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轨机构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5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轨机构及轨道车辆,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及用于与道岔相配合并用于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引导部,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引导部相连,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引导部动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驱动部,所述外部驱动部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用于手动驱动引导部动作;本变轨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通过设置外部驱动部,并通过传动装置与引导部相连,使得在掉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驱动部手动驱动引导部,使得引导部可以动作到合适的位置处并与道岔相配合,不仅手动调节方便、省力,而且非常便于工作人员手动对故障车辆进行转移、检修、故障处理等。

A track changing mechanism and rolling st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轨机构及轨道车辆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变轨机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中,轨道上通常设置有变轨机构,主要用于引导车辆通过轨道岔口,如引导车辆在岔口处沿原轨道运行并通过岔口,或引导车辆在岔口处变轨道另一条轨道上运行等。现有技术中,变轨机构通常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及用于与道岔相配合并用于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引导部,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引导部相连,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引导部动作,以便引导部可以与对应侧的道岔相配合,从而引导车辆前行或通过变轨;然而,现有的变轨机构通常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现有的变轨机构通常采用驱动电机进行驱动,而驱动电机需要在有电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工作,但在车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车辆掉电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包括整个供电系统断电、车辆出现故障自动掉电、电机出现故障等),当车辆掉电后,变轨机构不再动作,引导部可能处于其运动轨迹上的任何位置处,工作人员通常需要将其纠正到合适的位置处才能移动车辆或使得车辆通过岔口(如移动到检修轨道上进行检修等),而现有的变轨机构在掉电之后,工作人员很难手动调节引导部的位置,从而给故障车辆的转移和检修带来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车辆掉电或断电后,可以手动调节变轨机构中引导部位置的变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手动调节方便,而且非常便于故障车辆的转移和检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及用于与道岔相配合并用于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引导部,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引导部相连,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引导部动作,还包括外部驱动部,所述外部驱动部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用于手动驱动引导部动作。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外部驱动部,并通过传动装置与引导部相连,以便在掉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驱动部驱动引导部,使得引导部可以动作到合适的位置处,以便工作人员可以移动车辆或手动实现车辆的变轨,从而便于将车俩移出运行轨道或对车辆进行检修或故障处理等,非常的方便。优选的,所述外部驱动部包括握持部和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工作人员通过握持握持部,并通过握持部驱动第一传动机构,从而可将工作人员施加的动力传递到引导部上,以便手动将引导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处;而第一传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将握持部设置于变轨机构或整个轨道车辆的外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优选的,所述握持部为手柄或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握持即可。优选的,所述引导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变轨轮,且所述变轨轮分别固定于传动装置,变轨轮用于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动作到位,并通过沿道岔行走引导车辆通过岔口。在本方案中,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变轨轮与道岔相配合,实现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功能。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机构和同步机构,所述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变轨轮,且所述变轨轮分别设置于同步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同步机构相连,且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同步机构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同步机构动作,并带动变轨轮同步运动到车辆的一侧并与对应侧的道岔相配合,外部驱动部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同步机构动作,并带动变轨轮动作。在本方案中,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同步机构相连,在车辆未出现故障且并为掉电的情况下,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同步机构动作,使得变轨轮可以运动到预定的位置处,以便车辆正常运行,在车辆掉电或车辆发生故障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驱动部驱动同步机构动作,使得变轨轮可以运动到预定的位置处,便于工作人员将车俩移出运行轨道或对车辆进行检修或故障处理等。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或第二传动机构分别包括传动轴、齿轮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涡轮蜗杆传动机构或四连杆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便合理的设置驱动电机及握持部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操作。优选的,所述同步机构为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是常用的同步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而且同步性好,后期维护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第一摆臂杆、第二摆臂杆以及同步连杆,所述第一摆臂杆和第二摆臂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同步连杆,第一摆臂杆与第二摆臂杆相互平行,所述变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同步连杆或分别设置于第一摆臂杆和第二摆臂杆;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杆或第二摆臂杆相连。使得本变轨机构既可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又可以通过人工驱动,以便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并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同步连杆,且传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杆及第二摆臂杆平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杆、传动杆或第二摆臂杆相连。传动杆的设置,既有利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稳定,又便于布置驱动电机和外部驱动部。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及所述变轨机构,所述变轨机构固定于所述车体。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变轨机构及轨道车辆,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通过设置外部驱动部,并通过传动装置与引导部相连,使得在掉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驱动部手动驱动引导部,使得引导部可以动作到合适的位置处并与道岔相配合,不仅手动调节方便、省力,而且非常便于工作人员手动对故障车辆进行转移、检修、故障处理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变轨机构的俯视图。图2为在图1所示的变轨机构中增设外部驱动部后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变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种变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电动机101、转轴102、齿轮103、从动齿轮104、摆臂105、轴106、转向轮107、握持部201、第一传动机构202、传动轴203、主齿轮204、机架300、第一摆臂杆301、第二摆臂杆302、同步连杆303、传动杆304、变轨轮305、驱动电机401,第二传动机构4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及用于与道岔相配合并用于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引导部,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引导部相连,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引导部动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驱动部,所述外部驱动部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用于手动驱动引导部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及用于与道岔相配合并用于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引导部,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引导部相连,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引导部动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驱动部,所述外部驱动部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用于手动驱动引导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外部驱动部包括握持部和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握持部为手柄或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变轨轮,且所述变轨轮分别固定于传动装置,变轨轮用于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动作到位,并通过沿道岔行走引导车辆通过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机构和同步机构,所述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变轨轮,且所述变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同步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同步机构相连,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同步机构相连,且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同步机构动作,并带动变轨轮同步运动到车辆的一侧并与对应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锋何先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