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53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床体和布置在床体的前端的头枕,头枕的沿床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配有可沿床体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沿床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有夹块,所述头枕的后侧布置有颈枕,颈枕的内部设置有气腔,床体上还布置有与气腔通过导气管连通的气泵,导气管上布置有控制导气管通断的电磁阀。头枕的后侧布置有颈枕,颈枕的气腔与气泵连接并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颈枕可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减少患者的颈部的负担,也减少了头部受到的支撑力;同时可通过气泵调节气腔内的气体的压力,调节颈枕的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增强了适用性。

Position support device for radi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许多的疾病都必须通过放射科设备的检查来确定诊断以及来辅助诊断。在放射影像检查时,经常会在多个部位检查,这就需要人体移动或保持某一体位较长时间,有些患者在扫描时头部容易晃动,造成CT照片出现“伪影”,影响检查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人体进支撑定位。授权公告号为CN205913357U,授权公告日为2017.02.0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该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开设有凸字形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两个夹块,两夹块沿滑槽滑动,两夹块的外侧分别连接气动伸缩杆,伸缩杆连接气缸,两气缸连接联动开关,夹块连接夹板,夹板内侧为弧形,夹板上设有绑带。上述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利用两个夹块联动,保证患者位于影像拍摄的中间位置。但是对于头部或者颈部受到创伤的患者,很难依靠头部与颈部的力量支撑定位,舒适性差,同时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增加了颈部的负担,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对于头部或者颈部受到创伤的患者,依靠头部力量支撑定位舒适性差,同时增加颈部的负担的问题。本技术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床体和布置在床体的前端的头枕,头枕的沿床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配有可沿床体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沿床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有夹块,所述头枕的后侧布置有颈枕,颈枕的内部设置有气腔,床体上还布置有与气腔通过导气管连通的气泵,导气管上布置有控制导气管通断的电磁阀。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头枕的后侧布置有颈枕,颈枕的气腔与气泵连接并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颈枕可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减少患者的颈部的负担,也减少了头部受到的支撑力;同时可通过气泵调节气腔内的气体的压力,调节颈枕的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增强了适用性。所述床体上开设有安装孔道,所述导气管布置在所述安装孔道内。导气管布置在安装孔道内,保证床体表面的平整,提高舒适性。所述床体上开设有沿床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安装有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螺杆,所述支撑块的底端螺纹装配在所述螺杆上。螺杆与电机控制支撑块的滑动,自动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所述床体上还设置有腰枕,腰枕沿床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腰枕的顶面为弧面。腰枕可以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减少患者的负担,同时也可以适用于患者侧躺的情况。所述床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为T形结构,腰枕的底部布置有与第一滑槽配合的滑块,腰枕通过滑块和第一滑槽导向装配在床体上。腰枕可沿床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所述床体的后端还布置有用于支撑患者的脚部的踏板,床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踏板导向装配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踏板可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支撑,便于患者用力,踏板可沿床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可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所述床体上布置有气缸,踏板的底部布置有嵌入第二滑槽内的嵌块,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嵌块连接。气缸控制踏板移动,结构精简,成本低。所述头枕包括支撑板和布置在支撑板的顶部的海绵垫,海绵垫的顶面为中部低两端高的弧面。海绵垫和弧面可以提高患者头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颈枕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支撑块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腰枕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踏板处的剖视图。其中,1-床体,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导向槽,2-头枕,21-支撑板,22-海绵垫,3-支撑块,31-电机,32-螺杆,4-夹块,5-颈枕,51-导气管,52-气泵,53-电磁阀,6-腰枕,7-踏板,8-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该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床体1,定义床体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床体1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床体1的前端布置有头枕2,头枕2包括支撑板21和布置在支撑板21的顶部的海绵垫22,海绵垫22与支撑板21之间通过拉链可拆连接,海绵垫22的顶面为中部低两端高的弧面。海绵垫22和弧面可以减少头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与头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患者头部的舒适性。头枕2的沿床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个支撑块3,床体1上开设有沿床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3,导向槽13内安装有电机31和与电机31连接的螺杆32,定义靠近床体1中部的一侧为内侧,电机31布置在床体1的左右两侧的外端。支撑块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支撑块3通过螺纹孔螺纹装配在螺杆32上。电机31驱动螺杆32转动,在螺纹结构的作用下支撑块3可沿导向槽13滑动。两个支撑块3上分别布置有夹块4,夹块4随支撑块3的滑动可以夹持在患者的头部两侧,避免头部转动。支撑块3的顶部开设有T形槽,T形槽沿床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夹块4的底部布置有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夹块4通过T形槽与T形块滑动装配在支撑块3上。两个夹块4的相对的内侧面为弧面,可增大与患者头部的接触面积。头枕2的后侧布置有颈枕5,颈枕5为筒体结构,颈枕5的内部布置有气腔。床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道,安装孔道内布置有导气管51,导气管51与颈枕5的气腔连通。导气管51布置在安装孔道内,保证床体1表面的平整,提高舒适性。导气管51上布置有电磁阀53,电磁阀53用于控制导气管51的通断,还用于释放气腔内的气体。导气管51的端部连接有气泵52,气泵52用于向颈枕5内输送气体。颈枕5可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减少患者的颈部的负担,也减少了头部受到的支撑力;同时可通过气泵52调节气腔内的气体的压力,调节颈枕5的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增强了适用性。床体1上的中部还布置有腰枕6,腰枕6共有两个,两个腰枕6沿床体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腰枕6的顶面为弧面,便于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减少患者的负担,同时也可以适用于患者侧躺的情况。床体1上开设有沿床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共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腰枕6一一对应。第一滑槽11为T形结构,腰枕6的底部布置有与第一滑槽11配合的滑块,腰枕6通过滑块和第一滑槽11导向装配在床体1上,便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床体1的后端布置有踏板7,踏板7用于支撑患者的脚部,床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开设有第二滑槽12,踏板7的底部布置有嵌入第二滑槽12内的嵌块,踏板7通过嵌块可滑动地装配在床体1上。第二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床体和布置在床体的前端的头枕,头枕的沿床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配有可沿床体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沿床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有夹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的后侧布置有颈枕,颈枕的内部设置有气腔,床体上还布置有与气腔通过导气管连通的气泵,导气管上布置有控制导气管通断的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床体和布置在床体的前端的头枕,头枕的沿床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配有可沿床体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沿床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有夹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的后侧布置有颈枕,颈枕的内部设置有气腔,床体上还布置有与气腔通过导气管连通的气泵,导气管上布置有控制导气管通断的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开设有安装孔道,所述导气管布置在所述安装孔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开设有沿床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安装有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螺杆,所述支撑块的底端螺纹装配在所述螺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还设置有腰枕,腰枕沿床体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杜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