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097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包括置于地面的两条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往复移动的机箱,机箱包括驱动机箱移动的行走机构和旋转机构,机箱前端连接有由旋转机构驱动转动的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提升机构,立柱上设置有由提升机构驱动上下滑动的载车板,机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有充电枪的蓄电箱;提升机构中采用升降主动链轮、升降承重链轮、升降从动链轮和升降链轮传动形式,提升平稳,可靠性高;旋装机构可以使载车板进行旋转,方便驾驶者停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两层充电,将原有的充电车位数量提高了一半,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单次单位时间内的充电数量;增加单位时间充电数量的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泊车设备
,尤其涉及了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为了节省地面空间,地面车库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车库。目前所使用的立体车库所采用多层椭圆形循环方式,需要将车辆停入上层车位时,要启动循环动力装置,将原本的底层车位调升到上层,停车为的方向是固定的,需要驾驶车辆进行倒车入库操作,给驾驶增加了不便;而且现有的停车设备多采用钢丝绳牵引停车位进行提升,停车位的循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停车位会发生摇晃和摆动,增加了车辆受损的风险,安全性不高;停车设备没有设置充电装置,需要扯拉电线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充电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很好的解决了停车不便、易数损坏车辆和电动车车辆地面充电紧张,停车充电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包括置于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包括置于地面的两条轨道(1),轨道(1)上设置有往复移动的机箱(2),机箱(2)包括旋转机构(4)和驱动机箱(2)移动的行走机构(3),机箱(2)前端连接有由旋转机构(4)驱动转动的立柱(5),立柱(5)上端设置有提升机构(7),立柱(5)上设置有由提升机构(7)驱动上下滑动的载车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有充电枪(10)的蓄电箱(8);/n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第一减速电机(37),第一减速电机(37)连接有行走主动链轮(32),行走主动链轮(32)通过行走传动链条(38)连接有设置于机箱(2)前端的行走从动链轮(31),行走从动链轮(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泊车储能机器人,包括置于地面的两条轨道(1),轨道(1)上设置有往复移动的机箱(2),机箱(2)包括旋转机构(4)和驱动机箱(2)移动的行走机构(3),机箱(2)前端连接有由旋转机构(4)驱动转动的立柱(5),立柱(5)上端设置有提升机构(7),立柱(5)上设置有由提升机构(7)驱动上下滑动的载车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有充电枪(10)的蓄电箱(8);
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第一减速电机(37),第一减速电机(37)连接有行走主动链轮(32),行走主动链轮(32)通过行走传动链条(38)连接有设置于机箱(2)前端的行走从动链轮(31),行走从动链轮(31)套设于行走主动轴(33)并带动行走主动轴转动,行走主动轴(33)的两端均穿设有行走主动齿轮(34),行走主动齿轮(34)啮合有于轨道(1)上滚动的带齿滚轮(35),带齿滚轮(35)下方设置有关于轨道(1)对称并与轨道(1)接触的挂轮(36);
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二减速电机(41),第二减速电机(41)连接有旋转主动齿轮(42),立柱(5)的下端连接有带齿的旋转主轴(44),旋转主轴(44)套设于固定在机箱(2)前端的旋转座(43)内,旋转主动齿轮(42)和旋转主轴(44)之间设置有过渡齿轮机构(47);
所述提升机构(7)包括第三减速电机(76),第三减速电机(76)连接有升降主动链轮(71),升降主动链轮(71)一侧设置有升降承重链轮(72),升降主动链轮(71)下方设置有升降从动链轮(73),所述升降主动链轮(71)边缘和升降承重链轮(72)边缘之间的间距小于升降从动链轮(73)的直径;升降主动链轮(71)、升降承重链轮(72)和升降从动链轮(73)绕设有升降链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司义参鲍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祥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