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8144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属于环卫设施技术领域,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与蓄水池连通的主储水池以及与主储水池相连通的外接池,蓄水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端具有敞口的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的下端两侧均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蓄水池上,雨水收集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雨水收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装置,通过蓄水池、主储水池以及外界池之间的配合连通,实现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后续分配处理,以用于道路不同位置处的市政用水需要,而设置在蓄水池顶端的雨水收集箱则实现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有效避免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杂质。

A recycling system of road rain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卫设施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径流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现如今城市径流削减与收集、雨水净化与合理利用,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海绵城市建设的要义是通过人工设施和自然途径的结合,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并能够在缺水时“释放”雨水,形成良好的自然循环。而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中还难以实现自然雨水的收集以实现道路的多处市政需要,同时一些地区初步收集到的雨水水质较差,雨水内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其污染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故而不能将直接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后续的市政用水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来有效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蓄水池、主储水池以及外界池之间的配合连通,实现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后续分配处理,以用于道路不同位置处的市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1)、与蓄水池(1)连通的主储水池(2)以及与主储水池(2)相连通的外接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端具有敞口的雨水收集箱(5),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下端两侧均通过支撑板(4)固定连接在蓄水池(1)上,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底端通过多个进水管(6)与蓄水池(1)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水池(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嵌设安装有内端带有第一液位计的第一外接连通机构,所述蓄水池(1)的底端通过带有第一电磁阀门(11)的连通管(10)与主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1)、与蓄水池(1)连通的主储水池(2)以及与主储水池(2)相连通的外接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端具有敞口的雨水收集箱(5),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下端两侧均通过支撑板(4)固定连接在蓄水池(1)上,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箱(5)的底端通过多个进水管(6)与蓄水池(1)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水池(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嵌设安装有内端带有第一液位计的第一外接连通机构,所述蓄水池(1)的底端通过带有第一电磁阀门(11)的连通管(10)与主储水池(2)相连通,所述主储水池(2)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嵌设安装有内端带有第二液位计的流通机构,所述流通机构的另一端与外接池(3)相连通,所述外接池(3)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嵌设内端安装有带有第三液位计的第二外接连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雨水收集箱(5)内部的过滤板(8),所述过滤板(8)的上端铺设有鹅卵石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周鑫宇王尚今焦萱罗国立刘云韩张家鼎杨泽文刘博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