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专利>正文

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13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由炉基(1)、炉栅(2)、炉壳(3)、旁通烟管(4)、冷水管(5)、进风圈(6)、通风管(7)、炉胆(8)、带翅片冷水管(10)和烟囱(12)等组成的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其特征在于:在炉壳(3)的外周,在炉壳(3)的加煤口(14)、观火孔(13)和清灰孔(16)的部位设置带盖(15)的风罩(17),风罩(17)与进风圈(6)相通形成一密闭体,将加煤口(14)、观火孔(13)和清灰孔(16)均密封于原始压强空气中。(*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燃煤炉具。现常用的燃煤炉具,包括锅炉、工业窑炉和燃烧器等,为了达到消除黑烟,控制空气过剩系数,强化燃料高温燃尽的目的,须使炉膛内处于超大气压条件下燃烧即正压燃烧,但是这种正压燃烧的燃煤炉具,往往会出现高温火焰和烟气从燃煤炉具的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的孔与盖之间的间隙处喷射出来,不仅会烧坏炉壳而且对司炉工的安全和工作环境带来伤害。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的燃煤炉具,将该燃煤炉具上所有的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都处于一个充满强制进风的原始压强空气的密闭体内,根据压强传递原理,从该密闭体内又引出若干个通风管多点向炉膛内燃烧室送风,使炉膛内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不从上述各孔和孔盖的间隙处喷出,保护燃煤炉具的外壳又改善了司炉工的工作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得以实现的在燃煤炉具的炉壳外周,在燃煤炉具的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部位设置一带盖的风罩,该风罩与燃煤炉具上的进风圈相通形成一个密闭体,当外设鼓风机从进风圈的进风口强制进风,源源不断地输入原始压强空气时,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就处于充满原始压强空气的密闭体内,从该密闭体内又引出若干个通风管,多点向炉膛的燃烧室内送风,燃烧室内空气的压力小于密闭体内的原始压强空气的压力,使炉膛内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不从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的孔与盖之间的空隙处喷出,从而保护了燃煤炉具的炉壳又改善了司炉工的操作环境。本技术所提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既延长了燃煤炉具的寿命又改善了司炉工的操作环境。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主要由炉基1、炉栅2、炉壳3、旁通烟管4、冷水管5、通风管7、进风圈6、炉胆8、带翅片冷水管10、烟囱12等组成,其主要特征是在炉壳3的外周,在炉壳3上观火孔13,加煤口14和清灰孔16的部位设置了带盖15的风罩17,该风罩17和进风圈6相通形成一密闭体,从此密闭体内又引出若干个通风管7通入炉膛9内的燃烧区,当燃煤炉具正常工作时,鼓风机(图中未画出)从进风圈6的进风口18向密闭体内强制进风,输入原始压强空气充满密闭体,使观火孔13、加煤口14和清灰孔16均被原始压强空气所密封,原始压强空气由通风管7送入炉膛9内的燃烧区以帮助冷水管5上的煤层燃烧,由于进入炉膛9内的原始压强空气在向下穿过煤层时受阻力而压力下降,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又经旁通烟管4进入烟室11再经烟囱12排出,这样密闭体内的原始压强空气的压力大于炉膛9内的空气压力,使炉膛9内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不能从加煤口14、观火孔13和清灰孔16的孔与孔盖19(图1中未画出)之间的间隙处喷出,既保护了炉壳3又改善了司炉工的工作环境。权利要求1.一个由炉基(1)、炉栅(2)、炉壳(3)、旁通烟管(4)、冷水管(5)、进风圈(6)、通风管(7)、炉胆(8)、带翅片冷水管(10)和烟囱(12)等组成的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其特征在于在炉壳(3)的外周,在炉壳(3)的加煤口(14)、观火孔(13)和清灰孔(16)的部位设置带盖(15)的风罩(17),风罩(17)与进风圈(6)相通形成一密闭体,将加煤口(14)、观火孔(13)和清灰孔(16)均密封于原始压强空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始压密闭强制进风燃煤炉具,主要特征是在燃煤炉具的外周在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的部位设置一带盖风罩,该风罩与炉具进风圈相通形成密闭体,当鼓风机从进风口强制进风向密闭体内输入原始压强空气,使加煤口、观火孔和清灰孔均处于原始压强空气的密封下,由于密闭体内原始压强空气的压力大于炉膛内空气的压力,炉膛内高温火焰和烟气不从上述孔与孔盖之间的间隙处喷出,保护了炉壳又改善了司炉工的工作环境。文档编号F24H1/26GK2526732SQ0126357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和 申请人: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