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6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包括有外置机油箱、机油泵和控制器,机油泵连接于外置机油箱和发电机组之间,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连接有一机油溢流管,机油溢流管的出口位置高于进口位置;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给外置辅助机油箱加上机油泵,同时在发电机组机油箱与外置辅助机油箱之间设置机油溢流管,并通过电子控制的方式循环补充机油,既能及时补充机油,又达到了让发电机组内机油进行循环的目的,避免产生采用浮球阀装置自动补油导致发电机组内机油越用越脏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无人值守的基站用柴油发电机组需要经常更换机油的难题。

A large cycle automatic oil supplement structure for generator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电机组进行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的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发电机组常用于基础建设、通讯站点、抢险救灾等领域,柴油发电机组具有使用简单、利用效率高、功率大等优点。一般柴油发电机组的底壳机油容量比较小,运行300小时左右就要更换机油,这对于处在偏远基站上使用的发电机组更换机油比较困难。为此需要设置自动补机油系统来延长机油更换的周期,传统自动补机油技术一般是用浮球阀等通过一个外置的外置机油箱,利用重力作用来补油,这种自动补机油技术主要缺点就是外置机油箱的机油没有经过循环,只是在发电机组机油液面降低的时候才会通过浮球阀向发电机组补充机油,时间久了发电机组内的机油很脏,而外置机油箱的机油则很干净(外置机油箱的机油没有经过循环)。因此,现有柴油发电机组缺乏能够自动循环又能补充机油的方案,长期以来,人们针对无人值守柴油发电机无有效自动补机油带来的风险,仅在使用管理上进行预防,而在发电机设备结构上则尚未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结构简单、既可及时给发电机组补充机油、还能使发电机组的机油保持干净、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包括有外置机油箱、机油泵和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机油泵,机油泵通过机油抽取管连接外置机油箱,发电机组通过机油补油管连接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连接有一机油溢流管,机油溢流管的进口连接发电机组的机油管,而其出口则连接外置机油箱,并且机油溢流管的出口位置高于进口位置,通过该机油溢流管形成发电机组的机油循环结构;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通过该气压平衡管使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具有相同的气压。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溢流管的进口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底部连接,而出口从外置机油箱的上部接入,这样可以使停留在发电机组机油箱底部的杂质随循环流动的溢流机油流回外置机油箱;并且该出口的位置与发电机组正常工作所需机油量形成的机油正常液位线水平齐平,这样可以防止发电机组内的机油超过正常液位线,当发电机组内的机油超过正常液位线后即会通过机油溢流管流回外置机油箱。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溢流管的出口与气压平衡管一起通过一三通接头从外置机油箱的顶部接入,以简化与外置机油箱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在外置机油箱中设置有一用于监测其内部机油量的机油液位报警开关,以防止外置机油箱的机油量被抽空造成发电机组受损。优选地,所述机油液位报警开关设置的报警位置为外置机油箱的机油量下降到12MM,外置机油箱的液位降低到只有12MM时机油液位报警开关即开始报警。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一西门子逻辑编程器PLC,其通过一油泵动作继电器连接机油泵。进一步地,所述机油补油管从发电机组的上面接入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使得机油从机油箱的上部进入,而多出的机油则从下部流出,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循环效果。本技术通过给外置辅助机油箱加上机油泵,同时在发电机组机油箱与外置辅助机油箱之间设置机油溢流管,并通过电子控制的方式循环补充机油,既能及时补充机油,又达到了让发电机组内机油进行循环的目的,避免产生采用浮球阀装置自动补油导致发电机组内机油越用越脏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无人值守的基站用柴油发电机组需要经常更换机油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油泵控制原理图。图中,1为发电机组,2为外置机油箱,3为机油泵,4为机油补油管,5为机油抽取管,6为气压平衡管,7为机油溢流管,8为三通接头,9为机油液位报警开关,10为机油正常液位线。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包括有外置机油箱2、机油泵3和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机油泵3,机油泵3通过机油抽取管5连接外置机油箱2,发电机组1通过机油补油管4连接机油泵3;在外置机油箱2与发电机组1的机油箱之间连接有一机油溢流管7,机油溢流管7的进口连接发电机组1的机油管,而其出口则连接外置机油箱2,并且机油溢流管7的出口位置高于进口位置,通过该机油溢流管7形成发电机组1的机油循环结构;在外置机油箱2与发电机组1的机油箱之间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6,通过该气压平衡管6使外置机油箱2与发电机组1的机油箱之间具有相同的气压,便于实现两者的机油量平衡。所述机油溢流管7的进口与发电机组1的机油箱底部连接,而出口从外置机油箱2的上部接入,这样可以使停留在发电机组机油箱底部的杂质随循环流动的溢流机油流回外置机油箱2;并且该出口的位置与发电机组1正常工作所需机油量形成的机油正常液位线水平齐平,这样可以防止发电机组1内的机油超过正常液位线10,当发电机组1内的机油超过正常液位线10后即会通过机油溢流管7流回外置机油箱2。所述机油溢流管7的出口与气压平衡管6一起通过一三通接头8从外置机油箱2的顶部接入,以简化与外置机油箱2的连接结构。在外置机油箱2中设置有一用于监测其内部机油量的机油液位报警开关9,以防止外置机油箱2的机油量被抽空造成发电机组1受损。所述机油液位报警开关9设置的报警位置为外置机油箱2的机油量下降到12MM,外置机油箱2的液位降低到只有12MM时机油液位报警开关9即开始报警。所述控制器为一西门子逻辑编程器PLC,其通过一油泵动作继电器K14连接机油泵3。所述机油补油管4从发电机组1的上面接入发电机组1的机油箱,使得机油从机油箱的上部进入,而多出的机油则从下部流出,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循环效果。工作原理:1、当发电机组1开始运行时,逻辑编程器收到启动信号,系统开始记录机组运行时间,机组运行2小时后内部程序控制继电器K14动作4秒,机油泵3通过机油补油管4向发电机组1内补充机油,4秒钟后停止。然后又开始计时,机组再运行2小时后机油泵3再动作4秒补油,依次循环。2、当发电机组1停止时,逻辑编程器收到停止信号,系统停止运行;3、当外置机油箱2液位低于12mm时,触发机油液位报警开关9动作,并把相应信号给到逻辑编程器,此时系统也停止运行;4、当向发电机组内补充的机油高于正常液位线10时,则通过机油溢流管7流回到外置机油箱2中,防止机油液位过高而损坏发电机组1。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包括有外置机油箱、机油泵和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机油泵,机油泵通过机油抽取管连接外置机油箱,发电机组通过机油补油管连接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连接有一机油溢流管,机油溢流管的进口连接发电机组的机油管,而其出口则连接外置机油箱,并且机油溢流管的出口位置高于进口位置,通过该机油溢流管形成发电机组的机油循环结构;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通过该气压平衡管使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具有相同的气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包括有外置机油箱、机油泵和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机油泵,机油泵通过机油抽取管连接外置机油箱,发电机组通过机油补油管连接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连接有一机油溢流管,机油溢流管的进口连接发电机组的机油管,而其出口则连接外置机油箱,并且机油溢流管的出口位置高于进口位置,通过该机油溢流管形成发电机组的机油循环结构;在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通过该气压平衡管使外置机油箱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之间具有相同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大循环自动补机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溢流管的进口与发电机组的机油箱底部连接,而出口从外置机油箱的上部接入,并且该出口的位置与发电机组正常工作所需机油量形成的机油正常液位线水平齐平。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锦艺黄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飞尔特能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