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酵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包括发酵罐、热水罐、酸液罐、碱液罐和PLC控制器;在发酵罐的顶部设置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在发酵罐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在发酵罐内设置喷水部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发酵罐内的中上部,喷水部位于搅拌器的下方,喷水部包括喷头、连接管和密封件;在连接管的顶部设置喷头,且喷头的喷出端指向发酵罐的内底壁;在发酵罐内的底部设置喷水部,可以实现对内底壁的有效冲洗,提升清洗效果;设置旋转喷头,无需提供转动机构,即可实现对发酵罐内底壁的多方位清洗;在发酵罐设置第一加热器,对清洗液进行加热,提升清洗效果;设置保温层,可以减少清洗液的热量损失,节约能耗。
Cleaning device for fermen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酵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酵素是以新鲜的蔬菜、水果、糙米、药食同源中药等植物为原料,经过榨汁或萃取一系列工艺后,再添加酵母菌、乳酸菌等发酵菌株进行发酵所产生的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酚类、萜类等营养成分以及一些重要的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混合发酵液。发酵罐在制备完一罐酵素发酵液后,在制备下一罐前需进行清洗,以保证其洁净度;而由于发酵罐的下部一般做成圆台形或圆锥形结构,以方便发酵液的排除,同时由于其斜面式的内壁结构,造成在清洗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污垢的沉积,造成仅靠清洗液的循环无法有效清洗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可有效对发酵罐的内底壁进行冲洗,且能实现自动控制清洗,方便节能。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包括发酵罐、热水罐、酸液罐、碱液罐和PLC控制器;在发酵罐的顶部设置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在发酵罐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在发酵罐内设置喷水部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发酵罐内的中上部,喷水部位于搅拌器的下方,喷水部包括喷头、连接管和密封件;在连接管的顶部设置喷头,且喷头的喷出端指向发酵罐的内底壁,连接管的底部穿过发酵罐与热水罐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连接管与发酵罐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第一进料口与热水罐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连接管和第一进料口分别与热水罐的出水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在热水罐的出水口处设置第二阀门,在热水罐的出水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一增压泵;第二进料口与酸液罐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酸液罐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六阀门,在酸液罐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二增压泵;第三进料口与碱液罐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碱液罐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八阀门,在碱液罐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三增压泵;在发酵罐的出料口处设置第一阀门,出料口分别与热水罐的进水口、酸液罐的进液口和碱液罐的进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出料口与热水罐的进水口、酸液罐的进液口、碱液罐的进液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一回流泵和第五阀门、第二回流泵和第七阀门、第三回流泵和第九阀门;在发酵罐的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第一阀门、搅拌器、第二阀门、第一增压泵、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一回流泵、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二增压泵、第二回流泵、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三增压泵、第三回流泵和第九阀门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旋转喷头。进一步地,在所述发酵罐内设置第一加热器,第一加热器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电气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热水罐的外壁上设置第一保温层,在所述热水罐内设置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电气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酸液罐的外壁上设置第二保温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碱液罐的外壁上设置第三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在发酵罐内的底部设置喷水部,可以实现对内底壁的有效冲洗,提升清洗效果。2、设置旋转喷头,无需提供额外转动机构,即可实现对发酵罐内底壁的多方位清洗。3、在发酵罐设置第一加热器,对清洗液进行加热,提升清洗效果。4、设置保温层,可以减少清洗液的热量损失,从而节约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酵罐;11-第一进料口;12-第二进料口;13-第三进料口;14-出料口;15-喷水部;151-喷头;152-连接管;153-密封件;16-第一阀门;17-搅拌器;18-第一加热器;2-热水罐;21-第二阀门;22-第一增压泵;23-第三阀门;24-第四阀门;25-第一回流泵;26-第五阀门;27-第一保温层;28-第二加热器;3-酸液罐;31-第六阀门;32-第二增压泵;33-第二回流泵;34-第七阀门;35-第二保温层;4-碱液罐;41-第八阀门;42-第三增压泵;43-第三回流泵;44-第九阀门;45-第三保温层;5-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包括发酵罐1、热水罐2、酸液罐3、碱液罐4和PLC控制器5;在发酵罐1的顶部设置第一进料口11、第二进料口12和第三进料口13,在发酵罐1的底部设置出料口14,在发酵罐1内设置喷水部15和搅拌器17,搅拌器17位于发酵罐1内的中上部,喷水部15位于搅拌器17的下方,喷水部15包括喷头151、连接管152和密封件153;在连接管152的顶部设置喷头151,且喷头151的喷出端指向发酵罐1的内底壁,连接管152的底部穿过发酵罐1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连接管152与发酵罐1通过密封件153密封连接;第一进料口11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连接管152和第一进料口11分别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三阀门23和第四阀门24,在热水罐2的出水口处设置第二阀门21,在热水罐2的出水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一增压泵22;第二进料口12与酸液罐3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酸液罐3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六阀门31,在酸液罐3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二增压泵32;第三进料口13与碱液罐4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碱液罐4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八阀门41,在碱液罐4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三增压泵42;在发酵罐1的出料口14处设置第一阀门16,出料口14分别与热水罐2的进水口、酸液罐3的进液口和碱液罐4的进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出料口14与热水罐2的进水口、酸液罐3的进液口、碱液罐4的进液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一回流泵25和第五阀门26、第二回流泵33和第七阀门34、第三回流泵43和第九阀门44;在发酵罐1的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5,第一阀门16、搅拌器17、第二阀门21、第一增压泵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第一回流泵25、第五阀门26、第六阀门31、第二增压泵32、第二回流泵33、第七阀门34、第八阀门41、第三增压泵42、第三回流泵43和第九阀门44分别与PLC控制器5的输出控制端电气连接。PLC控制器5用于输出控制第一阀门16、搅拌器17、第二阀门21、第一增压泵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第一回流泵25、第五阀门26、第六阀门31、第二增压泵32、第二回流泵33、第七阀门34、第八阀门41、第三增压泵42、第三回流泵43和第九阀门44的工作;PLC控制器5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人不再赘述;所采用阀门均选用卫生级、耐酸碱的电动隔膜阀或启动隔膜阀,可以通过PLC控制器5控制前述阀门的启闭;连通管、连接管152和喷头151均为卫生级、不锈钢耐酸碱材质组成,回流泵采用卫生级回流不锈钢泵,增压泵采用卫生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热水罐(2)、酸液罐(3)、碱液罐(4)和PLC控制器(5);在发酵罐(1)的顶部设置第一进料口(11)、第二进料口(12)和第三进料口(13),在发酵罐(1)的底部设置出料口(14),在发酵罐(1)内设置喷水部(15)和搅拌器(17),搅拌器(17)位于发酵罐(1)内的中上部,喷水部(15)位于搅拌器(17)的下方,喷水部(15)包括喷头(151)、连接管(152)和密封件(153);在连接管(152)的顶部设置喷头(151),且喷头(151)的喷出端指向发酵罐(1)的内底壁,连接管(152)的底部穿过发酵罐(1)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连接管(152)与发酵罐(1)通过密封件(153)密封连接;第一进料口(11)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连接管(152)和第一进料口(11)分别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三阀门(23)和第四阀门(24),在热水罐(2)的出水口处设置第二阀门(21),在热水罐(2)的出水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一增压泵(22);第二进料口(12)与酸液罐(3)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酸液罐(3)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六阀门(31),在酸液罐(3)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二增压泵(32);第三进料口(13)与碱液罐(4)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碱液罐(4)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八阀门(41),在碱液罐(4)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三增压泵(42);在发酵罐(1)的出料口(14)处设置第一阀门(16),出料口(14)分别与热水罐(2)的进水口、酸液罐(3)的进液口和碱液罐(4)的进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出料口(14)与热水罐(2)的进水口、酸液罐(3)的进液口、碱液罐(4)的进液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一回流泵(25)和第五阀门(26)、第二回流泵(33)和第七阀门(34)、第三回流泵(43)和第九阀门(44);在发酵罐(1)的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5),第一阀门(16)、搅拌器(17)、第二阀门(21)、第一增压泵(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第一回流泵(25)、第五阀门(26)、第六阀门(31)、第二增压泵(32)、第二回流泵(33)、第七阀门(34)、第八阀门(41)、第三增压泵(42)、第三回流泵(43)和第九阀门(44)分别与PLC控制器(5)的输出控制端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酵素发酵罐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热水罐(2)、酸液罐(3)、碱液罐(4)和PLC控制器(5);在发酵罐(1)的顶部设置第一进料口(11)、第二进料口(12)和第三进料口(13),在发酵罐(1)的底部设置出料口(14),在发酵罐(1)内设置喷水部(15)和搅拌器(17),搅拌器(17)位于发酵罐(1)内的中上部,喷水部(15)位于搅拌器(17)的下方,喷水部(15)包括喷头(151)、连接管(152)和密封件(153);在连接管(152)的顶部设置喷头(151),且喷头(151)的喷出端指向发酵罐(1)的内底壁,连接管(152)的底部穿过发酵罐(1)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连接管(152)与发酵罐(1)通过密封件(153)密封连接;第一进料口(11)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连接管(152)和第一进料口(11)分别与热水罐(2)的出水口连通的连通管上分别设置第三阀门(23)和第四阀门(24),在热水罐(2)的出水口处设置第二阀门(21),在热水罐(2)的出水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一增压泵(22);第二进料口(12)与酸液罐(3)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酸液罐(3)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六阀门(31),在酸液罐(3)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二增压泵(32);第三进料口(13)与碱液罐(4)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连通,在碱液罐(4)的出液口处设置第八阀门(41),在碱液罐(4)的出液口处的连通管上设置第三增压泵(42);在发酵罐(1)的出料口(14)处设置第一阀门(16),出料口(14)分别与热水罐(2)的进水口、酸液罐(3)的进液口和碱液罐(4)的进液口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普惠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