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613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胎分拣装置,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系统,输送机构和抓取机构,在第一输送装置上设置检测器,并在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抓取机构,第一输送线的另一侧并列设置反向输送的第二输送装置,检测器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抓取机构,使抓取机构通过上下、左右移动对轮胎进行选择性的分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轮胎在输送过程中的检测作业,同时在机械手上下、左右灵活移动的作用下,可以完成对检测后的轮胎进行实时分类。

A tire s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分拣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伴随着汽车的发展,作为汽车产业重要配套产业的轮胎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轮胎生产过程中,成品后的轮胎需人工对其检测、筛选出合格的成品,最终运输至储存单元,劳动强度大,定位精度低,造成分拣错误率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分拣装置,检测器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抓取机构,使抓取机构通过上下、左右移动对轮胎进行选择性的分拣,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焦化干气制氢装置,包括:抓取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系统;抓取机构包括:机械手、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立柱、立柱底座、可移动横梁、第三气缸和挡板;立柱底座的上端设有立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位于立柱两侧,并安装在立柱底座的上方,可移动横梁的一侧套于立柱外侧,并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协调作用下,推动可移动横梁上下移动,可移动横梁另一侧设置垂直向下的挡板,位于挡板内侧设置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机械手,可移动横梁下部设有轨道,机械手悬挂在可移动横梁下方,并与轨道滑动连接,在第三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机械手前后运动。输送机构: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检测器;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并列放置在可移动横梁下方,并均位于立柱的同一侧,第一输送台的下方设置第一电机,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将合格的轮胎输送至下一工艺,第二输送台的下方设置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的作用,将未合格的轮胎从第二输送台输送至下一工序。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控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进一步地,机械手上端为方形滑块,方形滑块的上端设置为与轨道相匹配的凹槽,方形滑块的下端与第四气缸的底座连接,第四气缸伸缩杆的一端与底板连接,方形滑块前侧的下端铰接第一支杆的一端,第一支杆的另一端通过圆形支杆与第三支杆的一端铰接,底板的前侧铰接第二支杆的一端,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中心通过旋转轴交叉铰接,在底板的带动下,第二支杆上下运动,并最终带动圆形支杆运动,夹取轮胎。在一个实施例中,正常工作状态下,轮胎位于第一输送台进行传送,第一输送台上的轮胎首先被输送至检测器,经检测器检测合格后的轮胎被输送至下一工序。当检测器检测到未合格品,检测器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同时运作,可移动横梁向下运动,到达一定高度时,机械手滑动至轮胎中心处,夹取轮胎至第二输送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无需人工操作,可对轮胎进行自动检测,减少错误率,提高准确度;2.机械手可灵活的上下,前后移动,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3.检测后的轮胎通过机械手的作用自动分类,无需人工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轮胎分拣装置,图2为本技术中抓取机构,图3为本技术中抓取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输送机构,图5为本技术中机械手,图6为本技术中系统控制图。附图标记说明:1、抓取机构,2、输送机构,3、控制器;11、机械手,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立柱,15立柱底座,16、可移动横梁、17、第三气缸,18、挡板,19轨道;21、第一输送台,22、第二输送台,23、第二电机,24、第一电机,25、检测器;111、方形滑块,112、圆形支杆,113、第一支杆,114、第二支杆,115、底板,116、第四气缸,117、旋转轴,118、凹槽,119、第三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立柱底座15的上端设有立柱14,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分别位于立柱14两侧,并安装在立柱底座15的上方,可移动横梁16的一侧套于立柱14外侧,并与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的伸缩杆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的协调作用下,推动可移动横梁16上下移动,可移动横梁16另一侧设置垂直向下的挡板18,位于挡板18内侧设置第三气缸17,第三气缸17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机械手11,可移动横梁16下部设有轨道19,机械手11悬挂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并与轨道19滑动连接,在第三气缸17的作用下,推动机械手11前后运动。第一输送台21和第二输送台22并列放置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并均位于立柱14的同一侧,第一输送台21的下方设置第一电机24,在第一电机24的作用下,将合格的轮胎输送至下一工艺,第二输送台22的下方设置第二电机23,通过第二电机23的作用,将未合格的轮胎从第二输送台22输送至下一工序。机械手11的上端为方形滑块111,方形滑块111的上端设置为与轨道19相匹配的凹槽118,使方形滑块111可以悬挂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并在轨道19内前后滑动,方形滑块111的下端与第四气缸116的底座连接,第四气缸116伸缩杆的一端与底板115连接,方形滑块111前侧的下端铰接第一支杆113的一端,第一支杆113的另一端通过圆形支杆112与第三支杆119的一端铰接,底板115的前侧铰接第二支杆114的一端,第一支杆113与第二支杆114的中心通过旋转轴117交叉铰接,在第四气缸116的作用下,带动底板115上下运动。检测器25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控制器3输入端,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控制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第三气缸17和第四气缸116。实施例:结合图1-5,正常工作状态下,轮胎位于第一输送台21进行传送,第一输送台21上的轮胎首先被输送至检测器25,经检测器25检测合格后的轮胎被输送至下一工序。当检测器25检测到未合格品,检测器25发送信号至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第三气缸17和第四气缸116同时运作,可移动横梁16向下运动,到达一定高度时,机械手11滑动至轮胎中心处,夹取轮胎至第二输送台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分拣装置,包括:抓取机构(1)和输送机构(2);其特征在于,/n抓取机构(1)包括:机械手(11)、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立柱(14)、立柱底座(15)、可移动横梁(16)、第三气缸(17)和挡板(18);立柱底座(15)的上端设有立柱(14),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分别位于立柱(14)两侧,并安装在立柱底座(15)的上方,可移动横梁(16)的一侧套于立柱(14)外侧,并与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的伸缩杆一端连接,可移动横梁(16)另一侧设置垂直向下的挡板(18),位于挡板(18)内侧设置第三气缸(17),第三气缸(17)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机械手(11),可移动横梁(16)下部设有轨道(19),机械手(11)悬挂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并与轨道(19)滑动连接;/n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台(21)、第二输送台(22)、第二电机(23)、第一电机(24)和检测器(25);第一输送台(21)和第二输送台(22)并列放置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并均位于立柱(14)的同一侧,第一输送台(21)的下方设置第一电机(24),第二输送台(22)的下方设置第二电机(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分拣装置,包括:抓取机构(1)和输送机构(2);其特征在于,
抓取机构(1)包括:机械手(11)、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立柱(14)、立柱底座(15)、可移动横梁(16)、第三气缸(17)和挡板(18);立柱底座(15)的上端设有立柱(14),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分别位于立柱(14)两侧,并安装在立柱底座(15)的上方,可移动横梁(16)的一侧套于立柱(14)外侧,并与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的伸缩杆一端连接,可移动横梁(16)另一侧设置垂直向下的挡板(18),位于挡板(18)内侧设置第三气缸(17),第三气缸(17)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机械手(11),可移动横梁(16)下部设有轨道(19),机械手(11)悬挂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并与轨道(19)滑动连接;
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台(21)、第二输送台(22)、第二电机(23)、第一电机(24)和检测器(25);第一输送台(21)和第二输送台(22)并列放置在可移动横梁(16)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