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垫手枕及床体,涉及CT照射领域。垫手枕包括枕头主体、两个平行设置的手臂支撑座、用于固定上臂的第一锁定件和用于固定前臂的第二锁定件。手臂支撑座的一端可锁定地活动连接于枕头主体,以使得两个手臂支撑座的间距可调节。每个手臂支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臂放置槽。第一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第二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床体包括床体本体和上述的垫手枕,枕头主体与床体连接。该垫手枕能够使患者的手臂保持伸直状态。该床体能够使患者的四肢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便于照射CT。
A kind of hand pillow and bed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垫手枕及床体
本申请涉及CT照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垫手枕及床体。
技术介绍
目前在做针对腰以上的增强CT时,由于患者肘部需要注射增强药物,导致患者的手臂必须保持伸直状态,对于配合度比较低的患者,其手臂容易活动而导致CT结果不准确。相关技术中的枕头仅是用于CT平扫的情况,对于增强CT,并不能使患者手臂保持伸直状态。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枕头不能使患者手臂保持伸直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垫手枕,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枕头不能使患者手臂保持伸直状态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垫手枕,该垫手枕包括枕头主体、两个平行设置的手臂支撑座、用于固定上臂的第一锁定件和用于固定前臂的第二锁定件。手臂支撑座的一端可锁定地活动连接于枕头主体,以使得两个手臂支撑座的间距可调节。每个手臂支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臂放置槽。第一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第二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通过设置枕头主体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设置手臂支撑座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通过设置手臂放置槽用来限制患者的手臂弯曲,设置第一锁定件将患者的上臂固定,设置第二锁定件将患者的前臂固定,使得患者的手臂不能弯曲,限制配合度较低的患者的手臂的活动,使患者手臂保持伸直状态。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手臂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连接枕头主体和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撑段被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臂,第二支撑段被用于支撑患者的前臂。第一锁定件与第一支撑段连接,第二锁定件与第二支撑段连接。通过将手臂支撑座分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能够适应做CT平扫和做增强CT两种情况。当做CT平扫时,可以将第二支撑段拆下,使得患者的手臂能够弯曲。当做增强CT时,将第二支撑段与第一支撑段连接,使得患者的手臂保持伸直状态。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枕头主体靠近手臂支撑座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枕头主体远离手臂支撑座的一侧的高度。将枕头主体靠近手臂支撑座的一侧的高度设置为大于枕头主体远离手臂支撑座的一侧的高度,使得患者在使用垫手枕的时候较为舒适。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手臂支撑座包括调节杆和支撑座本体。枕头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槽,调节杆与支撑座本体可转动地连接。调节杆部分容纳于开口槽内,通过调节调节杆容纳于开口槽内的长度能够调节手臂支撑座的位置。通过设置调节杆,使得调节杆与支撑座本体连接,调节杆部分容纳于开口槽内,通过调整调节杆容纳于开口槽内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手臂支撑座的位置。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调节杆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支撑座本体与第二段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段的端部和第三段的端部共同限制支撑座本体在调节杆上的位置。通过将调节杆分为直径不同的三段,支撑座本体与位于中间的直径较小的第二段连接,达到限制支撑座本体位置的目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段为光杆,第三段上设置有外螺纹,开口槽设置有内螺纹。第三段与开口槽内壁配合,通过旋转第一段以调整支撑座本体的位置。将第三段与开口槽配合,通过旋转第一段就能够使得第三段的旋入或者旋出开口槽,使得第二段在开口槽内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调节手臂支撑座位置的目的。将第二段设置为光杆,使得第三段在转动时,不会带动支撑座本体一起转动,不会改变支撑座本体的角度。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手臂支撑座的一端与枕头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以每个手臂支撑座能够相对于枕头主体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通过将手臂支撑座的一端与枕头主体可转动的连接,使得手臂支撑座能够相对于枕头主体转动,以适应不同人群对于手臂抬起角度的需要。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垫手枕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手臂支撑座连接。当升降机构升高时,手臂支撑座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当升降机构降低时,手臂支撑座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通过设置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来调节手臂支撑座的角度。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包括限位件和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支撑手臂支撑座,限位件与枕头主体连接。限位件上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设置限位件和调节螺杆,使得调节螺杆的一端支撑手臂支撑座,通过旋转调节螺杆,使得调节螺杆的伸出长度发生变化,即可改变手臂支撑架的角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床体,该床体包括床体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说的垫手枕,枕头主体与床体连接。该床体能够使患者的四肢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便于照射CT。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垫手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臂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枕头主体及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垫手枕;100-枕头主体;110-头部放置槽;120-开口槽;130-滑动槽;200-手臂支撑座;210-支撑座本体;211-第一支撑段;212-第二支撑段;220-调节杆;221-第一段;222-第二段;223-第三段;300-第二锁定件;400-第一锁定件;500-升降机构;510-限位件;520-调节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垫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手枕包括:/n枕头主体;/n两个平行设置的手臂支撑座,所述手臂支撑座的一端可锁定地活动连接于所述枕头主体,以使得两个所述手臂支撑座的间距可调节,每个所述手臂支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臂放置槽;/n用于固定上臂的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以及/n用于固定前臂的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垫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手枕包括:
枕头主体;
两个平行设置的手臂支撑座,所述手臂支撑座的一端可锁定地活动连接于所述枕头主体,以使得两个所述手臂支撑座的间距可调节,每个所述手臂支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臂放置槽;
用于固定上臂的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以及
用于固定前臂的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连接于手臂支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垫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连接所述枕头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段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段被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臂,所述第二支撑段被用于支撑患者的前臂,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段连接,所述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垫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靠近所述手臂支撑座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枕头主体远离所述手臂支撑座的一侧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垫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撑座包括调节杆和支撑座本体,所述枕头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槽,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座本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杆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口槽内,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杆容纳于所述开口槽内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手臂支撑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垫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朗妮,
申请(专利权)人:徐朗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