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至少一芯片,芯片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设有功能区和电极,还包括一玻璃基板,其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和至少一个通孔,该通槽和通孔内壁分别沉积有金属导电材料;该芯片和一散热金属块通过粘结结构嵌于通槽内,且散热金属块位于芯片的第二表面;粘结结构还填充至通孔内,并在芯片第一表面和玻璃基板一表面构成第一布线面,在散热金属块表面和玻璃基板另一表面构成第二布线面;第一布线面设有至少一金属线路以与芯片的电极电性相连;第二布线面上设有至少一接地层和至少一天线层,该天线层与通孔上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封装厚度薄,且传输信号线路短、损耗低,电学性能高。
A three-dimensional packaging structure of integrated chip and antenn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高频电子产品朝着高速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业界为便携式设备、娱乐和汽车等主流应用带来垂直堆叠封装方案。传统的天线通常以二维平面方式和毫米波芯片一起组装在PCB板上,因此封装体积大,面积大,整合性差,在毫米波传输下损耗大。因此,为减少天线所占电路板面积以及合理布置封装结构,提高整个天线封装效率和天线性能,需要一个高性能、紧凑和完全集成的天线封装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结构紧凑、传输信号线路短、损耗低、面积小的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芯片,芯片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设有功能区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玻璃基板,其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和至少一个通孔,该通槽和通孔内壁分别沉积有金属导电材料;该芯片和一散热金属块通过粘结结构嵌于通槽内,且散热金属块位于芯片的第二表面;粘结结构还填充至通孔内,并在芯片第一表面和玻璃基板一表面构成第一布线面,在散热金属块表面和玻璃基板另一表面构成第二布线面;第一布线面设有至少一金属线路以与芯片的电极电性相连;第二布线面上设有至少一接地层和至少一天线层,该天线层与通孔上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接地层和所述天线层之间还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为聚合物胶、玻璃、陶瓷或硅。优选的,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布线面表面并设有开孔,所述天线层延伸至开孔内以与所述通孔处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有钝化层,其位于所述天线层表面和所述绝缘层外露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金属线路包括金属布线层和金属凸块;该金属布线层位于第一布线面表面并与所述芯片的电极电性相连;该金属凸块与金属布线层的外连区域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芯片为毫米波芯片。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玻璃基板上制作通槽和通孔;2)在通孔和通槽内壁分别沉积金属导电材料;3)通过拾取方式,将芯片和散热金属块堆叠于通槽内;4)采用塑封、压膜或刷胶制备粘结结构固定芯片和散热金属块,该粘结结构还延伸至通孔,并在芯片和玻璃基板一表面构成第一布线面,在散热金属块表面和玻璃基板另一表面构成第二布线面;5)在第一布线面上制作至少一金属线路,并使其与芯片的电极电性相连;6)在第二布线面上制作至少一接地层和至少一天线层,并使天线层与通孔上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相连。优选的,步骤5)中,先在第一布线面上的电极所在处开孔,而后制作所述金属线路。优选的,步骤6)中,包括在第二布线面表面制作接地层,在接地层表面制作绝缘层,在绝缘层表面制作天线层。优选的,步骤6)中,还包括在天线层表面和绝缘层的外露表面制作钝化层。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封装结构和方法,将天线层与通孔处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连接,且通孔与芯片所在的通槽位于同一层,结构紧凑,封装厚度薄,传输信号线路短、损耗低、电学性能高。2、本专利技术的封装结构和方法,所占电路板面积小,天线封装结构整合性能高。3.本专利技术的封装结构和方法,仅仅采用一层玻璃衬底,无需玻璃键合,工艺简单,结构简单,且玻璃基板的介电性能优良、介电常数低,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方法,在玻璃基板上通过激光诱导刻蚀的方法做通孔和通槽,通槽用于放置芯片,通孔用于垂直互联,加工技术简单,成本低廉。5、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方法,在芯片背面增加散热金属块,提高封装结构的散热性能。6、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方法,其天线结构中的介质层即绝缘层采用单一介质,利于天线性能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玻璃基板上制备通孔和通槽示意图;图3为在通孔和通槽内壁沉积金属导电材料示意图;图4为通过粘结结构将芯片和散热金属块嵌于通槽内示意图;图5为在第一布线面制作金属线路示意图;图6为在第二布线面制作天线层和接地层示意图;图7为制作金属凸块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其中:10、芯片,11、电极,20、玻璃基板,21、通槽,22、通孔,23、金属导电材料,30、粘结结构,31、第一布线面,32、第二布线面,40、散热金属块,50、金属布线层,51、金属凸块,52、接地层,53、天线层,54、绝缘层,55、钝化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芯片10和一玻璃基板20。该芯片10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设有功能区和电极11,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本专利技术的芯片10主要为毫米波芯片,其包括有砷化镓(GaAs)、InP(磷化铟)毫米波芯片、氮化镓(GaN)毫米波芯片等。该玻璃基板20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21和至少一个通孔22,通槽21和通孔22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通槽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更多,通孔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该通槽21和通孔22内壁分别沉积有金属导电材料23,该通孔22内壁的金属导电材料23可沿通孔22顶端和底端延伸至玻璃基板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槽21内壁的金属导电材料23可沿通槽21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延伸至玻璃基板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也可不延伸,其也用作金属布线的电连接。该芯片10和一散热金属块40通过粘结结构30嵌于通槽21内,该芯片10第一表面与玻璃基板20第一表面平齐或不平齐,散热金属块40位于芯片10的第二表面。散热金属块40的表面可与玻璃基板20的第二表面平齐或不平齐,其横截面面积可大于、小于或等于芯片10第二表面面积,优选为等于,散热金属块40材质可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例如银、铜、铝等。一个通槽21内嵌入的芯片10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更多,散热金属块40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甚至更多,优选为一个。该粘结结构30还填充至通孔22内,并延伸至芯片10第一表面和玻璃基板20的第一表面构成第一布线面31,延伸至散热金属块40表面和玻璃基板20第二表面构成第二布线面32。本专利技术的粘结结构30可以是聚合物胶或塑封料等具有散热效果的粘结材料。第一布线面31设有至少一金属线路以与芯片10的电极11电性相连,该第一布线面31在芯片10的电极11处设置开孔。金属线路包括金属布线层50和金属凸块51,其可采用铜、铝、镍、金、银、钛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该金属布线层50位于第一布线面31表面并延伸至开孔内与芯片10的电极11电性相连。该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芯片,芯片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设有功能区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玻璃基板,其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和至少一个通孔,该通槽和通孔内壁分别沉积有金属导电材料;该芯片和一散热金属块通过粘结结构嵌于通槽内,且散热金属块位于芯片的第二表面;粘结结构还填充至通孔内,并在芯片第一表面和玻璃基板一表面构成第一布线面,在散热金属块表面和玻璃基板另一表面构成第二布线面;第一布线面设有至少一金属线路以与芯片的电极电性相连;第二布线面上设有至少一接地层和至少一天线层,该天线层与通孔上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芯片,芯片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设有功能区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玻璃基板,其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和至少一个通孔,该通槽和通孔内壁分别沉积有金属导电材料;该芯片和一散热金属块通过粘结结构嵌于通槽内,且散热金属块位于芯片的第二表面;粘结结构还填充至通孔内,并在芯片第一表面和玻璃基板一表面构成第一布线面,在散热金属块表面和玻璃基板另一表面构成第二布线面;第一布线面设有至少一金属线路以与芯片的电极电性相连;第二布线面上设有至少一接地层和至少一天线层,该天线层与通孔上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和所述天线层之间还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为聚合物胶、玻璃、陶瓷或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布线面表面并设有开孔,所述天线层延伸至开孔内以与所述通孔处的金属导电材料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钝化层,其位于所述天线层表面和所述绝缘层外露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和天线集成的三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路包括金属布线层和金属凸块;该金属布线层位于第一布线面表面并与所述芯片的电极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大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