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3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采用由吸能板、上端螺栓连接结构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组成的吸能连接结构作为第二连接结构,以连接调角器连接板的后端部与坐垫侧板的后部下端;使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力,能够由调角器连接板依次通过上端螺栓连接结构、吸能板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传递至坐垫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在连接结构形成二力杆结构的吸能板上设置凹凸结构,能够实现对乘员在追尾碰撞中对汽车座椅靠背的冲击力的缓冲吸能,具有缓冲吸能的过程非常稳定、设计与优化难度低、缓冲吸能效果非常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A kind of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rear impact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属于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座椅采用两个调角器2将靠背骨架1与座垫骨架位于左右两侧的坐垫侧板3连接起来,其中,调角器2与坐垫侧板3的连接方式为:调角器2具有调角器连接板4,该调角器连接板4的前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上端连接形成第一连接结构5,该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6,且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均为螺栓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上述现有汽车座椅的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乘员会向后冲击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力F,冲击力F依次通过靠背骨架1、调角器2、调角器连接板4传递至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再由该两个结构的螺栓作用在坐垫侧板3上,此时,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处都会受到非常大的集中力F’。如果能够将上述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处受到的集中力F’作用在可变形吸能的结构上,则乘员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可以很好的被吸收,从而缓冲冲击力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坐垫侧板(3)和调角器连接板(4),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前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上端连接形成第一连接结构(5),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为螺栓连接结构;/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为由吸能板(7)、上端螺栓连接结构(8)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9)组成的吸能连接结构,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通过所述上端螺栓连接结构(8)连接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所述吸能板(7)的下端部通过所述下端螺栓连接结构(9)连接所述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坐垫侧板(3)和调角器连接板(4),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前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上端连接形成第一连接结构(5),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为螺栓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为由吸能板(7)、上端螺栓连接结构(8)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9)组成的吸能连接结构,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通过所述上端螺栓连接结构(8)连接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所述吸能板(7)的下端部通过所述下端螺栓连接结构(9)连接所述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并且,所述吸能板(7)的中部弯折形成凹凸结构(7a),且该凹凸结构(7a)的凹凸方向为所述坐垫侧板(3)的左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7)由依次相连的上板部(7-1)、单侧型中板部(7-2)和下板部(7-3)构成,并且,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共面,所述单侧型中板部(7-2)朝所述坐垫侧板(3)的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7a);其中,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型中板部(7-2)的剖面形状为弧形、矩形半体、三角形半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7)由依次相连的上板部(7-1)、双侧型中板部(7-4)和下板部(7-3)构成,并且,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共面,所述双侧型中板部(7-4)由相连的上端中板部(7-4-1)和下端中板部(7-4-2)构成,所述上端中板部(7-4-1)与所述上板部(7-1)相连,所述下端中板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平王春红朱新涛张国杰王茜影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