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普通车床的一种改进,它包括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拖板箱。刀架等,其特征是在普通车床的横向进给机构中增设一套仿形机构和转换机构,使车床形成两条传动系统,在转换机构的作用下,多功能车床既能加工特形零件,如凸轮、椭圆、双曲线等,又能保证原普通车床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等优点,为普通卧式车床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型。(*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普通车床的技术改进。在现有技术中,车床的种类分普通车床和专用车床,但最常用的还是普通卧式车床,不论型号大小其结构大致相同,由于结构与性能所限,普通车床不能加工轴向和径向变化的特形面零件,如凸轮、椭园、双曲线、锥螺纹等,另外专用车床和一些改进后的车床,其缺点是使用范围窄、不能恢复普通车床的性能,使用不方便。中国专利CN86105290A公开的一种新结构车床,其特征是改进了普通车床的进给箱和溜板箱的结构,使其具有既能车外园、内孔等又能车削四十多种标准园锥体、螺母等功能,这种车床虽然已在普通车床上进行了改进,但尚未解决了各种特形零件的加工。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加工各种尺寸大小、形状不同的特形零件,又能随时转换车床性能的多功能车床。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车床是对普通车床的一种改进,它包括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拖板箱、刀架,送进变速系统及靠模加工特形零件的仿形固定机构等,其特征是在普通车床的横向进给机构中增设一套仿形机构和转换机构,仿形机构装在床鞍与中拖板之间的丝杠上,弹簧座、拖座固定在中拖板上,仿形弹簧、进给螺母装在弹簧座与拖座之间,仿形弹簧又装在弹簧座与进给螺母之间,构成弹性仿形机构。中拖板和床鞍的尾端还分别装有仿形行程观察器的刻度尺和指针。转换机构由转换键、弹簧、手柄、挡板等组成,转换键和弹簧装在中拖板的通孔内,挡板经转换键压紧弹簧固定在中拖板上,手柄绞接在转换键的顶端。这种改进后的车床,在车床的横向进给部分增设了一套仿形机构和转换机构,使车床形成两条传动系统,一条是保持原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另一条是新增设的仿形传动系统,仿形系统是利用靠模加工各种轴向或径向变化的特形另件,如凸轮、椭园、双曲线等,而且在加工锥螺纹时,精度和对中性都能达到现有的专用设备加工锥螺纹的技术水平,具有一机多用的特点。本技术仿形机构的弹簧座与拖座套在丝杠上并且固定在中拖板上,其目的是为了固定弹簧位置,把仿形弹簧的弹力传递给中拖板,保证仿形可靠。本技术在中拖板与床鞍的尾端安装了仿形行程观察器可准确地掌握和调整仿形压力和工作行程,使加工时保持一定的定值范围,防止损坏仿形机构。根据本技术的改进原理与结构形式,多功能车床既能生产新车床,又适合改进各种类型的卧式车床,本车床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保持原车床的尺寸规格,不论生产新车床,还是改造旧车床,只需在中拖板上增加打孔,开槽工艺和加工十几个零件,及可完成整个车床的改进。本技术仿形机构的进给螺母上带有凸台,凸台上开有与转换键相匹配的联接孔,这种带有凸台和联接孔的进给螺母,在本技术中主要是用于控制两条传统系统的,当转换键在手柄和弹簧的作用下卡入或抽出联接孔时,车床可改变传动系统及功能。本技术在中拖板的下底部开有凹槽,凹槽的中心位置与丝杠的中心相对应,其宽度与进给螺母的凸台宽度相配合,长度为进给螺母的长度与仿形弹簧的工作行程之和。中拖板上的凹槽与进给螺母的凸台啮合,使进给螺母只能沿轴向运动不能转动达到仿形的目的。本技术的仿形压力与工作行程可根据加工零件的尺寸大小、所需仿形压力大小、工作行程的长短进行调整,调整时,转动操作手柄,这时进给螺母的凸台受到中拖板相应凹槽的限制不能随丝杠转动,只能轴向运动,当中拖板移动到顶针与靠模接触时,进给螺母与中拖板产生相对运动,达到调整仿形压力与仿形工作行程的目的,由于仿形压力,工作行程是可调的,所以扩大了加工范围和仿形角度。 附图说明图1是多功能车床的改进部分在整 机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转换机构的仿形状态工作示意图图3是转换机构在恢复普通车床性能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靠模2、顶针3、床鞍4、弹簧座5、仿形弹簧6、进给螺母7、拖座8、丝杠9、手柄10、指针11、刻度尺12、转换键13、刀架14、工件15、手柄16、挡板17、弹簧18、中拖板19、挡块20、联接孔结合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尺寸是对C630普通车床的一种改进,它包括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拖板箱、刀架、送进变速系统及靠模加工特形零件的仿形固定机构等,其改进部分是在普通车床的横向进给机构中增设一套仿形机构和转换机构,仿形机构由弹簧座4、仿形弹簧5、进给螺母6、拖座7、丝杠8、操作手柄9等组成,弹簧座4、拖座7固定在中拖板18上,仿形弹簧5、进给螺母6装在弹簧座4与拖座7之间,套在丝杠8上,组成弹性仿形机构,中拖板18与床鞍3的尾端还分别装有仿形行程观察器的刻度尺11、指针10。转换机构的转换键12,弹簧17装在中拖板18上的通孔内,通孔的上部设有挡板16,手柄15绞接在转换键的顶端,多功能车床在加工特形零件时,首先将已做好的靠模安装在靠模架上,中拖板上的小刀架旋转90°作为进刀机构,然后按下转换机构的手柄15并卡在挡块19中,转换键12抽出联接孔20,解脱了进给螺母与中留板的联接,构成仿形加工系统,加工时,顺时针旋转横向进给手柄9,丝杠8旋转,丝杠8上的进给螺母5的凸台受到中拖板18上相应槽的限制,不能转动,沿着螺旋方向向前移动,压缩仿形弹簧,通过弹簧座4将动力传递给中拖板18,推动中拖板向前移动到中拖板18上安装的仿形顶针2与仿形靠模接触并达到仿形加工所需压力和一定行程时,才能开车加工;使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弹簧的压力和工作行程,防止损坏仿形机构,当需要加工普通零件时提起手柄15,在弹簧17的作用下转换键12卡入进给螺母6的联接孔20内,这时中拖板18与进给螺母6联接,接通主传动系统,恢复普通车床的功能。两条传动系统的转换可根据加工零件的不同和使用方便等需要而随时转换,起到多功能的作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加工不同大、小尺寸的特形零件,又能随时恢复原普通车床的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功能齐全的机加工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车床,包括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拖板箱、刀架、送进变速系统及靠模加工特形零件的仿形固定机构等,其特征是在普通车床的横向进给机构中增设一套仿形机构和转换机构,仿形机构(4)、(5)、(6)、(7)、(8)、(9)装在床鞍(3)与中拖板(18)之间的丝杠(8)上,弹簧座(4),拖座(7)固定在中拖板(18)上,仿形弹簧(5)、进给螺母6装在弹簧座(4)与拖座(7)之间,仿形弹簧(5)又装在弹簧座(4)与进给螺母(6)之间,构成弹性仿形机构,中拖板(18)和床鞍(3)的尾端还分别装有仿形行程观察器的刻度尺(1)和指针(10),转换机构由(12)、(15)、(16)、(17)、(6)、(20)组成,转换键(12)和弹簧(17)装在中拖板(18)的通孔内,挡板(16)经转换键(12)压紧弹簧(17)固定在中拖板(18)上,手柄(15)绞接在转换键(12)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其特征在于仿形机构的进给螺母(6)上带有凸台,凸台上开有与转换键(12)相匹配的联接孔(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其特征在于中拖板(18)的下底开有凹槽,凹槽的中心位置与丝杠(8)的中心位置相对应,其宽度与进给螺母(6)的凸台宽度相配合,长度为进给螺母(6)的长度与仿形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车床,包括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拖板箱、刀架、送进变速系统及靠模加工特形零件的仿形固定机构等,其特征是在普通车床的横向进给机构中增设一套仿形机构和转换机构,仿形机构(4)、(5)、(6)、(7)、(8)、(9)装在床鞍(3)与中拖板(18)之间的丝杠(8)上,弹簧座(4),拖座(7)固定在中拖板(18)上,仿形弹簧(5)、进给螺母6装在弹簧座(4)与拖座(7)之间,仿形弹簧(5)又装在弹簧座(4)与进给螺母(6)之间,构成弹性仿形机构,中拖板(18)和床鞍(3)的尾端还分别装有仿形行程观察器的刻度尺(1)和指针(10),转换机构由(12)、(15)、(16)、(17)、(6)、(20)组成,转换键(12)和弹簧(17)装在中拖板(18)的通孔内,挡板(16)经转换键(12)压紧弹簧(17)固定在中拖板(18)上,手柄(15)绞接在转换键(12)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和,
申请(专利权)人:郭清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