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大量普及,人们对于这类移动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搭载于其上的摄像装置乃至摄像透镜也提出了更小、更薄的要求。随着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像素越来越高,同时对摄像镜头的解析力要求也逐渐攀升,因此,需要一种超薄小型化的镜头,同时又兼具较好的光学性能。本申请采用四片式光学成像系统,保证镜头的小型化设计,以这种较少枚数透镜运用非球面达到不同的形状来满足良好的光学性能,特别是针对CSP(ChipScalePackage,芯片级封装)制程方式的镜头来说,因感光芯片前端通常封装一片保护玻璃,本申请将滤光片中置,为后焦距留出压缩的空间,有利于超薄化的设计;另外,对于一些透镜间距较大的光学成像系统来讲,可以将滤光片中置减小组装段差,从而提升良率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四片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其在保证光学成像系统小型化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n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n光阑,所述光阑位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之前;及/n第一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一红外滤光片位于第一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
光阑,所述光阑位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之前;及
第一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一红外滤光片位于第一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及圆周处均为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及圆周处均为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圆周处为凸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圆周处为凸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保护玻璃或第二红外滤光片,所述保护玻璃或第二红外滤光片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成像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三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三红外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之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滤光片为至少一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FNO>2.0;
其中,FNO为光学成像系统光圈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BF/TTL<0.21;
其中,BF为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到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晗,宋琦,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