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54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前部立柱(301)位于司机座位侧前方,固定围栏(302)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后方,固定围栏的后边部与后包围(400)相邻,司机小门(306)位于前部立柱与固定围栏之间,司机小门包括小门框架(307)、上门板(308)和下门板(309),上门板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的上部窗格上,下门板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的下部窗格上,上门板为透明玻璃板,小门框架的前边部与前部立柱之间设置有锁扣装置(314),转角立柱(5)垂直竖立地设置在固定围栏与后包围的相邻处,转角立柱的上端与车厢顶板固定连接,转角立柱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的后边部和后包围均与转角立柱固定连接。

Fully isolated bus driver f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司机围栏,尤其涉及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客运车辆上都会设置有司机围栏,司机围栏的主要作用是将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隔离开来,从而避免司机与乘客接触,防止乘客的某些动作干扰到司机的正常驾车工作,以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客车司机围栏包括现有侧包围100和现有后包围200,现有侧包围1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右侧,现有侧包围1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现有后包围2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后背侧,现有后包围2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现有侧包围100的后边部与现有后包围200的右边部闭合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隔离开来。在现有侧包围100上还包括现有司机小门101,现有司机小门101通过两个现有门铰链102与现有侧包围100的边框连接,司机可以通过该小门进出司机座位。虽然现有的客车司机围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司机座位上的司机与乘客隔离开,但是由于现有侧包围100的高度相对较低,这样的隔离只是形式上的隔离,并非是完全有效的隔离,若乘客有意将身体前倾,仍然可以很容易触碰到司机身体,甚至可以接触到方向盘,若遇到乘客非法抢夺方向盘,现有侧包围100是无法阻止的。综上所述,现有的客车司机围栏不能完全有效保护司机的驾车工作不受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该装置可在保证司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完全隔离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包括侧包围和后包围;侧包围设置在司机座位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侧包围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侧包围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后背侧,后包围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后包围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边部为第一侧边部,后包围的接近车厢边窗的一侧边部为第二侧边部;侧包围的后边部与后包围的第一侧边部相邻且闭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侧包围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前部立柱、司机小门和固定围栏;前部立柱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前方,前部立柱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并与车厢固定连接;固定围栏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后方,固定围栏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固定围栏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的后边部与后包围的第一侧边部相邻;司机小门位于前部立柱与固定围栏之间,司机小门包括小门框架、上门板和下门板;小门框架为上下两个窗格的构型,上门板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的上部窗格上,下门板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的下部窗格上,上门板为透明玻璃板;小门框架的后边部设置有小门铰链,小门框架通过小门铰链与固定围栏的前边部铰接;小门框架的前边部与前部立柱之间设置有锁扣装置,小门框架通过锁扣装置与前部立柱锁扣在一起;所述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还包括转角立柱,转角立柱垂直竖立地设置在固定围栏与后包围的相邻处,转角立柱的上端与车厢顶板固定连接,转角立柱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的后边部和后包围的第一侧边部均与转角立柱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闭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门板上开设有通话口。进一步地,所述小门铰链为连续无缝的长铰链。进一步地,所述司机小门还包括小门拉手,小门拉手固定连接在小门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司机小门还包括储物篮,储物篮设置在小门框架的靠近司机座位的一侧,储物篮位于小门框架的下端,储物篮与小门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门板为玻璃板,该玻璃板的上半部是透明的,该玻璃板的下半部涂黑不透明。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围栏包括围栏框架、上围栏板和下围栏板;围栏框架为上下两个窗格的构型,上围栏板固定设置在围栏框架的上部窗格上,下围栏板固定设置在围栏框架的下部窗格上,上围栏板为透明玻璃板;围栏框架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围栏框架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围栏框架的后边部与所述转角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小门框架通过所述小门铰链与围栏框架的前边部铰接。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顶部安装立杆,顶部安装立杆的上端与车厢顶板固定连接,顶部安装立杆的位置对应转角立柱的位置,顶部安装立杆下部向下延伸并分叉成两个枝杈,其中一个枝杈与转角立柱固定连接,另一个枝杈与围栏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车厢扶手,车厢扶手固定设置在转角立柱的朝向乘客区域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后包围包括后围框架、上部后围板和下部后围板;后围框架为上下两个窗格的构型,上部后围板固定设置在后围框架的上部窗格上,下部后围板固定设置在后围框架的下部窗格上,上部后围板为透明玻璃板;后围框架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边部为所述后包围的第一侧边部,后围框架的接近车厢边窗的一侧边部为所述后包围的第二侧边部,第二侧边部与车厢边窗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装置中的侧包围可以将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完全隔离开来,这样能更好地保证司机的驾车工作不受干扰,尤其可以完全杜绝类似乘客抢夺方向盘这种危险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交通事故;在司机小门上的上门板为透明玻璃,从而使得侧包围在隔绝司乘接触的同时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车内前门踏步区域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司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可在保证司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完全隔离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司机围栏的现有侧包围方向视图,该视图为由司机座位处朝向右侧的视图,图中箭头A所指方向为车头方向;图2为现有司机围栏的现有后包围方向视图,该视图为由司机座位处朝向后侧的视图;图3为本技术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的侧包围方向视图,该视图为由司机座位处朝向侧包围的视图,图中箭头A所指方向为车头方向;图4为本技术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的后包围方向视图,该视图为由司机座位处朝向后侧后包围的视图。图中:100现有侧包围、101现有司机小门、102现有门铰链、200现有后包围、300侧包围、301前部立柱、302固定围栏、303围栏框架、304上围栏板、305下围栏板、306司机小门、307小门框架、308上门板、309下门板、310通话口、311小门拉手、312储物篮、313小门铰链、314锁扣装置、400后包围、401后围框架、402上部后围板、403下部后围板、5转角立柱、6顶部安装立杆、7车厢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部方向是指图3中箭头A所指示的车头方向,图4中的具体方向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对应的司机座位位于车头的左侧。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包括侧包围300和后包围400;侧包围3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右侧,侧包围3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侧包围300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4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后背侧,后包围4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后包围400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400的右侧边部为第一侧边部,后包围400的左侧边部为第二侧边部;侧包围300的后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包括侧包围(300)和后包围(400);/n侧包围(3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侧包围(3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侧包围(300)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4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后背侧,后包围(4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后包围(400)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400)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边部为第一侧边部,后包围(400)的接近车厢边窗的一侧边部为第二侧边部;侧包围(300)的后边部与后包围(400)的第一侧边部相邻且闭合连接在一起;/n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包围(300)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前部立柱(301)、司机小门(306)和固定围栏(302);前部立柱(301)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前方,前部立柱(301)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并与车厢固定连接;固定围栏(302)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后方,固定围栏(302)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固定围栏(302)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302)的后边部与后包围(400)的第一侧边部相邻;司机小门(306)位于前部立柱(301)与固定围栏(302)之间,司机小门(306)包括小门框架(307)、上门板(308)和下门板(309);小门框架(307)为上下两个窗格的构型,上门板(308)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307)的上部窗格上,下门板(309)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307)的下部窗格上,上门板(308)为透明玻璃板;小门框架(307)的后边部设置有小门铰链(313),小门框架(307)通过小门铰链(313)与固定围栏(302)的前边部铰接;小门框架(307)的前边部与前部立柱(301)之间设置有锁扣装置(314),小门框架(307)通过锁扣装置(314)与前部立柱(301)锁扣在一起;所述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还包括转角立柱(5),转角立柱(5)垂直竖立地设置在固定围栏(302)与后包围(400)的相邻处,转角立柱(5)的上端与车厢顶板固定连接,转角立柱(5)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302)的后边部和后包围(400)的第一侧边部均与转角立柱(5)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闭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包括侧包围(300)和后包围(400);
侧包围(3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侧包围(3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侧包围(300)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400)设置在司机座位的后背侧,后包围(400)横隔在司机座位与乘客区域之间,后包围(400)与车厢固定连接;后包围(400)的接近车厢中轴线的一侧边部为第一侧边部,后包围(400)的接近车厢边窗的一侧边部为第二侧边部;侧包围(300)的后边部与后包围(400)的第一侧边部相邻且闭合连接在一起;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包围(300)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前部立柱(301)、司机小门(306)和固定围栏(302);前部立柱(301)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前方,前部立柱(301)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并与车厢固定连接;固定围栏(302)位于司机座位的侧后方,固定围栏(302)垂直竖立在车厢地板上,固定围栏(302)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302)的后边部与后包围(400)的第一侧边部相邻;司机小门(306)位于前部立柱(301)与固定围栏(302)之间,司机小门(306)包括小门框架(307)、上门板(308)和下门板(309);小门框架(307)为上下两个窗格的构型,上门板(308)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307)的上部窗格上,下门板(309)固定设置在小门框架(307)的下部窗格上,上门板(308)为透明玻璃板;小门框架(307)的后边部设置有小门铰链(313),小门框架(307)通过小门铰链(313)与固定围栏(302)的前边部铰接;小门框架(307)的前边部与前部立柱(301)之间设置有锁扣装置(314),小门框架(307)通过锁扣装置(314)与前部立柱(301)锁扣在一起;所述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还包括转角立柱(5),转角立柱(5)垂直竖立地设置在固定围栏(302)与后包围(400)的相邻处,转角立柱(5)的上端与车厢顶板固定连接,转角立柱(5)的下端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固定围栏(302)的后边部和后包围(400)的第一侧边部均与转角立柱(5)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闭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板(308)上开设有通话口(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门铰链(313)为连续无缝的长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隔离的客车司机围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小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萍阚卫峰宣志良赵福敬杜济成黄培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