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512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耳座、第二耳座、胶带承载部、第一导向辊。底板上设有承载SMT钢片的承载区域。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分别设于底板在SMT钢片移动方向上的两侧。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转动连接,且第一导向辊的轴线与SMT钢片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一导向辊用于压紧SMT钢片。胶带承载部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承载板上开有若干胶带安装槽。工作状态下,根据所需的胶带数量和宽度,在胶带安装槽内设置胶带,每个胶带均穿设于第一导向辊与SMT钢片之间并贴合于SMT钢片上。SMT钢片在底板上移动,带动SMT钢板和第一导向辊之间的胶带移动并贴合于SMT钢板上。

An adhesive tape device applied to SMT steel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
本技术属于SMT贴装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
技术介绍
SMT(SurfaceMounted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即无需对印制板钻插装孔,直接将表面组装元器件贴、焊到印制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装联技术。具有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目前3C行业SMT钢片大部分采用每次贴单根胶带的方法,贴胶带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以解决现有贴胶带每次贴单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耳座、第二耳座、胶带承载部、第一导向辊;所述底板上设有承载SMT钢片的承载区域;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分别设于所述底板在所述SMT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耳座、第二耳座、胶带承载部、第一导向辊;/n所述底板上设有承载SMT钢片的承载区域;/n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分别设于所述底板在所述SMT钢片移动方向上的两侧;/n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辊的轴线与所述SMT钢片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导向辊用于压紧所述SMT钢片;/n所述胶带承载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SMT钢片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承载板上开有若干胶带安装槽;/n工作状态下,根据所述SMT钢片所需的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耳座、第二耳座、胶带承载部、第一导向辊;
所述底板上设有承载SMT钢片的承载区域;
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分别设于所述底板在所述SMT钢片移动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辊的轴线与所述SMT钢片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导向辊用于压紧所述SMT钢片;
所述胶带承载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SMT钢片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承载板上开有若干胶带安装槽;
工作状态下,根据所述SMT钢片所需的胶带数量和胶带宽度,在所述承载板的所述的胶带安装槽内设置相对应的胶带,每个所述胶带的首端均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SMT钢片之间并贴合于所述SMT钢片上;所述SMT钢片在所述底板上移动,带动被压紧在所述SMT钢板和所述第一导向辊之间的所述胶带移动并贴合于所述SMT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带导向板,所述胶带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相连;所述胶带导向板上设有若干可使所述胶带通过的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SMT钢片的贴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方健毛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