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摄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机摄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其中,长焦镜头相比普通镜头而言具有更长的焦距、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等优点,从而长焦镜头在同一拍摄距离上能拍摄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像,适合于拍摄远处景物。此外,由于长焦镜头的景深范围比普通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的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使拍出的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然而,如果想要获得一个更长焦距的镜头,就难以保证镜头拥有足够的通光量,从而导致拍摄的画面较暗,拍摄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实现长焦特性及提高拍摄画面亮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一种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FNO*L>1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n具有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n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n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n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nFNO*L>15.5;/n其中,FNO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圈数,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孔径直径,L的单位为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
FNO*L>15.5;
其中,FNO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圈数,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孔径直径,L的单位为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1<(ΣET*EPD)/f<3;
其中,ΣET为光阑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于平行光轴方向上的距离,EPD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37<f1/CT1<22;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处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1.0<TTL/|f|<1.2;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0.7<TTL/|f1|<2.7;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585<(f2+f3)/CT2<30;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处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0.8<f23/f<10;
其中,f23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
-5<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燕,邹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