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917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0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两转轴、承架、扭力机构与固定机构。两转轴互相平行且枢设于承架。扭力机构包括多个层叠的摩擦片。各摩擦片包括两具有开口的套环,两套环分别套接于两转轴。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多个摩擦片且位于各摩擦片的两套环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扭力机构的摩擦片且固定机构位于各摩擦片的两套环之间,可避免扭力机构的摩擦片发生错位或分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Hub and its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层叠的摩擦片构成扭力机构的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可折式电子装置包括枢纽器与两板体。枢纽器连接于两板体之间。两板体可通过枢纽器相对闭合或展开。可折式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中一板体可设有屏幕,而另一板体则设有主板与键盘等组件。下面将描述一种现有的枢纽器。请同时参见图1与图2,图1与图2分别为一种现有的枢纽器100的示意图与爆炸图。枢纽器100包括两转轴110和120、承架130、同动机构140与扭力机构150。两转轴110和120互相平行且枢设于承架130。同动机构140设于两转轴110和120之间,使两转轴110和120以相反的转动方向同动。扭力机构150包括多个层叠的摩擦片150a。各摩擦片150a包括两具有开口的套环151和152,两套环151和152分别套接于两转轴110和120。两转轴110和120分别连接可折式电子装置的两板体(未绘示),当两板体相对闭合或展开时,两转轴110和120会随着一起转动。各摩擦片150a通过套环151和152与转轴110和120的干涉配合而产生出扭力,可堆叠特定数量的摩擦片150a来达到需求扭力,使两板体在相对闭合或展开时,自由停滞或定位在默认角度位置。由于各摩擦片150a的套环151与转轴110干涉配合产生的扭力相较于套环152与转轴120干涉配合产生的扭力会存在一些差异,不同摩擦片150a的套环151和152与转轴110和120干涉配合产生的扭力也会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枢纽器100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如图3所示摩擦片150a错位的问题,或发生如图4所示摩擦片150a分离的问题。摩擦片150a的错位或分离会导致两转轴110和120歪斜不再互相平行,进而会使两板体不能很好地闭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可避免扭力机构的摩擦片发生错位或分离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两转轴、承架、扭力机构与固定机构。两转轴互相平行且枢设于承架。扭力机构包括多个层叠的摩擦片。各摩擦片包括两具有开口的套环,两套环分别套接于两转轴。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多个摩擦片且位于各摩擦片的两套环之间。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摩擦片还包括圆形穿孔,圆形穿孔位于两套环之间。固定机构包括圆形轴件,圆形轴件穿设于所述多个摩擦片中远离承架的部分摩擦片的圆形穿孔。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摩擦片还包括非圆形穿孔,非圆形穿孔位于两套环之间。固定机构包括非圆形轴件,非圆形轴件穿设于所述多个摩擦片中远离承架的部分摩擦片的非圆形穿孔。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摩擦片具有互相对立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凸部与多个凹部,各凸部设于对应的摩擦片的第一表面且位于两套环之间,各凹部设于对应的摩擦片的第二表面且位于两套环之间。设于相邻两摩擦片的凸部与凹部互相卡合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摩擦片具有互相对立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各摩擦片还包括槽孔,槽孔位于两套环之间且位于侧面。固定机构包括轴件,轴件的一端连接承架,轴件卡合连接于所述多个摩擦片的槽孔。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摩擦片包括两摩擦组件,各摩擦组件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套环。固定机构包括轴件,轴件具有互相对立的两侧面,各摩擦组件的另一端抵接于对应的侧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摩擦片还包括穿孔,穿孔位于两套环之间。固定机构包括轴件与轴套,轴件穿设于所述多个摩擦片中靠近承架的部分摩擦片的穿孔,轴套穿设于所述多个摩擦片中远离承架的部分摩擦片的穿孔并连接轴件。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枢纽器还包括同动机构。同动机构设于两转轴之间,使两转轴以相反的转动方向同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同动机构包括两第一齿轮与两第二齿轮,各第一齿轮套设于对应的转轴,两第二齿轮位于两第一齿轮之间,两第二齿轮互相啮合,且各第二齿轮啮合对应的第一齿轮。本技术另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枢纽器与两板体。两板体分别连接两转轴。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扭力机构的摩擦片且固定机构位于各摩擦片的两套环之间,可避免扭力机构的摩擦片发生错位或分离的问题。为让本技术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的枢纽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枢纽器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枢纽器的摩擦片错位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枢纽器的摩擦片分离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枢纽器的部分爆炸图。图8与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枢纽器不同视角的部分爆炸图。图10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枢纽器的部分爆炸图。图11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枢纽器的部分爆炸图。图12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枢纽器的部分爆炸图。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0、200、300、400、500、600、700:枢纽器110、120:转轴130:承架131、132:承板140:同动机构141、142:第一齿轮143、144:第二齿轮150、250、350、450、550、650、750:扭力机构150a、250a、350a、450a、550a、650a、750a:摩擦片151、152:套环253:圆形穿孔353:非圆形穿孔453、553:第一表面454、554:第二表面555:侧面556:槽孔650a1、650a2:摩擦组件753:穿孔260、360、460、560、660、760:固定机构260a:圆形轴件360a:非圆形轴件461:凸部462:凹部560a:轴件660a:轴件661、662:侧面761:轴件762:轴套10:电子装置11、12:板体。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请同时参见图5与图6,图5与图6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枢纽器200的示意图与爆炸图。枢纽器200包括两转轴110和120、承架130、同动机构140、扭力机构250与固定机构260。两转轴110和120互相平行且枢设于承架130。同动机构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转轴;/n承架,其中所述两转轴互相平行且枢设于所述承架;/n扭力机构,包括多个层叠的摩擦片,各所述摩擦片包括两具有开口的套环,所述两套环分别套接于所述两转轴;以及/n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多个摩擦片且位于各所述摩擦片的所述两套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转轴;
承架,其中所述两转轴互相平行且枢设于所述承架;
扭力机构,包括多个层叠的摩擦片,各所述摩擦片包括两具有开口的套环,所述两套环分别套接于所述两转轴;以及
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多个摩擦片且位于各所述摩擦片的所述两套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各所述摩擦片还包括圆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位于所述两套环之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形轴件,所述圆形轴件穿设于所述多个摩擦片中远离所述承架的部分摩擦片的圆形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各所述摩擦片还包括非圆形穿孔,所述非圆形穿孔位于所述两套环之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非圆形轴件,所述非圆形轴件穿设于所述多个摩擦片中远离所述承架的部分摩擦片的非圆形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各所述摩擦片具有互相对立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凸部与多个凹部,各所述凸部设于对应的所述摩擦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且位于所述两套环之间,各所述凹部设于对应的所述摩擦片的所述第二表面且位于所述两套环之间,设于相邻两摩擦片的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互相卡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各所述摩擦片具有互相对立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舜裕林子安林祺恩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