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03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包括石英管和电热丝,其特征是,将电热丝密绕成螺距为零的螺旋管或瓣间相叠的花瓣形管,置于底部密闭的乳白石英管中,在电热丝表面有耐高温绝缘膜,在乳白石英管的外部还套有底部密闭的透明石英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日用及工业液体加热
,具体是指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日用及工业用于液体加热的加热器有铁管、铜管、不锈钢管内装电热丝,以MgO等填充绝缘的加热管,这类加热管只能用于水、油等液体加热。因酸、碱、盐对这类加热管产生严重腐蚀,故不能用于对这类液体进行加热。钛及钛合金管内装电热丝并填充MgO等绝缘物的钛加热管,因其对酸、碱、盐水溶液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可用于这类液体加热。这两类加热器均以一般的热交换形式加热液体,故热效率低。为了提高热效率,节省能源,出现了乳白石英管的远红外液体加热器。这种加热器的结构是将电热丝绕于带螺旋沟槽的绝缘陶瓷上,后置于底部密闭的乳白石英管中。因乳白石英耐酸(氢氟酸除外)、碱、盐溶液腐蚀,故可用于这类液体的加热。使用乳白石英管的目的是当电热丝发热时产生远红外线,以远红外线把能量辐射给液体,而液体吸收远红外线能量使分子运动加剧,从而使液体升温速度增加,提高效率,节省能源。然而,由于乳白石英管产生远红外线的波长与被加热温度有关,通常以加热到200~520℃为最佳,产生远红外线波长为2.5~15μm,发射率为92%,但由于乳白石英管直接与被加热的液体接触,其温度必与液体温度相同,因而不可能被加热到应有的温度,而且由于电热丝绕在带沟槽的陶瓷螺柱上,加热器惯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对各种液体的加热,且热效率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包括石英管和电热丝,其特征是,将电热丝密绕成螺距为零的螺旋管或瓣间相叠的花瓣形管,置于底部密闭的乳白石英管中,在电热丝表面有耐高温绝缘膜,在乳白石英管的外部还套有底部密闭的透明石英管。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电热丝采用Fe-Cr-Al或Ni-Cr合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2.本技术热惯性小。3.本技术由于将乳白石英管与液体隔离,因此可以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一定与液体吸收相近波长的远红外线,从而提高热效率95%左右,大大节省能源,提高相关产业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乳白石英管9通过粘结套6、7固定在座体2上,其上端依次安装有绝缘套5、接线柱3、绝缘片4,并安装有顶盖1,透明石英管8内安装有乳白石英管9,座体2连接有密封套12。电热丝11可为Fe-Cr-Al或Ni-Cr电热丝,按功率要求密绕成螺距为零或瓣间相叠的花瓣形,后经原位生成耐高温绝缘膜处理工艺处理于电热丝表面,生成耐高温绝缘膜,以达到线圈间绝缘。电热丝11一端套上绝缘珠10后,与接线柱3连接,另一端用绝缘珠10套后,与另一接线柱3相连接,这样便可达到电热丝不需绕在陶瓷螺柱上,降低热惯性。乳白石英管9与透明石英管8的间隙为3~5mm,由于乳白石英管9不是与液体直接接触,故可加热到所需温度(200~520℃)以产生波长为2~15μm的远红外线,经透明石英管8加热液体。由于透明石英玻璃能耐酸(氢氟酸除外)、碱、盐溶液腐蚀,因此大大扩大使用范围,能用于各种液体的加热。在本实施例中,顶盖1、座体2可用塑料或电木模压而成;绝缘片4、绝缘套5及绝缘柱10为氧化铝陶瓷片,可以外购;粘结套6、7为外购耐高温强力胶;透明石英管8、乳白石英管9为外购品,可按尺寸要求向专门厂家订制;发热体11为外购,发热丝材料为Fe-Cr-Al合金或Ni-Cr合金,经绕制并通过表面绝缘处理原位生成耐高温绝缘膜,使线圈间绝缘。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包括石英管和电热丝,其特征是,将电热丝密绕成螺距为零的螺旋管或瓣间相叠的花瓣形管,置于底部密闭的乳白石英管中,在电热丝表面有耐高温绝缘膜,在乳白石英管的外部还套有底部密闭的透明石英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电热丝采用Fe-Cr-Al或Ni-Cr合金。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液体远红外加热器,包括石英管和电热丝,它是将电热丝密绕成螺距为零的螺旋管或瓣间相叠的花瓣形管,置于底部密闭的乳白石英管中,在电热丝表面有耐高温绝缘膜,在乳白石英管的外部还套有底部密闭的透明石英管。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热惯性小,由于将乳白石英管与液体隔离,因此可以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一定的与液体吸收相近波长的远红外线,从而提高热效率95%左右,大大节省能源,提高相关产业的效益。文档编号F24H1/14GK2632567SQ0326808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蒙继龙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继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