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它包括燃烧室,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热室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锅炉上设置有其下管口与下水包相连通的下降式给水管。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中心下降式给水管将低温回水直接补入下水包的补水方式(半强制循环方式),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的单纯自然循环式锅炉的工作状况,既提高了热效率,又可避免强制循环式锅炉停电时易产生汽化,甚至损坏锅炉不足之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压锅炉,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它包括燃烧室,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热室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目前普遍使用的小型热水锅炉均为自然或者强制循环,自然循环式锅炉的工作原理靠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自然循环原理来对锅炉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其优点是停电时不会产生汽化,不足之处是水在锅炉内易产生蜗流,换然效率较低。而强制循环式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冷水由外部加压进入锅炉,被加热后的水上升,由出水口直接向用户提供热水。其优点是热效率高,不足之处在于停电时易产生汽化,甚至损坏锅炉。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取上述现有技术之长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热效率高且不会在停电时产生汽化的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主要包括燃烧室,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然室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在锅炉上设置有其下管口与下水包相连通的下降式给水管。本技术中的下降式给水管的上端与膨胀水箱相通,其下段穿装在位于换热室内的中心热交换管内。本技术至所以将下降式给水管的下段设置在中心热交换管内其目的之一是为了保障停电时当外部循环泵停止运转,锅炉内余热虽仍可继续对水进行加热,但因中心热交换管在下降式给水管中低温水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冷却性能,仍能形成内部的自然循环,不至于烧毁锅炉。当然,下降式给水管也可采用其它安装方式来实现。为了便于换热室内烟尘的清理,本技术将换热室的保温墙体封板设计成为可拆,卸式结构形式,即换热室的保温墙体封板通过均布于换热室周边处的换热管和连接件封装在换热室的周边处。本技术至所以采用将保温墙体封板通过连接件和均布于换热室周边处的换热管封装在换热室的周边处,其目的是避免连接件因高温产生氧化腐蚀(换热管的最高温度100℃)。由于本技术采用中心下降式给水管将低温回水直接补入下水包的补水方式(半强制循环方式),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的单纯自然循环式锅炉的工作状况,既提高了热效率,又可避免强制循环式锅炉停电时易产生汽化,甚至损坏锅炉不足之处。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主要包括燃烧室(11),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7)(10),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然室(1)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8);在锅炉上还设置有其下管口与下水包相连通的下降式给水管(3),在上水包的上部设置有热水出水管口(6)和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管口(5);其中所述的下降式给水管(3)的上端与膨胀水箱(2)相通,其下段穿装在位于换热室(1)内的中心热交换管(4)内;为了便于换热室内烟尘的清理,本技术将换热室的保温墙体封板(9)设计成为可拆,卸式结构形式,即换热室的保温墙体封板通过均布于换热室周边处的换热管(14)和连接件(13)封装在换热室的周边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由燃烧室(11)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烟道(12)进入换热室(1),进入换热室的高温烟气在导流隔板(16)的作用下绕换热室一周,经换热管换热后通过烟囱(15)排出,其间被加热的水上升至上水包(7),经出水管(6)送往用户,而从用户返回的低温回水则通过膨胀水箱(2)进入下降式给水管(3)直接补入下水包(10),周而复始地循环工作,为用户提供热水。权利要求1.一种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它包括燃烧室(11),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7)(10),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然室(1)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8),其特征在于锅炉上设置有其下管口与下水包(10)相连通的下降式给水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下降式给水管(3)的上端与膨胀水箱(2)相通,其下段穿装在位于换热室内的中心热交换管(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换热室(1)的保温墙体封板(9)通过均布于换热室周边处的换热管(14)和连接件(13)封装在换热室的周边处。专利摘要一种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它包括燃烧室,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热室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锅炉上设置有其下管口与下水包相连通的下降式给水管。由于本技术采用中心下降式给水管将低温回水直接补入下水包的补水方式(半强制循环方式),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的单纯自然循环式锅炉的工作状况,既提高了热效率,又可避免强制循环式锅炉停电时易产生汽化,甚至损坏锅炉不足之处。文档编号F24H1/22GK2292249SQ97209360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19日专利技术者苏国胜 申请人:苏国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它包括燃烧室(11),位于燃烧室上方的上、下水包(7)(10),以及设置在上、下水包之间的换然室(1)和均布于换热室内用于导通上、下水包的热交换管(8),其特征在于:锅炉上设置有其下管口与下水包(10)相连通的下降式给水管(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国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