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83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包括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所述下热压板上固接有与上热压板活动连接的导柱,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驱动结构,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由竖向槽和横向槽组成的连接槽,所述竖向槽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连通,所述连接槽上连接有可沿连接槽上下移动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下表面与横向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拉杆,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与横向槽的底面连通的竖槽,所述拉杆可沿竖槽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热压过程中,下热压板处于固定位,此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此降低热压时压力不均的风险。

A kind of hot pressing mechanism for laminated electric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芯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逐渐将目光投向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环保无污染的锂离子电池倍受关注,其已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常采用卷绕式电芯,由于该电芯的截面是椭圆形,在电池的充放电期间,电极的膨胀和收缩可能会导致电极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从而造成电池性能下降;当其运用到方形铝壳电池时,就会出现极片易在弯折处断裂、电极活性材料脱落、能量密度低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能量密度,各动力锂电池制造商均把目光投向了叠片式电芯,目前叠片电芯的尺寸越来越大,而且叠片完成后的电芯先经过热压再进行包胶固定处理,这就导致叠片完成后的电芯是处于松散状态的,这对电芯的转移、热压都提出了挑战。常规热压工艺是利用上、下两个夹块固定松散的电芯,再采用上、下热压板相向运动夹持电芯进行热压作业,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上、下两个夹块是依靠单独的气缸驱动,与上、下热压板的驱动气缸不同,这就会导致电芯表面夹块夹持处的压力与其他表面不同,以至于出现肉眼明显可见的压痕,从而影响叠片电芯的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包括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所述下热压板上固接有与所述上热压板活动连接的导柱,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用于使上热压板沿导柱上下滑动的驱动结构,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由竖向槽和横向槽组成的连接槽,所述竖向槽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连通,所述连接槽上连接有可沿连接槽上下移动且用于支撑叠片电芯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下表面与所述横向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延伸至横向槽内且与所述支撑结构活动连接用于拉动支撑结构向上移动的拉杆,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与横向槽的底面连通的竖槽,所述拉杆可沿竖槽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置于横向槽内且可在横向槽内上下移动的横板、及与横板连接且可沿竖向槽上下移动的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与所述上热压板固接且与所述下热压板和支撑结构活动连接的竖杆、及与竖杆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下的限位杆,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连接竖杆的连接孔,所述限位杆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并排设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对应设有两个,两个支撑结构分别对叠片电芯的两端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为L型或倒T型。进一步地,所述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上均布设有多个排气孔。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热压过程中,下热压板处于固定位,此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此降低热压时压力不均的风险;热压完成后,通过驱动结构和拉杆使本技术恢复初始状态,即支撑板的上表面高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热压板;2、下热压板;2-1、连接槽;2-2、竖槽;3、导柱;4、驱动结构;5、支撑结构;5-1、横板;5-2、支撑板;6、拉杆;6-1、竖杆;6-2、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包括上热压板、下热压板、导柱、驱动结构、支撑结构以及拉杆,所述的上热压板和所述下热压板上均设有排气孔,其中所述的导柱的下端固接在所述下热压板上,所述导柱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上热压板上,所述驱动结构为气缸、电缸等中的一种,其活动端与所述上热压板固接,所述驱动结构可促使上热压板沿导柱向下热压板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的下热压板上设有连接槽,本实施例中为以下热压板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槽,每个连接槽为由设置于下热板内的横向槽和与横向槽连通的竖向槽组成,其中所述的竖向槽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相连通,因此所述连接槽可优选为T型状或L型状,所述支撑结构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槽上、且可沿可沿整个连接槽上下移动,即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分别对一个叠片电芯的两端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置于横向槽内且可在横向槽内上下移动的横板、及与所述横板连接且可沿竖向槽上下移动的支撑板,当所述横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横向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如图1所示,所述拉杆包括竖杆和限位杆,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上热压板固接、且下端与所述下热压板和横板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下端、且所述限位杆设于所述横板的下方,在所述横板上设有活动连接所述竖杆的连接孔在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与横向槽的底面连通且与所述限位杆位置相对应的竖槽,所述限位杆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所述竖槽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杆的外径,由此,在横板处于横向槽的地面上时,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竖槽内,所述竖杆向上移动,可通过限位杆带动横板在横向槽内向上移动,进而使竖板向上移动,使竖板的上表面高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对应于每个支撑结构,设有两个拉杆,即本实施例共设有四个拉杆。工作过程:初始状态下,驱动结构驱动上热压板运动至最高位,即图1显示的状态,此时的拉杆将支撑板带出,使支撑板的上表面高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将叠片电芯放置支撑板上,驱动结构驱动上热压板逐渐向最低位运动,此时的叠片电芯也逐渐下移直至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相接触,当叠片电芯被夹持在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之间后,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下热压板的上表面相平齐,横板的下表面与横向槽的下表面相接触,此时限位杆进入到竖槽中,即图2显示的状态;当叠片电芯被逐渐施加压力时,下热压板和支撑结构保持位置不动,限位杆则逐渐深入到竖槽槽中,当热压完成后,驱动结构驱动上热压板逐渐运动至最高位,此时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上的排气孔开始释放压缩气体,使叠片电芯与上热压板、下热压板脱离接触,在此过程中,拉杆将竖板带出,使叠片电芯从下热压板上脱离,夹取热压完成后的叠片电芯,将其放置在后端工位上,至此即完成叠片电芯的整个热压周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包括上热压板(1)和下热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热压板上固接有与所述上热压板活动连接的导柱(3),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用于使上热压板沿导柱上下滑动的驱动结构(4),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由竖向槽和横向槽组成的连接槽(2-1),所述竖向槽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连通,所述连接槽上连接有可沿连接槽上下移动且用于支撑叠片电芯的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的下表面与所述横向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延伸至横向槽内且与所述支撑结构活动连接用于拉动支撑结构向上移动的拉杆(6),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与横向槽的底面连通的竖槽(2-2),所述拉杆可沿竖槽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包括上热压板(1)和下热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热压板上固接有与所述上热压板活动连接的导柱(3),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用于使上热压板沿导柱上下滑动的驱动结构(4),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由竖向槽和横向槽组成的连接槽(2-1),所述竖向槽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连通,所述连接槽上连接有可沿连接槽上下移动且用于支撑叠片电芯的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的下表面与所述横向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热压板上固接有延伸至横向槽内且与所述支撑结构活动连接用于拉动支撑结构向上移动的拉杆(6),所述下热压板上设有与横向槽的底面连通的竖槽(2-2),所述拉杆可沿竖槽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片电芯的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置于横向槽内且可在横向槽内上下移动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冲程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