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涉及鞋楦加工设备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粗加工和V槽加工分开的问题,包括X轴、X
Multi function machine tool for V-groove of rough embry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
本技术涉及鞋楦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鞋楦的粗加工以及鞋楦的V槽加工需要先后在两个专用机床上分开进行,这样需要采购两种相应功能的机床,并且在前一加工工序完成后需要拆下鞋楦再安装定位等,导致鞋楦的加工效率交底,生产成本较高。现有的鞋楦加工机床只具有粗加工的功能,V槽加工需要将鞋楦转移到其他能够加工V槽的机床上进行加工。现有的鞋楦粗加工机床主要由Z轴、X轴、C轴、旋转粗刀装置组成。X轴安装于Z轴,旋转粗刀装置安装于X轴,Z轴可带动X轴和旋转粗刀装置上下移动,X轴带动旋转粗刀装置前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将鞋楦粗加工与鞋楦燕尾槽加工集成于一台机床,极大地提高了鞋楦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包括X轴、Z轴、C轴和旋转粗刀装置,所述X轴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粗刀装置沿X向移动。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还包括Y轴、X1轴和燕尾铣刀装置;所述X1轴与所述Z轴活动连接,所述X1轴能在所述Z轴的带动下沿Z向移动,所述X1轴与所述Y轴活动连接,所述X1轴能带动所述Y轴沿X向移动,所述燕尾铣刀装置安装于所述Y轴,所述燕尾铣刀装置能在所述X1轴的带动下沿X向靠近或远离所述C轴,所述燕尾铣刀装置的刀头朝向所述C轴。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本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将鞋楦粗加工与鞋楦燕尾槽加工集成于一体,可用旋转粗刀先粗加工鞋楦毛胚,再经过燕尾铣刀加工鞋楦燕尾槽,无须更换机床切换加工项目,极大地提高了鞋楦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用旋转粗刀先粗加工鞋楦毛胚时需要使用X轴、Z轴、C轴,X轴、Z轴、C轴通过多轴代码程序控制各轴伺服电机驱动。在C轴安装待加工的鞋楦,Z轴带动X轴、Y轴移动以及X轴带动旋转粗刀装置朝向C轴移动,使旋转粗刀装置对准鞋楦的起始切割位置,旋转粗刀装置的粗刀电机带动粗刀旋转,C轴带动鞋楦回转,X轴和Z轴联动完成鞋楦的粗加工。用燕尾铣刀加工鞋楦燕尾槽时需要使用Z轴、X1轴、Y轴和C轴,Z轴、X1轴、Y轴、C轴通过多轴代码程序控制各轴伺服电机驱动。Z轴带动X轴、X1轴、Y轴和燕尾铣刀装置上下移动,Y轴带动燕尾铣刀装置移动以对准初始切割位置,燕尾铣刀装置的燕尾铣刀旋转,X1轴带动燕尾铣刀装置进刀,Z轴同X1轴和Y轴联动完成鞋楦的V槽加工。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X1轴包括依次连接的X1轴电机、X1轴丝杆和X1轴螺母座,所述X1轴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Y轴。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燕尾铣刀装置包括铣刀电机、铣刀主轴、燕尾铣刀,所述铣刀主轴通过轴座安装于所述Y轴,所述铣刀电机连接所述铣刀主轴,所述燕尾铣刀安装于所述铣刀主轴。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燕尾铣刀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有所述燕尾铣刀装置沿所述Y轴的导向方向依次排布,所述C轴的数量以及旋转粗刀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燕尾铣刀装置的数量一致并于工位处一一对应。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能够在该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上根据实际需求增减燕尾铣刀装置、C轴和旋转粗刀装置的数量,比如做成四工位或六工位的机床。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还包括B轴;所述B轴连接于所述Y轴,所述燕尾铣刀装置与所述Y轴于第三支点处转动连接,所述B轴通过连杆机构与所述燕尾铣刀装置活动连接,所述B轴能在所述Y轴带动下沿Y向移动,所述B轴转动时能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燕尾铣刀装置关于所述第三支点上下摆动。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B轴与燕尾铣刀装置连接,能够带动燕尾铣刀装置上下摆动,可加工多种规格的V槽。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铰接所述B轴的输出端旋转中心,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燕尾铣刀装置。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燕尾铣刀装置包括铣刀电机、铣刀主轴、燕尾铣刀,所述铣刀主轴通过轴座安装于所述Y轴,所述铣刀电机连接所述铣刀主轴,所述燕尾铣刀安装于所述铣刀主轴;所述B轴的输出端的旋转中心处铰接第一连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形成第一支点,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点形成第二支点,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座。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B轴包括相连接的B轴电机和B轴减速器,所述B轴减速器连接所述Y轴;所述B轴减速器的输出端的旋转中心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B轴减速器为谐波减速器。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谐波减速器具有较好的精度,能够保证V槽加工的质量。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X1轴安装于所述X轴底部,所述Y轴安装于所述X1轴底部,所述B轴安装于所述Y轴底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本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将鞋楦粗加工与鞋楦燕尾槽加工集成于一体,可用旋转粗刀先粗加工鞋楦毛胚,再经过燕尾铣刀加工鞋楦燕尾槽,无须更换机床切换加工项目,极大地提高了鞋楦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2中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的前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中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的前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的六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鞋楦的模型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Z轴;2-X轴;3-X1轴;3a-X1轴电机;3b-X1轴丝杆;3c-X1轴螺母座;3d-X1轴托板;4-Y轴;4a-Y轴电机;4b-Y轴丝杆;4c-Y轴托板;5-B轴;5a-B轴电机;5b-B轴减速器;6-C轴;7-旋转粗刀装置;7a-粗刀电机;7b-粗刀;8-燕尾铣刀装置;8a-铣刀电机;8b-铣刀主轴;8c-燕尾铣刀;8d-轴座;9-第一支点;10-第二支点;11-第三支点;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三连杆;15-鞋楦;15a-V槽;16-机架;17-移动架;18-Z向导轨;19-横梁;20-Y向导轨;21-转向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2)、X
【技术特征摘要】
1.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2)、X1轴(3)、Y轴(4)、Z轴(1)、C轴(6)、旋转粗刀装置(7)和燕尾铣刀装置(8),所述X轴(2)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粗刀装置(7)沿X向移动;所述X1轴(3)与所述Z轴(1)活动连接,所述X1轴(3)能在所述Z轴(1)的带动下沿Z向移动,所述X1轴(3)与所述Y轴(4)活动连接,所述X1轴(3)能带动所述Y轴(4)沿X向移动,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安装于所述Y轴(4),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能在所述X1轴(3)的带动下沿X向靠近或远离所述C轴(6),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的刀头朝向所述C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1轴(3)包括依次连接的X1轴电机(3a)、X1轴丝杆(3b)和X1轴螺母座(3c),所述X1轴螺母座(3c)固定连接所述Y轴(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包括铣刀电机(8a)、铣刀主轴(8b)、燕尾铣刀(8c),所述铣刀主轴(8b)通过轴座(8d)安装于所述Y轴(4),所述铣刀电机(8a)连接所述铣刀主轴(8b),所述燕尾铣刀(8c)安装于所述铣刀主轴(8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有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沿所述Y轴(4)的导向方向依次排布,所述C轴(6)的数量以及旋转粗刀装置(7)的数量与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的数量一致并于工位处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胚V槽多功能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轴(5);所述B轴(5)连接于所述Y轴(4),所述燕尾铣刀装置(8)与所述Y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