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85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扭转减振器和动力传动装置,其中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内传动销、传动带和弹簧座,若干个外传动销设置在相同个数的内传动销的外周,若干个内传动销沿同一圆周设置,传动带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连接各外传动销和内传动销,每个外传动销径向内侧设有一对弹簧座,每对弹簧座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传动带与各个外传动销以及各个弹簧座啮合。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上述扭转减振器。有益效果:扭转减振器具有非线性、渐进式的扭转减振刚度,减振效果好;传动带的多个接触位置受到啮合作用,不易发生啮合齿滑移现象,从而提高了扭转减振器运动件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A torsional shock absorber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发动机的燃烧爆震,在输出轴旋转过程中造成了无法避免的扭转振动,该扭转振动对动力传动系统是有害的,同时还会造成振动与噪声。为降低该扭转振动,需要在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增加一套扭转减振器。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910222964.3一种双质量飞轮,其中的扭转减振器包括传动带、传动销、弹簧和弹簧座,在飞轮高速旋转状态下,弹簧、弹簧座以及传动带本身产生巨大的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会导致弹簧和传动带之间以及传动带与传动销之间发生滑移,降低了扭转减振器运动件的结构稳定性,严重影响双质量飞轮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以解决动力传动装置在高速旋转状态下的扭转减振器的弹簧和传动带之间、传动带与传动销之间发生滑移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内传动销、传动带和弹簧座,若干个所述外传动销设置在相同个数的所述内传动销的外周,若干个内传动销沿同一圆周设置,所述传动带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连接各所述外传动销和所述内传动销,每个所述外传动销径向内侧设有一对所述弹簧座,其中:每对所述弹簧座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传动带与各个所述外传动销以及各个所述弹簧座啮合。传动带分别与弹簧座和外传动销之间啮合,使传动带的多个接触位置受到啮合作用,不易发生啮合齿滑移现象,从而提高了弹簧座与传动带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止动卡爪,若干个所述内传动销围设在所述止动卡爪的外周,所述止动卡爪与所述传动带啮合。止动卡爪与传动带啮合,避免了传动带在内传动销上的滑动,从而提高了内传动销与传动带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每对所述弹簧座的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设有一个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弹簧座卡接,所述传动带夹设在所述卡箍和所述弹簧座之间。通过设置卡箍,使传动带夹设在卡箍和弹簧座之间,进一步防止弹簧座与传动带之间发生异常滑移。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座沿Z轴方向的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卡箍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挂钩。在弹簧座的Z轴方向的端面设有凸台不会影响传动带的传动,同时卡箍与弹簧座通过凸台和挂钩卡接,方便安装与拆卸。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在一对所述弹簧座中,一个所述弹簧座沿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设有导向柱,另一个所述弹簧座沿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柱滑设在所述导向套中,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套的外部。两个弹簧座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套的导向作用,能够防止弹性件伸缩时弯曲。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上述的扭转减振器,还包括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所述第一飞轮作为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飞轮作为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所述外传动销设置在所述第一飞轮和所述第二飞轮中的一个,所述内传动销设置在所述第一飞轮和所述第二飞轮中的另一个。作为上述的动力传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飞轮或所述第二飞轮的轴心设有用于输出动力的花键。作为上述的动力传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花键与所述止动卡爪设置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对于扭转减振器,传动带分别与弹簧座和外传动销之间啮合,使传动带的多个接触位置受到啮合作用,不易发生啮合齿滑移现象,从而提高了弹簧座与传动带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对于动力传动装置,利用上述的扭转减振器,提高了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装置的轴向剖示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扭转减振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第一飞轮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第一飞轮设置内传动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飞轮(省略搭子)设置外传动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二的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飞轮;2-第二飞轮;21-搭子;22翻边;23-花键;31-外传动销;32-内传动销;33-传动销啮合槽;34-止动卡爪;341-卡爪啮合槽;35-铆钉;4-传动带;41-啮合齿;42-拉力线芯;5-弹簧座;51-弹簧座啮合槽;52-凸台;53-卡箍;531-挂勾;54-导向柱;55-导向套;6-弹簧;7-发动机曲轴;71-安装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和动力传动装置,该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飞轮1、第二飞轮2和扭转减振器。其中第一飞轮1和第二飞轮2沿Z轴同轴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飞轮1位于第二飞轮2的上方。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31、内传动销32、传动带4和弹簧座5,外传动销31和内传动销32数量相同,外传动销31等角度间隔设置在第二飞轮2的边缘,内传动销32等角度间隔设置在第一飞轮1的中心,即外传动销31设置在内传动销32的外周。传动带4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依次连接在每个外传动销31和每个内传动销32上。每个所述外传动销31径向内侧设有一对弹簧座5,每对所述弹簧座5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传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31)、内传动销(32)、传动带(4)和弹簧座(5),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外传动销(31)设置在相同个数的所述内传动销(32)的外周,若干个内传动销(32)沿同一圆周设置,所述传动带(4)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连接各所述外传动销(31)和所述内传动销(32),每个所述外传动销(31)径向内侧设有一对所述弹簧座(5),其中:/n每对所述弹簧座(5)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传动带(4)与各个所述外传动销(31)以及各个所述弹簧座(5)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31)、内传动销(32)、传动带(4)和弹簧座(5),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外传动销(31)设置在相同个数的所述内传动销(32)的外周,若干个内传动销(32)沿同一圆周设置,所述传动带(4)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连接各所述外传动销(31)和所述内传动销(32),每个所述外传动销(31)径向内侧设有一对所述弹簧座(5),其中:
每对所述弹簧座(5)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传动带(4)与各个所述外传动销(31)以及各个所述弹簧座(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动卡爪(34),若干个所述内传动销(32)围设在所述止动卡爪(34)的外周,所述止动卡爪(34)与所述传动带(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弹簧座(5)的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设有一个卡箍(53),所述卡箍(53)与所述弹簧座(5)卡接,所述传动带(4)夹设在所述卡箍(53)和所述弹簧座(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5)沿Z轴方向的端面设有凸台(52),所述卡箍(53)设有与所述凸台(52)配合的挂钩(5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辉袁梓玉袁梓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辉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