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广錞专利>正文

一种燃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52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实现无烟低尘排放的燃煤炉,它是在燃烧室中,采用了组合炉排,烟气出口放在燃烧室的下部,并且采用风冷式防焦装置保护炉墙。配风、排渣、松动煤层、破粘,由组合炉排实现,风冷式防焦装置在保护炉墙的同时,将冷风加热,提高了炉子的热效率,烟气出口放在燃烧室下部则消除了黑烟产生的条件,且排尘量很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层燃设备,尤其是能够实现无烟、低尘排放的燃煤炉。手燃炉是最原始的层燃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特点是燃料被人工间断地抛撒在炽热的焦碳层上,燃烧所需空气的流动顺序为先从设备的灰门流入,向上经固定炉排,炉排上的灰渣层,炽热燃烧的红碳层,最后穿过新煤层进入炉膛,燃料刚投入阶段,煤层最厚,通风阻力最大,吸入炉膛的空气量则较大,出现空气量不足的现象。以后随着燃料燃烧成灰渣,煤层不断减薄,空气供应量增加,而燃烧所需空气量不断减少,则空气量过剩,这种不协调导致挥发份在空气量不足时生成黑烟,经烟囱排出后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经常开关炉门加煤,经常开关炉门维护火床,如打焦、平整火床等,使冷风大量窜入炉膛使炉温下降,是挥发份无法及时着火,而生成黑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如此操作必然扬尘也大。如所周知空气和温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而上述技术显然难以充分满足这种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炉,它不仅能方便地实现煤的燃烧,而且能实现无烟、低尘排放。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燃烧室中的炉排是组合式的,由倾斜推动炉排与翻转炉排组成,转动翻转炉排可以排渣,亦可以松动煤层、改善配风,倾斜推动炉排在运送煤、渣的同时可以破粘,上述措施的实施足以保证煤燃烧过程的正常进行,燃烧室的烟气出烟口设在炉排平面上,即燃烧室的下部,而不是如传统那样设在燃烧室的上方,由于炉排上时刻存在明火,当烟气下流流过炉排上方时,烟气中未被燃烧的可燃物在高温、富氧的环境中,可轻易地被点燃、烧掉,如此则消除了黑烟产生的前提,由于煤层无打焦等操作,所以扬尘小,并且当烟气下流穿过煤层时煤层有滤尘作用,因而烟气中的含尘极低,为了防止炉渣侵蚀炉墙,燃烧室炉墙高温区以风冷式防焦装置替代,这样在保护炉墙寿命的同时,将冷风加热,使炉子的热效率有所提高。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保证煤被很好的烧掉的情况下,可以容易的取得烟气无烟、低尘的排放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原始手烧层燃炉结构图图2是燃煤炉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3是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图中1、加煤门 2、灰门 3、灰室 4、炉条 5、煤层6、燃烧室 7、风道 8、角钢 9、活动小车 10、推杆 11、推动炉排片 12、固定炉排片 13、倾斜推动炉排 14、炉门15、折焰流煤道 16、炉皮 17、加煤装置 18、炉墙 19、出烟口 20、翻转炉排 21、槽钢 22、灰室 23、灰门 24、左支座 25、左回风腔 26、舌板 27、左进风腔 28、拱29、右进风腔 30、右回风腔 31、右支座 32、进风口←风在图2中,炉门(14),倾斜推动炉排(13)翻转炉排(20),出烟口(19),顺序排列,倾斜推动炉排(13)中的固定炉排片(12)与一单独壳体连接,推动炉排片(11)与放在壳体腔中的活动小车(9)连接,而小车前后移动依推杆(10)来实现,推动炉排片的上下面为齿状结构(或沟槽),以实现配风和保证需要的开孔率,翻转炉排(20)的最大倾角为45°,以利排渣,它可以做成梳状,亦可以做成板状,而后在板上开条状风路、炉排开孔率25%左右,出烟口(19)设于炉排的同一平面上,高度不大于炉深的1/2,宽度与炉排等宽,可根据需要与换热设备连接,连接前墙的上方设加煤装置(17),这种布置更适于与倾斜炉排配合使用,为了减少炉内热辐射保护加煤装置,流煤煤道做成折线型。在图3所示实例中,风由进风口(32)进入风道,然后分两路沿两侧壁上升(如箭头所示)流入风冷式防焦装置,装置是一个由进风腔与回风腔构成的箱体,进风与回风腔之间以一块舌板(26)分开,回风腔与炉排下部空间相连,风先进入进风腔(27、29),之后,在装置的后半部回转进入回风腔(25、30),再流入倾斜推动炉排(13)与灰室(22),两处风流不应偏流,风冷式防焦装置取代了侧墙的高温部位,流过风腔风速不易太低,亦可对向火面采取防护措施。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炉,它由炉墙、燃烧室、炉门、炉排、出烟口等组成,其特征是(A)炉排是组合式的,由倾斜推动炉排与翻转炉排组成,(B)烟气出口设在燃烧室的下部,(C)炉墙采用了风冷式防焦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炉,其特征是倾斜推动炉排与翻转炉排顺序连接,倾斜推动炉排的固定片是板状条形的,按搭接方式与一独立壳体连接,推动片的上下面为齿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炉,其特征是出烟口的宽度与炉排等宽,高度以不大于炉深的1/2,位于与炉排同一平面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炉,其特征是风冷式防焦装置是一个由进风腔与回风腔构成的箱体,进风与回风腔之间用一块舌板分开,回风腔与炉排下部空间相连。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实现无烟低尘排放的燃煤炉,它是在燃烧室中,采用了组合炉排,烟气出口放在燃烧室的下部,并且采用风冷式防焦装置保护炉墙。配风、排渣、松动煤层、破粘,由组合炉排实现,风冷式防焦装置在保护炉墙的同时,将冷风加热,提高了炉子的热效率,烟气出口放在燃烧室下部则消除了黑烟产生的条件,且排尘量很低。文档编号F24H1/22GK2558923SQ0223442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牟广錞, 周明亮 申请人:牟广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炉,它由炉墙、燃烧室、炉门、炉排、出烟口等组成,其特征是:(A)炉排是组合式的,由倾斜推动炉排与翻转炉排组成,(B)烟气出口设在燃烧室的下部,(C)炉墙采用了风冷式防焦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广錞周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牟广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