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01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02
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圆柱形的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釜体同轴设置,旋转轴的上端伸出釜体的外部且旋转轴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旋转轴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内盘加热管从釜体的下端延伸至釜体的上端,内盘加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的外部,釜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通过多个支撑板支撑在釜体的内部且与釜体的内壁接触设置。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了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

A new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酯化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反应釜。
技术介绍
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酯化反应通常在反应釜内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方式是将半圆形的圆管焊接在反应釜外壁上,往形成的半圆形空间里面通入导热油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由于升温阶段外釜壁温度和导热油温差大,不仅加热面积小,效率低,而且半圆形圆管和外釜壁之间的焊缝很容易撕裂造成导热油泄露,存在着火的危险,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反应釜,提高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圆柱形的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釜体同轴设置,旋转轴的上端伸出釜体的外部且旋转轴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旋转轴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内盘加热管从釜体的下端延伸至釜体的上端,内盘加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的外部,釜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釜体(1),所述釜体(1)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釜体(1)同轴设置,旋转轴(4)的上端伸出釜体(1)的外部且旋转轴(4)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9),旋转轴(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2),内盘加热管(2)从釜体(1)的下端延伸至釜体(1)的上端,内盘加热管(2)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1)的外部,釜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多个支撑板(3)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3)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2)通过多个支撑板(3)支撑在釜体(1)的内部且与釜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釜体(1),所述釜体(1)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釜体(1)同轴设置,旋转轴(4)的上端伸出釜体(1)的外部且旋转轴(4)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9),旋转轴(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2),内盘加热管(2)从釜体(1)的下端延伸至釜体(1)的上端,内盘加热管(2)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1)的外部,釜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多个支撑板(3)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3)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2)通过多个支撑板(3)支撑在釜体(1)的内部且与釜体(1)的内壁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其中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均与旋转轴(4)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从下至上依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卫民黄双能高刚吕靖义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海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