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99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头部置入凹槽,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竖直设置在底座顶端面上的两竖向支杆、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设置在两竖向支杆之间的提杆以及固定设置在提杆底端与头部置入凹槽相对应用于实现对头部进行固定的头部下压弧形垫板;所述头部下压弧形垫板与底座之间对应匹配设置有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头部下压弧形垫板能够通过升降调节结构沿着竖向支杆上下移动,同时通过锁紧结构的锁紧,能够进一步保证头部下压弧形垫板与头部置入凹槽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使得患者的头部放入后不会发生晃动,能够很好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减小对患者误诊的可能性。

A head fixing device for intraoperative brain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择所要显示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目前,在对患者做脑血管造影时,通常需要患者躺在造影床上,身体和头部都需要固定,以防止头部或身体晃动导致图像模糊,使医生产生误诊。临床上身体的束缚可以通过束缚带等将其捆绑固定,但头部因其为圆形,用束缚带固定比较困难,特别是遇到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更是如此。此外,现有的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通常仅设置有呈弧形状的头部置入凹槽,患者的头部可以放置到头部置入凹槽内,但无法对头部进行固定,头部容易发生晃动,同样也会增加对患者误诊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以解决通过束缚无法对患者头部进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头部置入凹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竖直设置在底座(1)顶端面上的两竖向支杆(3)、通过升降调节结构(5)设置在两竖向支杆(3)之间的提杆(4)以及固定设置在提杆(4)底端与头部置入凹槽(6)相对应用于实现对头部进行固定的头部下压弧形垫板(2);所述头部下压弧形垫板(2)与底座(1)之间对应匹配设置有锁紧结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头部置入凹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竖直设置在底座(1)顶端面上的两竖向支杆(3)、通过升降调节结构(5)设置在两竖向支杆(3)之间的提杆(4)以及固定设置在提杆(4)底端与头部置入凹槽(6)相对应用于实现对头部进行固定的头部下压弧形垫板(2);所述头部下压弧形垫板(2)与底座(1)之间对应匹配设置有锁紧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结构(5)包括设置在竖向支杆(3)上的滑轨、与滑轨相配装且与提杆(4)相固定用于沿竖向支杆(3)上下滑动的滑块(51)以及用于实现滑块(51)与竖向支杆(3)定位的定位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结构包括沿竖向支杆(3)外壁设置的多个暗扣(53)以及设置在滑块(51)上并与暗扣(53)相匹配的搭扣(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结构包括线性设置在竖向支杆(3)上的螺纹孔(55)以及设置在滑块(51)上并与螺纹孔(55)相匹配的定位螺栓(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中脑部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下压弧形垫板(2)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