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后处理封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柴油颗粒捕集器(DPF)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其中为了提高捕捉柴油颗粒的能力,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的直径和厚度都设计得较大。这种设计一方面需要较大的设备来对载体进行封装,封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较厚的柴油颗粒捕集器往往会增加系统的背压,不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尾气后处理封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柴油颗粒捕集器;所述柴油颗粒捕集器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以及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用以捕捉柴油颗粒的第一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封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用以捕捉柴油颗粒的第二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支架,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柴油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颗粒捕集器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以及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用以捕捉柴油颗粒的第一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封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用以捕捉柴油颗粒的第二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柴油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颗粒捕集器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以及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用以捕捉柴油颗粒的第一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封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用以捕捉柴油颗粒的第二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柴油颗粒捕集模组与所述第二柴油颗粒捕集模组能够实现共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框体以及贯穿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框体以及贯穿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壳体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持所述第一框体以及所述第二框体的凹槽以及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以及所述第二框体的两侧的密封垫。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柴油颗粒捕集器的上游的柴油氧化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佳,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