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手术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60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科手术机器人,至少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设有移动滚轮;医学工作站;移动组件,与所述医学工作站电连接;机械臂,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和所述医学工作站电连接;所述机械臂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手术器械,所述手术器械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工作站与执行系统一体化的设计,大大减少了手术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所占据的空间。可移动式设计,且可在确定其位置后进行固定,满足了临床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机动化要求。多个自由度的设计可满足耳科手术所需的高精确度要求。连接机构与手术器械的连接简单,可实现在手术中进行手术器械的快速更换,可缩短手术时间。

Otology oper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科手术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科手术机器人。
技术介绍
手术机器人由于其精确性与安全性的特点,为各类外科手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手术机器人的相关技术日益成熟,其在临床手术上的使用频率也逐年提高。然而,市场上手术机器人的设计大多偏向于腹腔及骨科手术,其在精度要求更高的耳科及侧颅底相关手术的应用价值有限。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耳部及侧颅底相关手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医患双方对精度更高、创口更小的手术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与开发适用于耳科的专业型手术机器人便十分重要。目前,常见的手术机器人的设计大多是针对腹腔及骨科手术而实现的,这类手术机器人的规格往往较为庞大,且在手术机器人的主体部分之外还需要另外配置工作站系统以方便手术医师进行操作,因而在手术过程中整套手术机器人系统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大,且往往难以移动,无法实现临床对大型医用设备的机动化要求。另外,与耳科及侧颅底手术相比,常见的手术机器人在精度要求方面较低,难以满足耳科及侧颅底手术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设计直接将工作站与手术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科手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机器人至少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底面设有移动滚轮(11);/n医学工作站(2),设于所述底座(1)上;/n移动组件(3),与所述医学工作站(2)电连接;/n机械臂(4),与所述移动组件(3)连接,和所述医学工作站(2)电连接;所述机械臂(4)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件(41),所述第一连接件(41)设有第二连接件容纳腔(411)及固定杆(412),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411)至少一侧开口,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的内壁设有活动滚珠槽(413),所述活动滚珠槽内容纳有活动滚珠,所述活动滚珠部分突出于所述活动滚珠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与所述活动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科手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机器人至少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底面设有移动滚轮(11);
医学工作站(2),设于所述底座(1)上;
移动组件(3),与所述医学工作站(2)电连接;
机械臂(4),与所述移动组件(3)连接,和所述医学工作站(2)电连接;所述机械臂(4)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件(41),所述第一连接件(41)设有第二连接件容纳腔(411)及固定杆(412),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411)至少一侧开口,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的内壁设有活动滚珠槽(413),所述活动滚珠槽内容纳有活动滚珠,所述活动滚珠部分突出于所述活动滚珠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与所述活动滚珠槽相对的一侧设有滑轨(414)和固定通孔(415),所述固定杆(412)的末端能够贯穿所述固定通孔(415)到达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411)内;
手术器械(5),所述手术器械(5)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51),所述第二连接件(51)用于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1)能够嵌入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腔(41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51)设有滚珠卡槽(511)和滑块(512),所述滚珠卡槽(511)能够容纳所述活动滚珠的突出部分,所述滑块(512)与所述滑轨(414)匹配,能够在所述滑轨(414)中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科手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工作站包括控制主机(21),显示器(22)和操纵器(23),所述显示器(22)、操纵器(23)、移动组件(3)、机械臂(4)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皓贾欢汪照炎谭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