使生长室的保湿隔热性能良好,湿度和温度比较稳定,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其设置的通风调温装置与雾化装置相匹配使用,通风换气、降温排湿效果好,四季恒温,使食用菌的生长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附视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4为本技术钢骨架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带调温装置和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涂料层,2、纤维层,3、隔热层,4、立柱,5、隔墙,6、横梁,7、过滤层,8、制冷机组,9、行车滑轨,10、支撑架,11、雾气通道,12、风扇,13、雾化器,14、支撑钢筋,15、进气孔,16、排气孔,17、生长托。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主要针对作物的悬挂式生长方法设计的,适用于食用菌、蔬菜、花木等作物的工业化生产栽培。作物的悬挂式生长方法(已另案申请专利)是将装满培养基的作物生长袋放入悬挂式生物生长托的托巢中,再由挂链将其挂在行车上使其在各生产环节呈悬挂式生产。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钢骨架、墙体和行车滑轨构成,钢骨架为框架结构(如图3图4所示),由立柱4和横梁6组成,立柱4的底部与水泥地基固定连接,顶部与按“井”字型排列的横梁6固定连接,在横梁6之间连接有支撑钢筋14,以确保钢骨架的稳定性。横梁6设计为拱形结构,起支撑雪载的向下压力和风载的向上的作用力。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组成,本实施例为五层,其两侧的外部层为涂料层1、其次为纤维层2,中间一层为隔热层3,隔热层3采用泡沫塑料板。立柱4和横梁6均设置在墙体内。在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车滑轨9,该行车滑轨9通过支撑架10与墙体内的立柱4固定连接,用于行车的滑行和悬挂。图5为本实施例在生长室内设置调温装置和雾化装置示意图,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长室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其是在生长室的顶部设有进气孔15和排气孔16,并在室内设置一道隔墙5,该隔墙5可采用塑料制作,位于进气孔15的下面,与墙体之间形成雾气通道11,在雾气通道11的上端即进气孔15部位设置有制冷机组8,在排气孔16上设置有过滤层7和风扇12,由此制冷机组8和风扇12配合使用即构成调温和通风排气系统,能较好的调控温度、通风换气、减少烧菌、降低杂菌感染。在雾气通道11的下端设置有雾化器13,使净化后的冷空气呈雾状自下而上蒸发,能使生长袋中的生物湿度均匀,排湿性能效果很好。通风调温装置与雾化装置相配使用可有效改善生长室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放置有生长袋的悬挂式生物生长托17借助行车悬挂在行车滑轨9上,在生长室内密集排列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作物生长室,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钢骨架、墙体和行车滑轨构成,钢骨架为框架结构,由立柱(4)和横梁(6)组成,立柱的底部与地基连接,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组成,立柱(4)和横梁(6)均设置在墙体内;行车滑轨(9)对称设置在墙体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作物生长室,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钢骨架、墙体和行车滑轨构成,钢骨架为框架结构,由立柱(4)和横梁(6)组成,立柱的底部与地基连接,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墙体由多层覆盖材料层组成,立柱(4)和横梁(6)均设置在墙体内;行车滑轨(9)对称设置在墙体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作物生长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6)设计为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作物生长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为五层,其两侧的外部层为涂料层(1)、其次为纤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庆
申请(专利权)人:杨超庆杨永庆刘正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