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9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公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包括后板和与后板连接的隔离门,隔离门包括固定于公交车内的门框以及与门框一侧相铰接的门板,门板上设有门锁,门框上设有与门锁相配合的门栓,门板底部设有防溺水装置,门板上设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旋转挡板;门板内固定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板内弹簧;防溺水装置包括横置于门板内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瓶口连接有气瓶耦合接件,气瓶耦合接件出口端连接有气囊,气瓶耦合接件内设有刺破装置;气瓶耦合接件上设有与刺破装置相配合的L型杆,L型杆伸出门板外的部分上设有脚踏板。利用隔离门上设置的防溺水装置,便于在公交车落水后驾驶员的自我救援,操作简单。

A safe cab for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
本技术属于城市公交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
技术介绍
公交车是日常人们乘坐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其内部空间主要分为驾驶室空间和乘客使用空间,驾驶室内有与公交车驾驶操纵相关的全部操纵装置,因此公交车驾驶室是公交车内部的核心空间,现有的公交车驾驶室多为全开放的空间,几乎没有任何与安全防护相关的设施和装置。近些年来发生许多的突发事件与公交车驾驶员受到外部伤害直接相关,尤其是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车辆的操控,几乎不能关注车内乘客的行为,由于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就很容易导致驾驶员遭受来自于车内乘客有意或无意的伤害,一旦驾驶员受到伤害其驾驶操控行为必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针对该现象,现有的公交车内开始安装隔离门,但现有的隔离门仅仅是将驾驶空间与乘客使用空间进行隔离,避免乘客对司机的干扰,而在公交车突发意外状况时,譬如落水的情况下,无法对驾驶员提供及时的救助,隔离门在水中难以打开对驾驶员的自救造成一定的障碍。此外,现有的隔离门上设置的门锁在驾驶员从驾驶室锁上后,无法从驾驶室外部打开,对于出现因病晕倒等突发状况的驾驶员,无法从外部将门锁打开对出现突发状况的驾驶员进行及时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突发状况下,为驾驶员提供有效救助的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包括后板和与后板连接的隔离门,隔离门包括固定于公交车内的门框以及与门框一侧相铰接的门板,门板上设有门锁,门框上设有与门锁相配合的门栓,门板底部设有防溺水装置,门板上设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旋转挡板;门板内固定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板内弹簧,防溺水装置包括横置于门板内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瓶口连接有气瓶耦合接件,高压气瓶与气瓶耦合接件固定连接,气瓶耦合接件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瓶耦合接件内设有刺破装置,气瓶耦合接件上设有与刺破装置相配合的L型杆,L型杆伸出门板外的部分上设有脚踏板。进一步地,刺破装置包括设于气瓶耦合接件内的弹性构件以及与弹性构件固定连接的钢针,钢针上设有气孔,刺破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气瓶耦合接件内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与弹性构件相配合,折弯结构与L型杆固定连接,杠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杠杆和气瓶耦合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门锁包括设于门板外侧的把手,把手上固定有第一插销,门板内设有与第一插销相配合的第二插销,门板内设有通孔,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通过通孔与门板转动配合,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上均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环形挡块,第一插销伸出门板外的部分套设有锁内弹簧。进一步地,第一插销为圆柱形结构,第一插销伸入门板内的一侧设有凸条,第二插销为L型的圆柱结构,第二插销伸入门板内的一侧设有与凸条相配合的条状凹槽,第二插销位于门板外的一侧与门栓相配合。进一步地,支撑弹簧和锁内弹簧均为压缩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在隔离门上设置防溺水装置,在公交车意外落水时能够对驾驶员提供有效的救助,采用在门板上设置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旋转挡板,防止在公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防溺水装置滑出隔离门;采用在门板内固定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板内弹簧,在公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对防溺水装置起到缓冲作用,此外,在防溺水装置弹出门板时,将板内弹簧进行压缩,利用被压缩的板内弹簧对门板给予的反向作用力,便于将隔离门打开,方便驾驶员利用防溺水装置进行自救。2.防溺水装置包括横置于门板内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瓶口连接有气瓶耦合接件,气瓶耦合接件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瓶耦合接件内设有刺破装置,利用刺破装置将高压气瓶内的压缩气体进行释放,被释放的压缩气体通过气瓶耦合接件对气囊进行快速填充,采用高压气瓶与气瓶耦合接件以及气瓶耦合接件与气囊均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防止气囊被填充后发生漏气现象,同时便于被救人员对防溺水装置的抓握。3.气瓶耦合接件上设有与刺破装置相配合的L型杆,L型杆伸出门板外的部分上设有脚踏板,驾驶员通过用力向下踩踏脚踏板,利用L型杆的杠杆作用,释放刺破装置,将高压气瓶封口刺破,进而将高压气瓶内的压缩气体进行快速释放于气囊中,操作简单。4.门锁包括门板外侧的把手,把手上固定有第一插销,门板内设有与第一插销相配合的第二插销,第二插销与门框上的门栓相配合,门板内设有通孔,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通过通孔与门板转动配合,通过转动把手即实现第一插销以及与第一插销相配合的第二插销的转动,从而实现第二插销与门栓的配合进行锁门或开门操作,便于驾驶员将隔离门打开,进入驾驶室。5.采用在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上设置于通孔相配合的环形挡块,防止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滑出门体,采用在第一插销伸出门板外的部分套设锁内弹簧,使得把手与门体之间在无外力作用时,处于张力状态,使得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在自然状态下不相接触,仅转动把手无法将隔离门打开,从而有效防止乘客贸然打开驾驶室。6.采用第一插销为圆柱形结构,第二插销为L型的圆柱形结构,便于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与门体的转动配合,采用第一插销伸入门板内的一侧设有凸条,第二插销伸入门板内的一侧设有与凸条相配合的条状凹槽,通过凸条与条状凹槽的配合,便于通过控制第一插销的转动即可控制第二插销的转动,进行锁门或开门的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在隔离门上设置防溺水装置,便于公交车落水后驾驶员的自我救援,采用防误开的门锁结构,结构简单,便于驾驶员在落水时及时打开门锁,进行自我救援,此外,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有效防止乘客贸然打开驾驶室,并且,采用通过对门锁施加外力能够将隔离门打开的方式,避免在驾驶员遇到突发状况时,因隔离门无法打开而影响对驾驶员的及时救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门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刺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门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门锁在锁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门锁在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板;2、隔离门;21、门框;22、门板;3、防溺水装置;31、高压气瓶;32、气瓶耦合接件;321、弹性构件;322、钢针;323、杠杆;324、支撑弹簧;33、气囊;34、L型杆;341、脚踏板;4、门锁;41、把手;42、第一插销;421、锁内弹簧;422、环形挡块;43、第二插销;44、通孔;5、门栓;6、板内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的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包括后板1和与后板1连接的隔离门2,隔离门2包括固定于公交车内的门框21以及与门框21一侧相铰接的门板22,门板22上设有门锁4,门框21上设有与门锁4相配合的门栓5,门板22底部设有防溺水装置3,在公交车意外落水时能够对驾驶员提供有效的救助,门板22上设有与防溺水装置3相配合的旋转挡板防止在公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防溺水装置3滑出隔离门2;门板22内固定有与防溺水装置3相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包括后板和与后板连接的隔离门,隔离门包括固定于公交车内的门框以及与门框一侧相铰接的门板,门板上设有门锁,门框上设有与门锁相配合的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底部设有防溺水装置,门板上设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旋转挡板;门板内固定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板内弹簧;所述防溺水装置包括横置于门板内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瓶口连接有气瓶耦合接件,高压气瓶与气瓶耦合接件固定连接,气瓶耦合接件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瓶耦合接件内设有刺破装置;气瓶耦合接件上设有与刺破装置相配合的L型杆,L型杆伸出门板外的部分上设有脚踏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包括后板和与后板连接的隔离门,隔离门包括固定于公交车内的门框以及与门框一侧相铰接的门板,门板上设有门锁,门框上设有与门锁相配合的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底部设有防溺水装置,门板上设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旋转挡板;门板内固定有与防溺水装置相配合的板内弹簧;所述防溺水装置包括横置于门板内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瓶口连接有气瓶耦合接件,高压气瓶与气瓶耦合接件固定连接,气瓶耦合接件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瓶耦合接件内设有刺破装置;气瓶耦合接件上设有与刺破装置相配合的L型杆,L型杆伸出门板外的部分上设有脚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装置包括设于气瓶耦合接件内的弹性构件以及与弹性构件固定连接的钢针,钢针上设有气孔,刺破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气瓶耦合接件内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与弹性构件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丽韩翔杨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