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提升。排水工程由于其在城市排涝、防涝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此外,随着城市扩张,增加了城市汇水区径流总量和老管网的排水负荷,而泵站和蓄水池的建设在防汛、灌溉、抗旱减灾、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城市内涝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快速推进,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而随之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此外,由于季节性、来水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泵站前池水质不稳定,波动较大。近年来,泵站前池水体受到自身及周围环境影响,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明显下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水污染问题。由于城市建设资源的限制,可用地面积较小,水质应急处理设备处理水量大,按常规处理工艺及设备,现有用地面积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包括物化单元、生化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泵站前池水通过管道依次通过物化单元、生化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进行水质应急处理;所述物化单元包括一体化的高效沉淀本体,所述高效沉淀本体由混凝池、过渡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化单元、生化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泵站前池水通过管道依次通过物化单元、生化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进行水质应急处理;/n所述物化单元包括一体化的高效沉淀本体(1),所述高效沉淀本体(1)由混凝池(11)、过渡池(12)、沉淀池(13)和蓄液池(14)组成,所述混凝池(11)和沉淀池(13)通过所述过渡池(12)相连通,所述蓄液池(14)设置在沉淀池(13)的一侧,蓄液池(14)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生化单元上;/n所述混凝池(11)内设有混凝搅拌机构(15),所述混凝搅拌机构(15)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泵站前池水通入的进水管(101)和用于添加絮凝剂的试剂管(102);/n所述生化单元包括用于有机物和氨氮降解的MBR膜反应池(2),所述MBR膜反应池(2)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23),膜生物反应器(23)的出水端连接有吸引泵(24),膜生物反应器(23)的下方设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连接有鼓风机(22);/n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池(4)、污泥脱水机(3)和废水收集池(5),所述污泥脱水机(3)的进泥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污泥池(4)上,所述污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化单元、生化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泵站前池水通过管道依次通过物化单元、生化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进行水质应急处理;
所述物化单元包括一体化的高效沉淀本体(1),所述高效沉淀本体(1)由混凝池(11)、过渡池(12)、沉淀池(13)和蓄液池(14)组成,所述混凝池(11)和沉淀池(13)通过所述过渡池(12)相连通,所述蓄液池(14)设置在沉淀池(13)的一侧,蓄液池(14)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生化单元上;
所述混凝池(11)内设有混凝搅拌机构(15),所述混凝搅拌机构(15)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泵站前池水通入的进水管(101)和用于添加絮凝剂的试剂管(102);
所述生化单元包括用于有机物和氨氮降解的MBR膜反应池(2),所述MBR膜反应池(2)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23),膜生物反应器(23)的出水端连接有吸引泵(24),膜生物反应器(23)的下方设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连接有鼓风机(22);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池(4)、污泥脱水机(3)和废水收集池(5),所述污泥脱水机(3)的进泥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污泥池(4)上,所述污泥脱水机(3)的出水端连接在废水收集池(5)上;
所述废水收集池(5)采用自流方式还用来收集地面冲洗水,所述废水收集池(5)上连接有用于废水回流的污水泵(51),废水通过管道回流到高效沉淀本体(1)的混凝池(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池(12)对应混凝池(11)的一侧底部设有连通口(121),过渡池(12)对应沉淀池(13)的一侧顶部设有溢流口(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3)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刮泥机(17),沉淀池(13)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污泥排出的第一污泥排出泵(19),第一污泥排出泵(19)通过管道将污泥送入到所述污泥池(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3)的上部设有用于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曹惠忠,刘爱宝,凌洪吉,李俊,李同旭,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科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