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00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包括飞轮本体,所述飞轮本体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存油套,所述存油套的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存油孔,所述存油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存油孔之间开设有圆孔,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位于存油套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飞轮本体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轴承座结构,并采用U型骨架油封设计,开口处能对润滑油的热膨胀实现自适应变化,配合轴承两侧的垫套,满足对轴承处润滑油的密封需要。同时,骨架油封采用丁氰橡胶,且为一体式构造,造价便宜,满足了产品的低成本需求。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lywheel oil se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lywheel oil seal, which includes a flywheel body, an inner middle part of the flywhe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groove, the inner middle part of the mounting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oil storage sleeve, the side walls of the oil storage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penetrated with oil storage holes, the outer walls of the oil storage sleeve are provided with annular grooves, and between the annular grooves and the oil storage holes are provided with annular grooves The inner part of the flywheel body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ver plate through a fixing bolt. The utility model cancels the bearing seat structure and adopts the U-shaped framework oil seal design, the opening can realize the adaptive change to the thermal expansion of the lubricating oil, and the gasket on both sides of the bearing can meet the sealing needs of the lubricating oil at the bea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framework oil seal is made of cyanogen rubber, which is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cheap in cost, and meets the low-cost demand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飞轮是安装在机器回转轴上的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轮状蓄能器,是具有适当转动惯量、起贮存和释放动能作用的转动构件,用来减少机械运转过程的速度波动。现有技术中JH21系列压力机采用轴承座结构,在工作时由于飞轮的传动工作导致润滑油发热,容易使润滑油从毛毡周围的缝隙中流出,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还会对周边其他零件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具备密封性好,造价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JH21系列压力机在工作时由于飞轮的传动工作导致润滑油发热,容易使润滑油从毛毡周围的缝隙中流出,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还会对周边其他零件造成影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包括飞轮本体,所述飞轮本体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存油套,所述存油套的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存油孔,所述存油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存油孔之间开设有圆孔,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位于存油套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飞轮本体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骨架油封,所述第一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套,所述第一垫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一,所述飞轮本体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右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三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套,所述第二垫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二,所述第一垫套、轴承、存油套以及第二垫套的内孔中贯穿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飞轮本体的底部贯穿设有与环形凹槽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油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与安装槽一内壁接触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密封槽一和密封槽二内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油封和第二骨架油封均为一体式丁氰橡胶骨架油封,所述第一骨架油封和第二骨架油封的截面为U型。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存油套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传动轴与第一垫套和第二垫套分别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垫套和第二垫套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内孔之间设有间隙。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的内孔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注油嘴。(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对现有飞轮油封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取消轴承座结构,并采用截面为U字型骨架油封设计,U字型骨架油封开口处能对润滑油的热膨胀实现自适应变化,配合轴承两侧的垫套,满足对轴承处润滑油的密封需要,避免了采用轴承座结构时出现润滑油发热而漏油的问题,同时,骨架油封采用丁氰橡胶,且为一体式构造,造价便宜,满足了产品的低成本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飞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存油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存油套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轴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骨架油封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垫套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盖板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二骨架油封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垫套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传动轴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进油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飞轮本体、101-安装槽一、2-存油套、201-存油孔、202-环形凹槽、203-圆孔、3-轴承、4-第一盖板、401-安装槽二、5-第一骨架油封、6-第一垫套、601-密封槽一、7-第二盖板、701-安装槽三、8-第二骨架油封、9-第二垫套、901-密封槽二、10-传动轴、11-进油管、1101-注油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4,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包括飞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飞轮本体1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一101,安装槽一10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存油套2,存油套2的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存油孔201,存油套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02,环形凹槽202与存油孔201之间开设有圆孔203,安装槽一101的内部位于存油套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3,飞轮本体1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101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第一盖板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二401,安装槽二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骨架油封5,第一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套6,第一垫套6为台阶式结构,用于封闭第一盖板4与传动轴10之间的空隙,凸起的台阶部分位于第一盖板4外部,第一垫套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一601,飞轮本体1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101右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7,第二盖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701,安装槽三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骨架油封8,第一骨架油封5和第二骨架油封8均为一体式丁氰橡胶骨架油封,第一骨架油封5和第二骨架油封8的截面为U型,其U型开口处能应对润滑油的热膨胀,相应实现自适应的变化,配合轴承3两侧的第一垫套6和第二垫套9,满足对轴承3处润滑油的密封需要,确保轴承3处润滑油的油量,第二盖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套9,第二垫套9为环形平面结构,用于封闭第二盖板7与传动轴10之间的空隙,第二垫套9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二901,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7与安装槽一101内壁接触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密封槽一601和密封槽二901内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可以提高该装置的密封性,第一垫套6、轴承3、存油套2以及第二垫套9的内孔中贯穿固定安装有传动轴10,飞轮本体1的底部贯穿设有与环形凹槽202相连通的通孔,通孔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油管11,进油管11的内孔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注油嘴1101,注油嘴1101便于注油,传动轴10与轴承3内壁固定连接,传动轴10与存油套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传动轴10与第一垫套6和第二垫套9分别滑动配合,第一垫套6和第二垫套9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7的内孔之间设有间隙,传动轴10能够在两个轴承3上旋转,并且传动轴10带动第一垫套6和第二垫套9一起旋转,第一骨架油封5和第二骨架油封8能够在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7与第一垫套6和第二垫套9之间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包括飞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本体(1)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一(101),所述安装槽一(10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存油套(2),所述存油套(2)的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存油孔(201),所述存油套(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02),所述环形凹槽(202)与存油孔(201)之间开设有圆孔(203),所述安装槽一(101)的内部位于存油套(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3),所述飞轮本体(1)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101)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所述第一盖板(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二(401),所述安装槽二(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骨架油封(5),所述第一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套(6),所述第一垫套(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一(601),所述飞轮本体(1)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101)右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7),所述第二盖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701),所述安装槽三(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骨架油封(8),所述第二盖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套(9),所述第二垫套(9)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二(901),所述第一垫套(6)、轴承(3)、存油套(2)以及第二垫套(9)的内孔中贯穿固定安装有传动轴(10),所述飞轮本体(1)的底部贯穿设有与环形凹槽(202)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油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油封连接结构,包括飞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本体(1)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一(101),所述安装槽一(10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存油套(2),所述存油套(2)的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存油孔(201),所述存油套(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02),所述环形凹槽(202)与存油孔(201)之间开设有圆孔(203),所述安装槽一(101)的内部位于存油套(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3),所述飞轮本体(1)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101)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所述第一盖板(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二(401),所述安装槽二(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骨架油封(5),所述第一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套(6),所述第一垫套(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一(601),所述飞轮本体(1)的内部位于安装槽一(101)右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7),所述第二盖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701),所述安装槽三(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骨架油封(8),所述第二盖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套(9),所述第二垫套(9)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二(901),所述第一垫套(6)、轴承(3)、存油套(2)以及第二垫套(9)的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丽榕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远都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