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楼板本体、位于楼板本体上侧面的叠合定位组件以及位于楼板本体内的钢筋承载组件,叠合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浇筑槽以及定位钢筋,第一浇筑槽开设在楼板本体上侧面上,第一浇筑槽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浇筑槽连通,第二浇筑槽位于第一浇筑槽一侧的楼板本体上侧面上,第二浇筑槽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与定位槽连通,定位槽开设在第二浇筑槽一侧的楼板本体上侧面上,定位钢筋镶嵌在楼板本体下侧面棱角处;通过定位槽以及定位钢筋的设计,便于将楼板本体进行叠合定位,提高了楼板本体叠合时的精确性,同时提高楼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通过钢筋承载组件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抗压抗变形能力。
A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预制整浇结构是目前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建造方向,即将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墙、预制柱组合连接在一起,然后在彼此的连接节点,以及楼板板面、梁面、墙面等现场浇筑混凝土,如此使得所有的预制构件形成连接牢固可靠的整体结构。其中的预制楼板以及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楼板现浇面层,共同形成了预制叠合楼板,传统的预制叠合楼板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455907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解决了楼板现浇层与预制叠合楼板上端面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容易产生裂缝;预制楼板内的钢筋分布设计不够合理,降低了整体承重性能的问题,但是其并没有解决楼板叠合定位困难,叠合操作时极易发生楼板偏移,影响楼板叠合效率,同时其浇筑后连接紧密性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楼板叠合定位困难,叠合操作时极易发生楼板偏移,影响楼板叠合效率,同时其浇筑后连接紧密性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楼板本体、位于楼板本体上侧面的叠合定位组件以及位于楼板本体内的钢筋承载组件,所述楼板本体下部开设预留通孔,所述叠合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浇筑槽以及定位钢筋,所述第一浇筑槽开设在楼板本体上侧面上,所述第一浇筑槽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浇筑槽连通,所述第二浇筑槽位于第一浇筑槽一侧的楼板本体上侧面上,所述第二浇筑槽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与定位槽连通,所述定位槽开设在第二浇筑槽一侧的楼板本体上侧面上,所述定位钢筋镶嵌在楼板本体下侧面棱角处。优选的,所述钢筋承载组件包括横向钢筋以及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铺设在横向钢筋上侧面上,所述竖向钢筋上侧铺设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上侧铺设第二加强钢筋。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槽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第一浇筑槽等距排布在楼板本体上侧面上,且三组以上第一浇筑槽两两之间均通过第一通孔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槽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浇筑槽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浇筑槽与第二浇筑槽外形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中轴线与定位钢筋中轴线在同一条纵向直线上,且所述定位槽的直径尺寸比定位钢筋直径尺寸大0.3倍。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筋以及竖向钢筋均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所述竖向钢筋均匀排布在横向钢筋上侧,且四组所述竖向钢筋均通过钢丝与四组横向钢筋绑扎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与第二加强钢筋交叉排布在竖向钢筋上侧,且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以及第二加强钢筋均通过钢丝与横向钢筋以及竖向钢筋绑扎固定。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筋与竖向钢筋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与第二加强钢筋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楼板本体四个棱角处预埋四个吊运螺栓套,且四个所述吊运螺栓套贯穿连接在楼板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定位槽以及定位钢筋的设计,便于将楼板本体进行叠合定位,提高了楼板本体叠合时的精确性,通过第一浇筑槽、第一通孔、第二浇筑槽以及第二通孔的设计,能够使混凝土浆液填充在第一浇筑槽、第二浇筑槽以及定位槽内,提高楼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2)通过横向钢筋、竖向钢筋、第一加强钢筋以及第二加强钢筋的设计,其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楼板本体,具有更强的抗压抗变形能力,因而具有更好的载重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钢筋承载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两个楼板本体叠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两个楼板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楼板本体;2、预留通孔;11、横向钢筋;12、竖向钢筋;13、第一加强钢筋;14、第二加强钢筋;101、第一浇筑槽;102、第一通孔;103、第二浇筑槽;104、第二通孔;105、定位槽;106、定位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位于楼板本体1上侧面的叠合定位组件以及位于楼板本体1内的钢筋承载组件,楼板本体1下部开设预留通孔2,叠合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浇筑槽101以及定位钢筋106,第一浇筑槽101开设在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第一浇筑槽101通过第一通孔102与第二浇筑槽103连通,第二浇筑槽103位于第一浇筑槽101一侧的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第二浇筑槽103一端通过第二通孔104与定位槽105连通,定位槽105开设在第二浇筑槽103一侧的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定位钢筋106镶嵌在楼板本体1下侧面棱角处,能够实现了楼板本体1叠好的快速定位功能,同时提高了楼板本体1叠合后连接的紧密性。为了提高楼板本体1的抗变形以及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筋承载组件包括横向钢筋11以及竖向钢筋12,竖向钢筋12铺设在横向钢筋11上侧面上,竖向钢筋12上侧铺设第一加强钢筋13,第一加强钢筋13上侧铺设第二加强钢筋14。为了便于混凝土浆液充分填充在第一浇筑槽101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浇筑槽101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第一浇筑槽101等距排布在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且三组以上第一浇筑槽101两两之间均通过第一通孔102连通。为了便于第一浇筑槽101以及第二浇筑槽103的预制,降低预制难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浇筑槽101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第二浇筑槽103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第一浇筑槽101与第二浇筑槽103外形尺寸相同。为了能够使定位钢筋106精确插入待叠合的楼板本体1上的定位槽105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槽105中轴线与定位钢筋106中轴线在同一条纵向直线上,且定位槽105的直径尺寸比定位钢筋106直径尺寸大0.3倍。为了便于横向钢筋11以及竖向钢筋1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向钢筋11以及竖向钢筋12均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竖向钢筋12均匀排布在横向钢筋11上侧,且四组竖向钢筋12均通过钢丝与四组横向钢筋11绑扎固定。为了提高整体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加强钢筋13与第二加强钢筋14交叉排布在竖向钢筋12上侧,且第一加强钢筋13以及第二加强钢筋14均通过钢丝与横向钢筋11以及竖向钢筋12绑扎固定。为了降低楼板本体1的预制成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向钢筋11与竖向钢筋12规格相同,第一加强钢筋13与第二加强钢筋14规格相同。为了便于将楼板本体1进行吊运,本实施例中,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位于楼板本体(1)上侧面的叠合定位组件以及位于楼板本体(1)内的钢筋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下部开设预留通孔(2),所述叠合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浇筑槽(101)以及定位钢筋(106),所述第一浇筑槽(101)开设在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所述第一浇筑槽(101)通过第一通孔(102)与第二浇筑槽(103)连通,所述第二浇筑槽(103)位于第一浇筑槽(101)一侧的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所述第二浇筑槽(103)一端通过第二通孔(104)与定位槽(105)连通,所述定位槽(105)开设在第二浇筑槽(103)一侧的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所述定位钢筋(106)镶嵌在楼板本体(1)下侧面棱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位于楼板本体(1)上侧面的叠合定位组件以及位于楼板本体(1)内的钢筋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下部开设预留通孔(2),所述叠合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浇筑槽(101)以及定位钢筋(106),所述第一浇筑槽(101)开设在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所述第一浇筑槽(101)通过第一通孔(102)与第二浇筑槽(103)连通,所述第二浇筑槽(103)位于第一浇筑槽(101)一侧的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所述第二浇筑槽(103)一端通过第二通孔(104)与定位槽(105)连通,所述定位槽(105)开设在第二浇筑槽(103)一侧的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所述定位钢筋(106)镶嵌在楼板本体(1)下侧面棱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承载组件包括横向钢筋(11)以及竖向钢筋(12),所述竖向钢筋(12)铺设在横向钢筋(11)上侧面上,所述竖向钢筋(12)上侧铺设第一加强钢筋(13),所述第一加强钢筋(13)上侧铺设第二加强钢筋(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槽(101)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第一浇筑槽(101)等距排布在楼板本体(1)上侧面上,且三组以上第一浇筑槽(101)两两之间均通过第一通孔(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强,孙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