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02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四冲程汽油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该润滑结构包含一具有吸油、泵油功能的转子泵组合,相对于传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通过油溅、拨叉、震动等形式形成润滑油雾润滑,该润滑结构一是可实现润滑油脱离发动机负压情况的限制,能够通过转子泵组合的泵油功能按照特定的润滑路线及润滑方式对发动机进行自主润滑;二是该润滑结构可将发动机油气分离室与机油室连通组成回路,从而将发动机油气分离室内的机油回收至储油室,减小发动机机油消耗量,降低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

A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four stroke gasoline engine with roto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四冲程汽油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四冲程汽油机的润滑系统,主要是通过油溅、拨叉、震动等形式形成润滑油雾,产生的润滑油雾在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使油雾布于发动机所需位置,因发动机储油室内部压力为脉动压力,故该润滑方式需要增加部分单向阀,单向阀一般为橡胶件,该单向阀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易老化失效,且当机油存在杂质时,单向阀极易堵塞失效。且目前四冲程汽油机的润滑系统中,油气分离室一般连通发动机进气系统,其喷出的部分润滑油雾随燃油混合气进入燃烧室进行消耗,导致该方式发动机润滑油消耗量较大,也增加了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需要一种工作稳定、能够充分将油气分离室内所分离的润滑油回吸至储油室,减小发动机润滑油消耗量的润滑结构,以满足发动机的润滑及降低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含有一具有吸油、泵油功能的转子泵结构,可实现润滑油脱离发动机负压情况的限制,能够通过转子泵的泵油功能按照特定的润滑路线及润滑方式对发动机进行自主润滑,且该润滑结构可将发动机油气分离室与机油室连通组成回路,从而将发动机油气分离室内的机油回收至储油室,减小发动机机油消耗量,从而降低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包括侧盖主体1,转子泵组合2,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凸轮轴5,机油过滤体6,机油管7;所述侧盖主体1内设有机油通道8、内部通路14;所述转子泵盖板4内设有吸油通道9;所述凸轮轴5内设有相连通的泵油通路11、泄压孔12;所述机油管7内设有通油通道10;所述泄压孔12数量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所述转子泵组合2安装在侧盖主体1上凹槽内,所述转子泵盖板4装配到侧盖主体1上,与侧盖主体1配合形成转子泵组合2工作所需的空间;所述转子传动轴3一侧与转子泵组合2连接带动转子泵组合2转动,另一侧穿过转子泵盖板4与凸轮齿轮17连接;所述凸轮齿轮17与曲轴15上的曲轴齿轮16啮合传动;所述凸轮轴5穿过凸轮齿轮17、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与侧盖主体1连接;所述机油过滤体6通过机油管7与转子泵盖板4连接;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其一经侧盖主体1的内置机油通道8自油气分离室19吸油,从而将油气分离室内分离出的润滑油回吸至储油室20,其二经转子泵盖板4的吸油通道9及机油管7内的通油通道10,自储油室20内吸入经机油过滤体6过滤后的润滑油;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所泵润滑油,其一经侧盖主体1的内部通路14与凸轮轴5的泵油通路11,泵入缸体内壁18,从而完成活塞、曲轴组件等的润滑,其二经凸轮轴5中的泄压孔12泵回储油室20。可选的,所述泄压孔12数量为2个,且左右对称。可选的,所述的侧盖主体1上设有限位凸台13用来固定机油过滤体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转子泵式侧盖储油润滑系统含有一具有吸油、泵油功能的转子泵结构,一是实现润滑油脱离发动机负压情况的限制,能够通过转子泵的泵油功能按照特定的润滑路线及润滑方式对发动机进行自主润滑;二是该带有转子泵式侧盖储油润滑系统将发动机油气分离室与储油室连通组成回路,将发动机油气分离室内的机油回收至储油室,减小了发动机机油消耗量,从而降低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转子泵组合泵油通路及动力原理图图3为转子泵组合与油气分离室连通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剖切方向A-A、B-B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剖切方向C-C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转子泵组合原理图图7为侧盖主体内部空间通路图图8为转子泵组合自发动机油气分离室的吸油路径图图9为转子泵组合自储油室的吸油路径图附图中序号说明:1.侧盖主体;2.转子泵组合;2-1.转子泵内转子;2-2.转子泵外转子;3.转子传动轴;4.转子泵盖板;5.凸轮轴;6.机油过滤体;7.机油管;8.机油通道;9.吸油通道;10.通油通道;11.泵油通路;12.泄压孔;13.限位凸台;14.内部通路;15.曲轴;16.曲轴齿轮;17.凸轮齿轮;18.缸体内壁;19.油气分离室;20.储油室;21.区域空间A;22.区域空间B。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包括侧盖主体1,转子泵组合2,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凸轮轴5,机油过滤体6,机油管7。其中转子泵组合2安装在侧盖主体1上凹槽内,转子泵盖板4通过螺栓装配到侧盖主体1上,形成转子泵组合2工作所需的空间,转子传动轴3一侧与转子泵组合2连接带动转子泵组合2转动,另一侧穿过转子泵盖板4与凸轮齿轮17连接,所述凸轮轴5穿过凸轮齿轮17、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与侧盖主体1连接。所述机油过滤体6安装在空滤体限位凸台13处,并通过机油管7与转子泵盖板4连接。所述侧盖主体1内设有机油通道8、内部通路14;所述转子泵盖板4内设有吸油通道9;所述凸轮轴5内设有相连通的泵油通路11、泄压孔12;所述机油管7内设有通油通道10;所述泄压孔数量为2个,且内径相同,左右对称;所述的吸油通道9、内置机油通道8与转子泵组合2工作区域的连通孔处于转子泵内转子2-1与转子泵外转子2-2所形成的空间最小且呈增大趋势处附近。机器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运转时曲轴15旋转运动,动力经曲轴15上的曲轴齿轮16与凸轮齿轮17啮合传动后,传递至转子传动轴3,从而带动转子泵组合2运转进行吸油、泵油,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工作原理为:转子传动轴3带动转子泵组合中的转子泵内转子2-1、转子泵外转子2-2,绕凸轮轴5进行逆时针旋转运动,根据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区域空间A21随旋转运动逐渐增大,完成转子泵组合2的吸油功能;区域空间B22随旋转运动逐渐减小,完成转子泵组合2的泵油功能。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其一经侧盖主体1的内置机油通道8自油气分离室19吸油,从而将油气分离室内分离出的润滑油充分回吸;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其二经转子泵盖板4的吸油通道9及机油管7内的通油通道10,自储油室20内吸入经机油过滤体6过滤后的润滑油,从而为发动机提供具足够的润滑油。如图9所示,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所泵润滑油,其一经侧盖主体1的内部通路14与凸轮轴5的泵油通路11,从而完成活塞、曲轴组件等的润滑,其二经凸轮轴5中的泄压孔12回到储油室20,起到泄压作用。与传统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相比,该带有转子泵式侧盖储油润滑系统含有一具有吸油、泵油功能的转子泵结构,一是能够实现润滑油脱离发动机负压情况的限制,通过转子泵的泵油功能按照特定的润滑路线及润滑方式对发动机进行自主润滑;二是该带有转子泵式侧盖储油润滑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盖主体(1),转子泵组合(2),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凸轮轴(5),机油过滤体(6),机油管(7);/n所述侧盖主体(1)内设有机油通道(8)、内部通路(14);所述转子泵盖板(4)内设有吸油通道(9);所述凸轮轴(5)内设有相连通的泵油通路(11)、泄压孔(12);所述机油管(7)内设有通油通道(10);/n所述转子泵组合(2)安装在侧盖主体(1)上凹槽内,所述转子泵盖板(4)装配到侧盖主体(1)上,与侧盖主体(1)配合形成转子泵组合(2)工作所需的空间;/n所述转子传动轴(3)一侧与转子泵组合(2)连接带动转子泵组合(2)转动,另一侧穿过转子泵盖板(4)与凸轮齿轮(17)连接;/n所述凸轮齿轮(17)与曲轴(15)上的曲轴齿轮(16)啮合传动;/n所述凸轮轴(5)穿过凸轮齿轮(17)、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与侧盖主体(1)连接;/n所述机油过滤体(6)通过机油管(7)与转子泵盖板(4)连接;/n机器运转时,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其一经侧盖主体(1)的内置机油通道(8)自油气分离室(19)吸油,从而将油气分离室(19)内分离出的润滑油回吸,其二经转子泵盖板(4)的吸油通道(9)及机油管(7)内的通油通道(10),自储油室(20)内吸入经机油过滤体(6)过滤后的润滑油;/n所述的转子泵组合(2)所泵润滑油,其一经侧盖主体(1)的内部通路(14)与凸轮轴(5)的泵油通路(11),泵入缸体内壁(18),从而完成活塞、曲轴组件等的润滑,其二经凸轮轴(5)中的泄压孔(12)泵回储油室(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转子泵的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盖主体(1),转子泵组合(2),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凸轮轴(5),机油过滤体(6),机油管(7);
所述侧盖主体(1)内设有机油通道(8)、内部通路(14);所述转子泵盖板(4)内设有吸油通道(9);所述凸轮轴(5)内设有相连通的泵油通路(11)、泄压孔(12);所述机油管(7)内设有通油通道(10);
所述转子泵组合(2)安装在侧盖主体(1)上凹槽内,所述转子泵盖板(4)装配到侧盖主体(1)上,与侧盖主体(1)配合形成转子泵组合(2)工作所需的空间;
所述转子传动轴(3)一侧与转子泵组合(2)连接带动转子泵组合(2)转动,另一侧穿过转子泵盖板(4)与凸轮齿轮(17)连接;
所述凸轮齿轮(17)与曲轴(15)上的曲轴齿轮(16)啮合传动;
所述凸轮轴(5)穿过凸轮齿轮(17)、转子传动轴(3)、转子泵盖板(4)与侧盖主体(1)连接;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见韦佳子李栋绪李清砺邵逸群崔景国王军颜谨姜文富邢书彬彭恒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