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90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属于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有可相对转动的转动部和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转动部沿垂向移动的顶杆,其中,顶杆和转动部夹持住工件,并限制住工件相对于转动部在其轴向上的移动,而转动部上配合设有与工件第一锥齿相配合的第二锥齿,即限制转动部与工件之间的水平相对转动,并使整个工件能围绕转动部轴线转动。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误差,即可转换为较为方便测得的外圆周面的圆跳动误差,以使实施人员能较为方便、高效的测定工件中心孔和其锥齿之间的同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检测工装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
技术介绍
在铁路车辆
中,其闸调器引导螺母等部件包括有沿其轴线布置的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同轴的锥齿。在加工过程当中,需要对中心孔和锥齿的同轴度进行检测,以避免废品流入至下道工序中,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而对上述工件而言,还不存在一种专用的测定工装,测量作业实施较为不便。所以,如何高效地测得这种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的同轴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其可以使实施人员较为方便、高效的测定工件中心孔和其锥齿之间的同轴度是否处于合格范围之内。而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所述工件包括有沿其轴线布置的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同轴的第一锥齿,所述工件的外表包括有与中心孔共轴线的外圆周面,包括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底部连接在固定部上,且其可相对于固定部围绕自身竖直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部在其顶部构成有与第一锥齿相适配的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和转动部共轴线,还包括其底端插入至转动部中的顶杆,所述顶杆与转动部同轴线,所述顶杆可相对于转动部沿垂向上下滑动,所述顶杆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相适配,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与其同轴线的凸缘,当顶杆穿入在工件的中心孔中时,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可通过工件相对于转动部沿顶杆轴向的移动,而啮合在一起,以使两者同轴线,并限制住两者之间的水平相对转动,而凸缘则与第二锥齿夹持住工件,从而限制住工件相对于转动部的垂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转动部通过轴承而与固定部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的齿数均为6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为内锥齿,而所述第二锥齿为外锥齿。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的外周上构成有轴承顶部相抵的轴肩,所述固定部构成有抵住轴承底部的止抵部,所述轴肩和止抵部限制住转动部相对于固定部向下移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检测,转换为对工件外圆周面的圆跳动检测,以使实施人员可以较为方便、高效的测定工件中心孔和其锥齿之间的同轴度是否处于合格范围之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提及之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符号说明】1-工件,2-固定部,3-转动部,4-第二锥齿,5-顶杆,6-凸缘,7-轴承,8-轴肩,9-止抵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所述工件1包括有沿其轴线布置的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同轴的第一锥齿,所述工件1的外表包括有与中心孔共轴线的外圆周面,所述工装包括有固定部2和转动部3,所述转动部3的底部连接在固定部2上,且其可相对于固定部2围绕自身竖直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部3在其顶部构成有与第一锥齿相适配的第二锥齿4,所述第二锥齿4和转动部3共轴线,还包括其底端插入至转动部3中的顶杆5,所述顶杆5与转动部3同轴线,所述顶杆5可相对于转动部3沿垂向上下滑动,所述顶杆5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相适配,所述顶杆5的顶端连接有与其同轴线的凸缘6,当顶杆5穿入在工件1的中心孔中时,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4可通过工件1相对于转动部3沿顶杆5轴向的移动,而啮合在一起,以使两者同轴线,并限制住两者之间的水平相对转动,而凸缘6则与第二锥齿4夹持住工件1,从而限制住工件1相对于转动部3的垂向移动。由于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4的齿顶、模数、分度圆锥角等锥齿轮参数相一致,且分别为内锥齿和外锥齿,所以在两者啮合后,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4在周向上相对固定,且两者共轴线。而顶杆5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相适配即具体指:当顶杆5穿入在工件1中心孔中时,顶杆5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之间留有径向间距。所以,当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4相啮合后,实施人员仅需要水平转动带有工件1的转动部3,并利用百分表对工件1的外表上的与中心孔共轴线的外圆周面进行圆跳动测定,即可获知工件1第一锥齿和中心孔之间的同轴度误差的大小。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转动部3与固定部2之间设有轴承7,所述转动部3通过轴承7而与固定部2转动连接。其中,轴承7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所述工件包括有沿其轴线布置的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同轴的第一锥齿,所述工件的外表包括有与中心孔共轴线的外圆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底部连接在固定部上,且其可相对于固定部围绕自身竖直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部在其顶部构成有与第一锥齿相适配的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和转动部共轴线,还包括其底端插入至转动部中的顶杆,所述顶杆与转动部同轴线,所述顶杆可相对于转动部沿垂向上下滑动,所述顶杆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相适配,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与其同轴线的凸缘,当顶杆穿入在工件的中心孔中时,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可通过工件相对于转动部沿顶杆轴向的移动,而啮合在一起,以使两者同轴线,并限制住两者之间的水平相对转动,而凸缘则与第二锥齿夹持住工件,从而限制住工件相对于转动部的垂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工件中心孔和锥齿之间同轴度的工装,所述工件包括有沿其轴线布置的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同轴的第一锥齿,所述工件的外表包括有与中心孔共轴线的外圆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底部连接在固定部上,且其可相对于固定部围绕自身竖直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部在其顶部构成有与第一锥齿相适配的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和转动部共轴线,还包括其底端插入至转动部中的顶杆,所述顶杆与转动部同轴线,所述顶杆可相对于转动部沿垂向上下滑动,所述顶杆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相适配,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与其同轴线的凸缘,当顶杆穿入在工件的中心孔中时,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可通过工件相对于转动部沿顶杆轴向的移动,而啮合在一起,以使两者同轴线,并限制住两者之间的水平相对转动,而凸缘则与第二锥齿夹持住工件,从而限制住工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玲冯丽娥罗军伟周超洪邵向兰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