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
本技术涉及衬砌台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
技术介绍
在很多隧道地处山区,山区地型险恶,容易遭受塌方、落石或流石、泥石流等危害。为了保证隧道的运营安全,整治路堑出现的落石滑坡等病害,在很多隧道施工中洞口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明洞,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明洞衬砌施工中,通常采用的组合模板进行衬砌,采用组合模板进行衬砌,组合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衬砌厚度进行隧道轮廓衬砌,但是组合模板不可移动,每施工一次需要人工进行拆装并运送至下一次施工,拆模和拼装时间长,施工成本高,且衬砌时成型质量没有保障。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包括门架总成、托架总成、模板总成、顶升机构以及行走机构;所述模板总成通过托架总成设置于门架总成上,通过托架总成实现模板总成相对于门架总成进行位置调节,所述门架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总成(1)、托架总成(2)、模板总成(3)、顶升机构(5)以及行走机构(6);/n所述模板总成(3)通过托架总成(2)设置于门架总成(1)上,通过托架总成(2)实现模板总成(3)相对于门架总成(1)进行位置调节,所述门架总成上还设有顶升机构(5)和行走机构(6),通过顶升机构(5)实现外模台车整体上下调整,通过行走机构(6)实现外模台车整体行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总成(1)、托架总成(2)、模板总成(3)、顶升机构(5)以及行走机构(6);
所述模板总成(3)通过托架总成(2)设置于门架总成(1)上,通过托架总成(2)实现模板总成(3)相对于门架总成(1)进行位置调节,所述门架总成上还设有顶升机构(5)和行走机构(6),通过顶升机构(5)实现外模台车整体上下调整,通过行走机构(6)实现外模台车整体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总成(3)包括侧模(3.1)、小动模(3.2)以及顶模连接梁(3.3),所述顶模连接梁(3.3)的两端均依次设置侧模(3.1)和小动模(3.2),所述侧模(3.1)和小动模(3.2)之间可转动连接,从而形成隧道施工所需弧形轮廓;
所述侧模(3.1)和小动模(3.2)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侧模(3.1)和小动模(3.2)之间设有小动模调节件(3.10)和模板支撑拉杆(3.11),所述小动模调节件(3.10)和模板支撑拉杆(3.11)均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侧模(3.1),另一端活动连接小动模(3.2),通过小动模调节件(3.10)实现驱动小动模(3.2)相对于侧模(3.1)运动,通过模板支撑拉杆(3.11)实现固定小动模(3.2)和侧模(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连接梁(3.3)包括至少两件连接梁本体和连接梁加长节(3.31),所述连接梁加长节(3.31)设置于相邻连接梁本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总成(3)还包括抗浮装置,所述抗浮装置包括模板支撑千斤(3.6)、抗浮底座(3.7)以及撑地千斤(3.8),所述模板支撑千斤(3.6)、抗浮底座(3.7)以及撑地千斤(3.8)均一端连接地面,另一端连接小动模,从而实现防止衬砌时出现跑模和上浮;
所述模板支撑千斤(3.6)竖直设置且一端连接小动模(3.2),另一端连接地面;所述撑地千斤(3.8)倾斜设置且一端连接小动模(3.2),另一端连接地面;所述抗浮底座(3.7)包括压紧杆(3.72)、固定底座(3.73)以及撑地拉杆(3.74),所述固定底座(3.73)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压紧杆(3.72)一端与固定底座(3.73)可活动连接,另一端用于压紧小动模(3.2)上的抗浮纵梁(3.71),所述撑地拉杆(3.74)一端连接地面,另一端连接压紧杆(3.72),通过撑地拉杆(3.74)对压紧杆(3.72)和抗浮纵梁(3.71)施加压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明洞施工衬砌的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台车的模板总成(3)与内模台车的内模板(4)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件模板支撑杆件(3.5),所述模板支撑杆件(3.5)包括滑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军,龚俊,熊幸,曾勇,王慧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