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80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它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第一套管的第一端为敞口状,第一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径向凸环,径向凸环靠近第一套管的第一端,径向凸环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第二套管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第二套管的第二端为封闭端,第二套管可轴向滑动的套置在第一套管上,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同轴线设置,第二套管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套管的第一端,第二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热电偶的检测数据精确。

Thermowells for thermocoupl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上的热电偶保护的套管。
技术介绍
目前的航空发动机上一般都会设置测量温度的热电偶,热电偶需要装设在套管内,套管对热电偶起到保护作用,目前的套管一般为完全封闭的,热电偶装设在套管内后,套管外面的热量通过套管的周壁传导到套管内,热电偶检测到热量,然后将相应的温度信息发送到数据采集装置。由于热量需要通过套管的周壁进行传导,会造成热量损失,从而使得热电偶的检测数据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其使得热电偶的检测数据精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它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第一套管的第一端为敞口状,第一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径向凸环,径向凸环靠近第一套管的第一端,径向凸环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第二套管的第二端为封闭端,第二套管可轴向滑动的套置在第一套管上,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同轴线设置,第二套管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套管的第一端,第二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若干个第二通孔靠近第一套管的第一端,第一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若干个第二通孔的元件。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套管的外壁上套置有一防护套,防护套靠近第一套管的第一端,防护套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防护套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防护套通过围绕第一套管转动以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当防护套处于第一工位时,防护套将若干个第二通孔完全遮盖,当防护套处于第二工位时,防护套上的每个第三通孔均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套管上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上均设置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设置在第一套管的外壁上,多个支撑块沿第一套管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支撑块均与第二套管的内壁相抵。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套管的第二端为球面形。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套管使用时,热电偶装设在第一套管内,由于第二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这样,套管外面的热量会通过第一通孔流入到第二套管内,并且由于第一套管为两端开口,使得第一套管内的热电偶可以精确的检测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它包括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第一套管10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为敞口状,第一套管10的第二端为圆柱状,热电偶通过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插入到第一套管10内固定,第一套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径向凸环11,径向凸环11靠近第一套管1的第一端,径向凸环1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这样,本实施例的套管可以通过径向凸环11上的安装孔进行安装固定。第二套管20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第二套管20的第二端为封闭端,第二套管20可轴向滑动的套置在第一套管10上,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同轴线设置,第二套管20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第二套管2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均匀布满第二套管20,并且由于第二套管20可轴向滑动的套置在第一套管10上,使得可以通过滑动第二套管20来调节本实施例的套管的长度。所述的第一套管10上设置有三个第二通孔12,三个第二通孔12均贯穿第一套管10的内外壁,三个第二通孔12靠近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三个第二通孔12围绕第一套管10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一套管10的外壁上套置有一防护套13,防护套13靠近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防护套13上设置有三个第三通孔14,第三通孔14与第二通孔12一一对应设置,防护套13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防护套13通过围绕第一套管10转动以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当防护套13处于第一工位时,防护套13将三个第二通孔12完全遮盖,此时第一套管10内的热量无法通过第二通孔12排出,当防护套13处于第二工位时,防护套13上的每个第三通孔14均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相连通,此时第一套管10内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2排出,以降低第一套管10的温度,以便于人们对该套管进行检修。所述的第一套管10上设置有三个支撑部,三个支撑部沿第一套管10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个支撑部上均设置有四个支撑块15,四个支撑块15设置在第一套管10的外壁上,四个支撑块15沿第一套管10周向均匀分布,四个支撑块15均与第二套管20的内壁相抵,这样,就使得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之间均有孔隙,利于热量流动。所述的第二套管20的第二端为球面形。以上仅就本技术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技术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第一套管(10),第一套管(10)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为敞口状,第一套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径向凸环(11),径向凸环(11)靠近第一套管(1)的第一端,径向凸环(1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n第二套管(20),第二套管(20)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第二套管(20)的第二端为封闭端,第二套管(20)可轴向滑动的套置在第一套管(10)上,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同轴线设置,第二套管(20)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第二套管(2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套管(10),第一套管(10)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为敞口状,第一套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径向凸环(11),径向凸环(11)靠近第一套管(1)的第一端,径向凸环(1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第二套管(20),第二套管(20)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第二套管(20)的第二端为封闭端,第二套管(20)可轴向滑动的套置在第一套管(10)上,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同轴线设置,第二套管(20)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第二套管(2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管(1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2),若干个第二通孔(12)靠近第一套管(10)的第一端,第一套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若干个第二通孔(12)的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电偶保护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明陈行州冯伟东蒋立忠晁振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灵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