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2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1
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现有变压器绕线过程繁琐人工成本高,二次侧出线时易发生损伤且成型时挤压线圈,难以实现自动化绕线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磁芯、骨架和外壳,所述磁芯插接在骨架的两端,外壳与骨架之间可拆卸连接,磁芯的底端处设置有大开口,所述磁芯的顶端处设置有小开口,所述磁芯的小开口处加工有小凹槽,外壳设置在磁芯外,外壳分别与磁芯和骨架相卡接。

An electronic transformer for automatic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
技术介绍
磁芯、骨架和外壳组成的电子变压器是现有市场上售量较大的电子变压器,这种结构的电子变压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传输能效还不够出色,还需要提升,EMI表现也一般,结构品质一致性有待提升,最突出的缺点为电子变压器绕线过程繁琐人工成本高,二次侧出线时易发生损伤且成型时挤压线圈,难以实现自动化绕线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包括磁芯、骨架和外壳,所述磁芯插接在骨架的两端,磁芯的底端处设置有大开口,所述磁芯的顶端处设置有小开口,所述磁芯的小开口处加工有小凹槽,外壳设置在磁芯外,外壳分别与磁芯和骨架相卡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芯包括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单芯柱,每个支撑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单芯柱,两个支撑板竖直并列设置,两个单芯柱相对设置,每个支撑板为“匚字形”板体,当两个支撑板围合形成支撑框时,两个单芯柱同轴贴紧形成总芯柱,支撑框的底端加工有大开口,支撑框的顶端加工有小开口,小开口处沿总芯柱的长度方向加工有小凹槽。作为优选方案:外壳为长外壳,长外壳对应设置的骨架为第一骨架,第一骨架包括第一中柱、一次侧PIN台A、二次侧PIN台B、第一圆环片和第二圆环片,第一圆环片和第二圆环片分别设置在第一中柱的两端,第一圆环片的底端设置有一次侧PIN台A,一次侧PIN台A为条形座体,一次侧PIN台A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线槽,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通线槽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一引脚,一次侧PIN台A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绕线柱;第二圆环片的底端设置有二次侧PIN台B,二次侧PIN台B的一侧与第二圆环片固定连接,二次侧PIN台B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二次侧PIN台B的底部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线槽,第一凸块的底部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通线槽,第一凸块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绕线柱,第一凸块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绕线柱,所述第一凸块与外壳卡接配合,所述磁芯的底端分别与一次侧PIN台A的顶端和二次侧PIN台B的顶端卡接配合。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圆环片的顶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小凹槽相连通,第二圆环片的顶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小凹槽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凹槽的一侧设置有边槽,边槽的槽底与磁芯的顶部相齐平;第一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绕线柱。作为优选方案:外壳的纵向截面为L形,外壳包括竖直壳体和水平壳体,水平壳体水平设置,竖直壳体竖直设置,水平壳体与竖直壳体的一端相连通,竖直壳体的另一端为第一敞口端,水平壳体的底部为第二敞口端,竖直壳体的底部为第三敞口端,第一凸块设置在水平壳体内,第一凸块和水平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磁芯设置在竖直壳体内,磁芯和竖直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水平壳体的一侧内壁为光壁,水平壳体的另一侧内壁为弧形壁。作为优选方案:竖直壳体的两侧内壁分别加工有第二凸块,每个第二凸块的上端与竖直壳体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有配合磁芯的卡槽。作为优选方案:外壳为短外壳,外壳的顶端为上敞口端,外壳的一侧为侧敞口端,上敞口端和侧敞口端相连通,上敞口端上加工有与磁芯的小凹槽相连通的辅助槽,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加工有与骨架相配合的若干个定位柱,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凸块,第三凸块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外槽。作为优选方案:短外壳对应设置的骨架为第二骨架,第二骨架包括第二中柱、一次侧PIN台C、二次侧PIN台D、第三圆环片和第四圆环片,第三圆环片和第四圆环片分别设置在第二中柱的两端,第三圆环片的底端设置有一次侧PIN台C,第四圆环片的底端设置有二次侧PIN台D,一次侧PIN台C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卡接配合,一次侧PIN台C和二次侧PIN台D均为条形座体,二次侧PIN台D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四通线槽,每两个相邻的第四通线槽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三引脚,二次侧PIN台D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四绕线柱,所述磁芯的底端分别与一次侧PIN台C的顶端和二次侧PIN台D的顶端卡接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磁芯、骨架和外壳之间相互配合组成的整体结构不但有效省去缠绕胶布的步骤,还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绕线。二、本技术简化了变压器的结构以及变压器生产制造费力步骤,提升变压器竞争力。三、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不但提升整体结构外形的平整性,还提升了电子变压器自动化操作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样品试验可知,提高至少三倍的生产效率。四、磁芯、骨架和外壳相互配合使一次侧和二次侧进出线方便定位且能够有效避免线损伤,整体结构实现飞线定位准确,方便插件的效果,有效解决了飞线、包外围胶带生产困扰问题。五、磁芯、骨架和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整体结构拆卸和重新组装,利于反复使用,节能减排。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磁芯1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磁芯1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支撑板和单芯柱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骨架2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骨架2为第一骨架;图7为骨架2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骨架2为第一骨架;图8为外壳3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3为长外壳;图9为外壳3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3为长外壳;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四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骨架2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骨架2为第二骨架;图13为外壳3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3为短外壳;图14为外壳3的第四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3为短外壳。图中标注如下:1-磁芯;1-1-支撑板;1-2-单芯柱;2-骨架;2-1-第一中柱;2-2-一次侧PIN台A;2-3-二次侧PIN台B;2-4-第一圆环片;2-5-第二圆环片;2-6-第一通线槽;2-7-第一引脚;2-8-第一绕线柱;2-9-第二通线槽;2-10-第三通线槽;2-11-第二引脚;2-12-第二绕线柱;2-13-第二中柱;2-14-一次侧PIN台C;2-15-二次侧PIN台D;2-16-第四通线槽;2-17-第四圆环片;2-18-第四绕线柱;2-19-第一端部引脚;2-20-第二端部引脚;2-21-第三引脚;3-外壳;3-1-竖直壳体;3-2-水平壳体;4-大开口;5-小开口;6-小凹槽;7-第一凸块;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三绕线柱;11-第二凸块;12-边槽;13-辅助槽;14-定位柱;15-第三凸块;16-外槽;17-条形缺口;18-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1)、骨架(2)和外壳(3),所述磁芯(1)插接在骨架(2)的两端,磁芯(1)的底端处设置有大开口(4),所述磁芯(1)的顶端处设置有小开口(5),所述磁芯(1)的小开口(5)处加工有小凹槽(6),外壳(3)设置在磁芯(1)外,外壳(3)分别与磁芯(1)和骨架(2)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1)、骨架(2)和外壳(3),所述磁芯(1)插接在骨架(2)的两端,磁芯(1)的底端处设置有大开口(4),所述磁芯(1)的顶端处设置有小开口(5),所述磁芯(1)的小开口(5)处加工有小凹槽(6),外壳(3)设置在磁芯(1)外,外壳(3)分别与磁芯(1)和骨架(2)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包括两个支撑板(1-1)和两个单芯柱(1-2),每个支撑板(1-1)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单芯柱(1-2),两个支撑板(1-1)竖直并列设置,两个单芯柱(1-2)相对设置,每个支撑板(1-1)为“匚字形”板体,当两个支撑板(1-1)围合形成支撑框时,两个单芯柱(1-2)同轴贴紧形成总芯柱,支撑框的底端加工有大开口(4),支撑框的顶端加工有小开口(5),小开口(5)处沿总芯柱的长度方向加工有小凹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外壳(3)为长外壳,长外壳对应设置的骨架(2)为第一骨架,第一骨架包括第一中柱(2-1)、一次侧PIN台A(2-2)、二次侧PIN台B(2-3)、第一圆环片(2-4)和第二圆环片(2-5),第一圆环片(2-4)和第二圆环片(2-5)分别设置在第一中柱(2-1)的两端,第一圆环片(2-4)的底端设置有一次侧PIN台A(2-2),一次侧PIN台A(2-2)为条形座体,一次侧PIN台A(2-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线槽(2-6),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通线槽(2-6)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一引脚(2-7),一次侧PIN台A(2-2)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绕线柱(2-8);第二圆环片(2-5)的底端设置有二次侧PIN台B(2-3),二次侧PIN台B(2-3)的一侧与第二圆环片(2-5)固定连接,二次侧PIN台B(2-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7),二次侧PIN台B(2-3)的底部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线槽(2-9),第一凸块(7)的底部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通线槽(2-10),第一凸块(7)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引脚(2-11),第一凸块(7)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绕线柱(2-12),所述第一凸块(7)与外壳(3)卡接配合,所述磁芯(1)的底端分别与一次侧PIN台A(2-2)的顶部和二次侧PIN台B(2-3)的顶端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圆环片(2-4)的顶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凹槽(8),第一凹槽(8)与小凹槽(6)相连通,第二圆环片(2-5)的顶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与小凹槽(6)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阳林
申请(专利权)人: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