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串及光伏组件,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导电胶层、铝箔层和导电背胶层;其中,透明导电胶层涂覆在铝箔层的第一面,导电背胶层涂覆在铝箔层的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相对,上述导电薄膜主要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由于透明导电胶层透光率较高,经过透明导电胶层的光线会照射到铝箔层上,又由于铝箔层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将上述光线反射到太阳能电池片上,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对光线的二次利用率,增大了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A conductive film, solar cell string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串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串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能源短缺这一严峻问题的凸显,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的光伏组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在光伏组件中,通常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串,每个太阳能电池串中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片之间是通过焊带连接的。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焊带多为铜锡焊带,铜锡焊带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铜锡的导热系数较高,需要在高温环境下焊接到太阳能电池片上,然而高温焊接容易导致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热应力,造成太阳能电池片存在一定程度的翘曲,在后续的工序中,容易造成太阳能电池片破片或者产生隐裂,增加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2、铜锡焊带的电阻率较高,导致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电阻增大,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增大,进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3、铜锡焊带焊接到太阳能电池片上后,存在表面不规则的情形,导致太阳能电池片对太阳光的二次吸收率降低,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铜锡焊带导热系数高、电阻率高和反射率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串及光伏组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薄膜,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导电胶层、铝箔层和导电背胶层;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胶层涂覆在所述铝箔层的第一面,所述导电背胶层涂覆在所述铝箔层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透明导电胶层粘贴在其中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上,所述导电背胶层粘贴在相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可选的,所述透明导电胶层的材质为含有金属氧化物的聚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均匀分布在所述聚合物内部。可选的,所述聚合物为环氧体系、丙烯酸体系或有机硅体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铟、掺铝氧化锌、掺氟氧化锡或掺锑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导电背胶层的材质为含有导电材料的聚合物,所述导电材料均匀分布在所述聚合物内部。可选的,所述聚合物为环氧体系、丙烯酸体系或有机硅体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材料为银粉或银包铜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导电薄膜的厚度为0.1~0.2mm,所述导电薄膜的宽度为0.5~1.5mm。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和多个上述的导电薄膜,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电薄膜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上述的太阳能电池串。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导电胶层、铝箔层和导电背胶层;其中,透明导电胶层涂覆在铝箔层的第一面,导电背胶层涂覆在铝箔层的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相对,上述导电薄膜主要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其优点主要有:1、由于透明导电胶层粘贴在其中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上,导电背胶层粘贴在相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粘贴连接需要的温度较低,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热应力,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翘曲程度,减小了太阳能电池片破片或者产生隐裂的概率;2、由于透明导电胶层和导电背胶层的导电性能较强,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电阻,减小了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3、由于透明导电胶层透光率较高,经过透明导电胶层的光线会照射到铝箔层上,又由于铝箔层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将上述光线反射到太阳能电池片上,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对光线的二次利用率,增大了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10-透明导电胶层,20-铝箔层,30-导电背胶层,40-光伏玻璃,50-第一层胶膜,60-太阳能电池组,70-第二层胶膜,80-光伏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导电薄膜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具体可以包括:透明导电胶层10、铝箔层20和导电背胶层30,透明导电胶层10涂覆在铝箔层20的第一面,导电背胶层30涂覆在铝箔层20的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相对,其中,透明导电胶层10粘贴在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上,导电背胶层30粘贴在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导电薄膜,在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方面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导电薄膜是通过透明导电胶层10和导电背胶层3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粘贴连接的,粘贴连接需要的温度较低,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热应力,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翘曲程度,减小了太阳能电池片破片或者产生隐裂的概率;由于透明导电胶层10和导电背胶层30的导电性能较强,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电阻,减小了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由于透明导电胶层10透光率较高,经过透明导电胶层10的光线会照射到铝箔层20上,又由于铝箔层20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将上述光线反射到太阳能电池片上,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对光线的二次利用率,增大了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在实际制备导电薄膜的过程中,可以先在铝箔层20的第一面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通过涂覆工艺将透明导电胶层10加工到铝箔层20的第一面,再在铝箔层20的第二面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通过涂覆工艺将导电背胶层30加工到铝箔层20的第二面,并进行烘干,将透明导电胶层10和导电背胶层30固化到铝箔层20上,相比于现有的焊带需要通过拉丝、压延等的加工方法,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薄膜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通过透明导电胶层10和导电背胶层30粘贴到太阳能电池片后,需要进行固化处理,然而,固化的温度主要在100度左右,相比于焊接的温度300度左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加工到太阳能电池片时,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影响较小,会减小太阳能电池片的热应力,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翘曲的程度,减小了太阳能电池片破片或者产生隐裂的概率。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透明导电胶层10和导电背胶层30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制,透明导电胶层10的材质只要能满足高透光率和高导电率即可,导电背胶层30的材质只要能满足高导电率即可。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明导电胶层10的材质为含有金属氧化物的聚合物,金属氧化物均匀分布在聚合物内部,例如,聚合物可以为环氧体系、丙烯酸体系或有机硅体系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铟、掺铝氧化锌、掺氟氧化锡或掺锑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聚合物起到粘贴的作用,上述的金属氧化物均具有较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薄膜,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导电胶层、铝箔层和导电背胶层;其中,/n所述透明导电胶层涂覆在所述铝箔层的第一面,所述导电背胶层涂覆在所述铝箔层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n所述透明导电胶层粘贴在其中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上,所述导电背胶层粘贴在相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薄膜,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导电胶层、铝箔层和导电背胶层;其中,
所述透明导电胶层涂覆在所述铝箔层的第一面,所述导电背胶层涂覆在所述铝箔层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
所述透明导电胶层粘贴在其中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上,所述导电背胶层粘贴在相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石亮杰,陈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