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子设备(如手机)的普遍应用,对智能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要求越来越高,在智能电子设备上也会配置多种焦距段的镜头。其中在广角镜头的使用上,要求低畸变、更大的视角以及更高的像素,因此超广角镜头应运而生。为了追求大视角,超广角镜头需要小的等效焦距,而为了追求高画质,超广角镜头需要大尺寸的感光元件,目前智能电子设备在超广角镜头的配置上无法做到兼顾等效焦距及感光元件大小,以实现大视角下的高画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智能电子设备在超广角镜头的配置上无法做到兼顾等效焦距及感光元件大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n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n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n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连接形成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包括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弯曲部,所述第三弯曲部和所述第四弯曲部连接形成凹面;/n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n0.7<V1/V2<5.2;/n0.1<V2/V3<0.6;/n0.2<V3/V4<1.8;/n0.7<V4/V5<5.2;/n0.1<V5/V6<0.6;/n0.6<V6/V7<4.2;/nN1<N2,N2>N3,N4<N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
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连接形成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包括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弯曲部,所述第三弯曲部和所述第四弯曲部连接形成凹面;
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7<V1/V2<5.2;
0.1<V2/V3<0.6;
0.2<V3/V4<1.8;
0.7<V4/V5<5.2;
0.1<V5/V6<0.6;
0.6<V6/V7<4.2;
N1<N2,N2>N3,N4<N5,N6<N5,N6<N7;
其中,V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V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V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V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N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8.6mm<R1<23.1mm,0.9mm<R2<2.5mm;
2.0mm<R3<5.3mm,2.6mm<R4<7.0mm;
2.5mm<R5<6.8mm,4.0mm<R6<10.7mm;
1.9mm<R7<5.2mm,-0.8mm<R8<-2.2mm;
3.8mm<R9<10.2mm,1.4mm<R10<3.6mm;
-2.1mm<R11<-5.7mm,-0.5mm<R12<-1.3mm;
1.6mm<R13<4.2mm,0.5mm<R14<1.3mm;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7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9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1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1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13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14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2.9mm<f1<-4.4mm;15mm<f2<22.8mm,18.5mm<f3<28.1mm,1.7mm<f4<2.6mm,-4.8mm<f5<-7.4mm,1.6mm<f6<2.4mm,-1.7mm<f7<
-2.6mm;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
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光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6mm<CT1<0.8mm,0.5mm<CT2<0.8mm,0.3mm<CT3<0.4mm,0.8mm<CT4<1.1mm,0.3mm<CT5<0.4mm,0.8mm<CT6<1.0mm,0.4mm<CT7<0.5mm;
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为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4.1mm<R1<11mm,0.9mm<R2<2.4mm;
2.2mm<R3<5.8mm,2.6mm<R4<7.1mm;
2.5mm<R5<6.7mm,4.2mm<R6<11.2mm;
2.0mm<R7<5.4mm,-0.8mm<R8<-2.1mm;
4.0mm<R9<10.6mm,1.4mm<R10<3.6mm;
-1.7mm<R11<-4.6mm,-0.5mm<R12<-1.3mm;
1.6mm<R13<4.4mm,0.5mm<R14<1.2mm;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半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谚,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