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板变形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90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板变形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光缆、紧固装置和检测主机;光缆与检测主机连接,紧固装置将轨道板划分为垂向位移测区和过渡区;在轨道板上连续设置光缆,光缆包括分别与所述垂向位移测区、过渡区相对应的垂向位移测量段和过渡段;垂向位移测量段为预拉紧状态,过渡段为自由状态;检测主机实时获取垂向位移测量段的光纤信号,并结合过渡段的光纤信号进行温度补偿,解算获得轨道板相对于底座板或支承层的垂向位移,并根据预设的报警阈值在轨道板发生位移超限时进行报警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渡段测量结果对垂向位移测量段进行温度补偿,从而实时对轨道板的垂向位移进行监测。

Track plat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板变形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路运输安全监测领域,涉及光纤传感技术在无砟轨道结构监测中的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板变形监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因结构简单、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方便、维修工作量少,在高速铁路中应用广泛。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属于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一种。在钢轨以下由扣件系统、预制轨道板、高弹高强砂浆层、底座板(桥梁地段叫法)或支承层(路基地段桥梁地段叫法)等组成。单块轨道板长6450mm,宽2550mm,高200mm,板与板之间以宽窄接缝(上宽下窄,宽接缝宽度210mm,窄接缝宽度50mm)浇筑混凝土形成纵连结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由于轨道板端部板间宽窄接缝状态、砂浆层状态、施工锁定温度、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轨道板板端上拱离缝、板端接缝开裂产生离缝等病害,如不能及时发现此类问题将会给线路的正常运营带来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对轨道板变形尝试使用机械类和电类的应变、位移、倾角等传感器进行监测,采取点式布设安装,因此只能覆盖选定小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板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包括光缆、紧固装置和检测主机;所述光缆与检测主机连接,所述紧固装置将轨道板划分为垂向位移测区和过渡区;/n在轨道板上连续设置光缆,所述光缆包括分别与所述垂向位移测区、过渡区相对应的垂向位移测量段和过渡段;/n所述垂向位移测量段为预拉紧状态,过渡段为自由状态;/n其中,所述检测主机实时获取轨道板的垂向位移测量段的光纤信号并结合过渡段的光纤信号,解算获得轨道板相对于底座板或支承层的垂向位移,并根据预设的报警阈值在轨道板发生位移超限时进行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板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包括光缆、紧固装置和检测主机;所述光缆与检测主机连接,所述紧固装置将轨道板划分为垂向位移测区和过渡区;
在轨道板上连续设置光缆,所述光缆包括分别与所述垂向位移测区、过渡区相对应的垂向位移测量段和过渡段;
所述垂向位移测量段为预拉紧状态,过渡段为自由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主机实时获取轨道板的垂向位移测量段的光纤信号并结合过渡段的光纤信号,解算获得轨道板相对于底座板或支承层的垂向位移,并根据预设的报警阈值在轨道板发生位移超限时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位移测量段为第一垂向位移测量段,所述过渡段为第一过渡段;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第一锚固件、第一紧固件、连接线、第一转换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将第一垂向位移测量段的起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连接线连接,连接线通过第一转换器垂向与第一紧固件相连,第一紧固件将连接线紧固于底座板或支承层上;
第一垂向位移测量段的末端通过第一锚固件固定于轨道板上并经过第一锚固件后连接所述第一过渡段的起始端;
第一过渡段的末端跨过宽窄接缝继续延伸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下一块轨道板的第一垂向位移测量段相连;以此类推,使光缆沿纵向即轨道板的铺设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位移测量段为第二垂向位移测量段,所述过渡段包括第二过渡段和第三过渡段,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第二转换器和第二锚固件;
所述第二紧固件位于第一宽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自力柴雪松冯毅杰王智超暴学志凌烈鹏冯仲伟刘艳芬江成时佳斌姜子清刘浩张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