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晓凡专利>正文

高效卧式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85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一种卧式锅炉的改进。 在卧式锅炉炉膛上方有一带有3~30个花洞孔道喉口的弧形反射拱,在反射拱下50~100mm处的前壁和两侧壁上,设有3~30根与炉膛横截面水平方向成10~45°角的二次进风管。使用该锅炉可烧劣质煤,热效率达76%,消除了黑烟,改善环境。(*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一种卧式锅炉的改进。通常卧式锅炉不能烧劣质煤,燃煤在炉膛内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卧式锅炉,可烧劣质煤,燃煤在炉膛内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结合附图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炉膛1上方有一带有3~30个花洞孔道喉口3的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弧形反射拱2,在反射拱下50~100mm处的前壁和两侧壁上,设有3~30根二次进风管4,其插入方向与炉膛的横截面成10~45°角。按上述结构制成的高效卧式锅炉,由于炉膛内上方设有反射拱,炉膛温度可明显提高,可烧热值在3000千卡/千克的劣质煤;在炉膛前壁和两侧上方装有二次进风管,在炉膛内能不断补充新鲜空气,而二次进风管与炉膛壁成一定角度,使烟气呈旋转状态,向反射拱喉口处集中,能使烟气中的炭粒、一氧化碳可燃物充分燃烧,从而可使锅炉热效率达76%,且消除了黑烟,降低了排尘浓度,改善环境。 附图说明图1 高效卧式锅炉结构示意图;图2 图1的左视半剖图;图3 图1的A-A俯视半剖图。实施例;按附图所示结构,以出力0.65兆瓦高效卧式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锅炉外型尺寸长×宽×高=2450×1700×2500mm 锅壳尺寸长×宽×高=2390×1612×2164mm炉膛尺寸长×宽×高=2390×1412×1296mm反射拱采用耐火混凝土制成,厚度80mm,其上有7个圆形孔洞,直径∮100mm。旋转二次进风管13根∮32×3,插入方向与侧壁成20°角;锅炉内有水平烟管36根,其中∮159×5两根,∮108×4六根,∮63×3.5二十八根,长度均为2400mm。经测试,该锅炉可烧热值3000千卡/千克以上的任何煤种,供热出力大于0.7兆瓦,热效率77.8%,比同类型卧式锅炉能节煤15~20%,排烟符合环保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卧式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1上方有一带有3~30个花洞孔道喉口3的反射拱2,在反射拱下50~100mm处的前壁和两侧壁上,设有3~30根二次进风管4,其插入方向与炉膛的横截面成10~45°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对一种卧式锅炉的改进。在卧式锅炉炉膛上方有一带有3~30个花洞孔道喉口的弧形反射拱,在反射拱下50~100mm处的前壁和两侧壁上,设有3~30根与炉膛横截面水平方向成10~45°角的二次进风管。使用该锅炉可烧劣质煤,热效率达76%,消除了黑烟,改善环境。文档编号F24H9/18GK2179555SQ9324677公开日1994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徐晓凡 申请人:徐晓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卧式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1上方有一带有3~30个花洞孔道喉口3的反射拱2,在反射拱下50~100mm处的前壁和两侧壁上,设有3~30根二次进风管4,其插入方向与炉膛的横截面成10~45°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凡
申请(专利权)人:徐晓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