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散热器及散热装置,其中,联合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任一散热单元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内部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散热管道上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道为U形管道,其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处设置有连接法兰,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通过连接法兰保持连接并形成内部连通,各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任一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管道之间保持热量传导,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联合散热器具有双换热腔,可根据需求,同时投入工作或者单独工作,以处理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种类的混合气,满足实际的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散热器及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氮氢混合气散热的联合散热器及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实现氮氢混合气的降温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处理或者达标排放的需求。目前,为了实现氮氢混合气的降温处理,需要将高温的氮氢混合气通入冷水塔中进行水冷降温,如此降温处理后的氮氢混合气中掺杂有水蒸气,不便于后续的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散热器及散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散热器,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任一散热单元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内部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散热管道上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道为U形管道,其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处设置有连接法兰,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通过连接法兰保持连接并形成内部连通,各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任一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管道之间保持热量传导,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作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改进,两个散热单元以闭合连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闭合连接方式为:一个散热单元的进口端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的进口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改进,所述散热单元的散热管道上设置有管道口,所述管道口设置于U形管道的转弯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改进,所述联合散热器中设置有多组以闭合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散热单元。作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改进,任一散热单元的进口端与其一侧相邻的散热单元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散热管道的进口端相连接,各散热单元相连接形成一S形散热管道。作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改进,任一散热翅片为一环形的散热片,环形的散热片的内侧边缘焊接于所述散热管道的管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改进,若干凸起与所在的散热翅片一体成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如上所述的联合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具有较长的换热行程,有利于氮氢混合气的散热处理。且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也可结合应用具有水冷散热功能的散热装置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实施例2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散热器,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任一散热单元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内部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散热管道上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道为U形管道,其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处设置有连接法兰,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通过连接法兰保持连接并形成内部连通,各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任一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管道之间保持热量传导,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联合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1,任一散热单元1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1内部连通。其中,所述散热单元1包括:散热管道11、设置于所述散热管道11上的若干散热翅片12,所述散热管道11为U形管道,其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处设置有连接法兰13,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1通过连接法兰13保持连接并形成内部连通。各散热翅片12沿所述散热管道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任一散热翅片12与所述散热管道11之间保持热量传导,所述散热翅片12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未图示),通过设置该若干凸起进一步增大了翅片的散热面积。优选地,任一散热翅片12为一环形的散热片,环形的散热片的内侧边缘焊接于所述散热管道11的管壁上。若干凸起与所在的散热翅片12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两个散热单元1以闭合连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闭合连接方式为:一个散热单元1的进口端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1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1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散热单元1的散热管道11上设置有管道口,所述管道口设置于U形管道的转弯位置。所述联合散热器中设置有多组以闭合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散热单元1。如此设置,各组散热单元1可同时用于一种混合气的散热,也可用于不同混合气的散热。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联合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1,任一散热单元1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1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散热单元1的联合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任一散热单元1的进口端与其一侧相邻的散热单元1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散热管道的进口端相连接,各散热单元1相连接形成一S形散热管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如上所述的联合散热器。该散热装置中可设置水冷结构,如此混合气在通过联合散热器散热的同时,还可同步进行水冷降温。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联合散热器具有双换热腔,可根据需求,同时投入工作或者单独工作,以处理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种类的混合气,满足实际的处理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任一散热单元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内部连通;/n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散热管道上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道为U形管道,其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处设置有连接法兰,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通过连接法兰保持连接并形成内部连通,各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任一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管道之间保持热量传导,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任一散热单元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内部连通;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散热管道上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道为U形管道,其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处设置有连接法兰,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通过连接法兰保持连接并形成内部连通,各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任一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管道之间保持热量传导,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散热单元以闭合连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闭合连接方式为:一个散热单元的进口端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与其相邻的散热单元的进口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的散热管道上设置有管道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朱本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皖轩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