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宏光专利>正文

液体加热器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12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及其制作工艺,该液体加热器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本体两端的连接板及分别与该两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本体两侧的两块固定板;本体包括数条水管、数个平板式加热元件及设于水管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绝缘体,数条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两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通孔,水管通过焊接固定于两连接板之间,相邻的两条水管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加热元件与绝缘体夹置于间隔空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本体紧固装配后再与连接板相焊接,使得水管与加热元件无间隙紧密贴合,提高了加热器的功率和热效率;其次,焊接工艺简单,焊点在表面,减少焊点且连接可靠;焊接中使用水冷却保护绝缘体,可确保绝缘体不因焊接高温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及其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加热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液体加热器应运而生,现有的平板式液体加热器的换热器水管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将数个两端密封的金属管用中间有通孔的金属管焊接相连通,另一种是将单个金属管加工折弯后而成,上述液体加热器具有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等优点,然而,由于上述两种液体加热器相邻的两条水管之间以铜管或自身弯折进行硬连接,存在下述缺点:首先,两相邻水管的间隙与发热体的厚度无法精确吻合,且很难改变,造成换热器水管与发热体之间有间隙,影响发热体与水管的换热面之间的热交换,导致整个加热器功率及热效率下降,其次,用铜管进行硬连接需要经过焊接,造成大量铜材及焊料浪费,并且硬连接工艺复杂,造成大量人工浪费,而水管的金属弯曲工艺十分复杂、成品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焊接工艺简单,焊点在表面,减少了焊点,连接更为可靠,可以增加加热元件长度而减少加热元件的数目,加热元件与水管之间可以做到无间隙紧密贴合,热传递效果好,使得加热器功率大、热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制作工艺,使得加热器中的加热元件、水管及设置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绝缘体先紧固装配,然后再与连接板进行焊接连接。并可以做到确保加热元件、水管及绝缘体三者之间的无间隙紧密贴合,又可以保证绝缘体不会因焊接高温而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本体两端的连接板及分别与该两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本体两侧的两块固定板;本体包括数条水管、数个平板式加热元件及设于水管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绝缘体,数条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两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通孔,水管通过焊接固定于两连接板之间,相邻的两条水管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加热元件与绝缘体夹置于间隔空间中;盖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其内设有流通腔,所述数条水管通过流通腔连通,且与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连通。通过流通腔的不同设置方式,可使得水流在数条水管中实现并联连通或串联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作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艺,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将数个加热元件及设于其两侧的绝缘体分别夹置于两两相邻的数条水管之间形成本体,在本体的两侧设置固定板,本体紧固于该两固定板之间;步骤二,将本体置于水槽中,数条水管的一端露出水面与连接板上的数个通孔对应进行焊接,然后再将数条水管的另一端露出水面,与另一连接板上的数个通孔对应进行焊接,在这个过程中,设置于水管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绝缘体全部浸没于水槽中的水面以下;步骤三,将两盖体分别与该两连接板相应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水管与加热元件及绝缘体经外部固定板紧固后,再在水冷保护绝缘体的环境下将水管与连接板进行焊接,使得水管与加热元件无间隙紧密贴合,大幅度提高了加热器的功率和热效率;其次,焊接工艺简单,焊点在表面,不像传统方法中的焊点在换热器铜管之间,使焊接更可靠方便;另外,焊接中使用水冷却保护绝缘体,可确保绝缘体不因焊接高温而损坏。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图5的组合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液体加热器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包括:本体20、固定于本体20两侧的两块固定板4、设于本体20上方的上连接板31及与上连接板31固定连接的上盖体51,以及设于本体20下方的下连接板32及与下连接板32固定相连的下盖体52。本体20包括四条水管21、三个加热元件22设于水管、以及设于水管21与加热元件22之间的六个绝缘体215,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24及出水口25,上、下连接板31、32上分别对应设有四个通孔33,四条水管21通过焊接固定于上、下连接板31、32之间,通孔33与水管21相连通,其焊点在表面、焊接工艺简单。相邻的两条水管21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23,加热元件22与绝缘体215紧密贴合夹置于间隔空间23中,加热元件22为平板式加热元件,绝缘体215的设置可防止水管21导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四条水管21为矩形金属管,由两条第一连接管26、28及两条第二连接管27、29组成,其中,第一连接管26、28的进水口24设于其上端,出水口25设于下端,第二连接管27、29的进水口24设于其下端,出水口25设于上端,第一连接管26、28与第二连接管27、29交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2为平板式半导体加热元件,包括两片金属电极板221及彼此间隔空间设置于两电极板221之间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222,该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222与电极板221电性连接,加热元件22设有接线端-->(未图示)连接电源,半导体陶瓷发热片222发热,加热元件22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固定板4上左右对称设有四个连接部41,连接部41上设有连接孔42,通过长螺栓43对应连接两固定板4上的连接孔42,以将本体20固定于两固定板4之间,使得三个加热元件22与该四条水管21的贴合更为紧密。上盖体51的右侧设有进水通道53,其呈弯折设置,一端用于连接进水管7,另一端与最右侧的第一连接管26的进水口24对应设置并相连通,上盖体51的左侧设置出水通道54,其呈弯折设置,一端用于连接出水管8,另一端与最左侧的第二连接管29的出水口25对应设置并相连通;上盖体51内还设有上流通腔55,连通相邻的第二连接管27上端的出水口25及第一连接管28上端的进水口24。下盖体52内设有下流通腔56、57,其中,下流通腔56连通第一连接管26下端的出水口25及第二连接管27下端的进水口24,下流通腔57连通第一连接管28下端的出水口25及第二连接管29下端的进水口24。另外,上连接板31与上盖体51上对应设有数个螺栓孔58,下连接板32与下盖体52上对应设有数个螺栓孔61,通过螺栓62连接该等螺栓孔61将上连接板31与上盖体51固定连接,下连接板32与下盖体52固定连接,且,还可于上连接板31与上盖体51、下连接板32与下盖体52的接触面设置密封垫63,以避免漏水。参阅图3,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水流在数条水管21之间形成串联连通,具体来说,冷水从进水管7经进水通道53流入液体加热器,依次流经第一连接管26、下流通腔56、第二连接管27、上流通腔55、第一连接管28、下流通腔57、第二连接管29,在三个加热元件22的传热下升温为热水,再经出水通道54从出水管8流出,。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通道53’与出水通道54’分别设在本体20最外侧的两条水管26、29上。如图5-6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体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本体两端的连接板及分别与该两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本体两侧的两块固定板;本体包括数条水管、数个平板式加热元件及设于水管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绝缘体,数条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两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通孔,水管通过焊接固定于两连接板之间,相邻的两条水管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加热元件与绝缘体夹置于间隔空间中;盖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其内设有流通腔,所述数条水管通过流通腔连通,且与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本体两端的连接板及分别与该两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本体两侧的两块固定板;本体包括数条水管、数个平板式加热元件及设于水管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绝缘体,数条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两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通孔,水管通过焊接固定于两连接板之间,相邻的两条水管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加热元件与绝缘体夹置于间隔空间中;盖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其内设有流通腔,所述数条水管通过流通腔连通,且与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设于本体上方的上连接板及设于本体下方的下连接板,所述盖体包括设于本体上方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上盖体及设于本体下方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下盖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内设有上流通腔,所述出水通道相应设于其上端并与其相连通;所述下盖体内设有下流通腔,所述进水通道相应设于其下端并与其相连通;所述数条水管的下端设置进水口,与下流通腔相连通,其上端设置出水口,与上流通腔相连通,水流在数条水管之间形成并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设于上盖体的一侧,其一端用于外接进水管,另一端与位于该侧的水管的进水口对应设置并相连通;所述出水通道设于上盖体的另一侧,其一端用于外接出水管,另一端与位于该侧的水管的出水口对应设置并相连通;所述数条水管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管及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管,其中,第一连接管的进水口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宏光
申请(专利权)人:纪宏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